1、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沂蒙精神 ,呈现鲜明的北方精神和南方精神双重色彩,成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我们临沂有着 的资源优势。
(3)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凭借 的故事情节和细腻深刻的人性描摹赢得观众一致好评。
(4)在同样的环境下,人们的精神状态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虽年富力强,却整日 ;有的人虽已至暮年,却依然壮心不已。
A. 兼容并蓄 独一无二 触目惊心 碌碌无为
B. 统筹兼顾 得天独厚 触目惊心 无所事事
C. 统筹兼顾 独一无二 扣人心弦 碌碌无为
D. 兼容并蓄 得天独厚 扣人心弦 无所事事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武汉发生疫情以来,全国人民鼎力相助,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向武汉。
B.中国抗击新冠病毒的战斗从多条战线展开,其中之一就是“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
C.疫情面前,请广大市民注意防护,不要恐慌,切忌不要造谣传谣。
D.通过这次疫情,让我们知道了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3、下面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准确的一项是()
A. 目前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正以锐不可当之势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理应引起高度重视。
B. 这家伙明知罪行严重,却在从容不迫地抹桌子,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
C. 小明做好事受到老师的表扬,毫不介意,谦虚地说:“做这点小事算什么,老师,我会继续努力的。”
D. 他为人低调,行事谨慎,其书法作品已呈现出遒劲稳健、潇洒自如的独特风格。
4、选择成语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 了。
②我还顺着人们远眺的目光看见了玉龙雪山,晶莹夺目矗立在蓝天下面。潭水映照雪山,真让人 啊。
A.不知所措 目眩神迷
B.束手束脚 目眩神迷
C.不知所措 如痴如醉
D.束手束脚 如痴如醉
5、阅读《蒹葭》,完成下面小题
蒹 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一句,为历代文人所推崇,请赏析它的妙处。
【2】为了见到意中人,主人公有何行动?由此你看出他的什么性格特征?
6、古诗文名句填空。
①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晏殊《浣溪沙》)
②泉水击石,_______;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吴均《与朱元思书》)
③王勃“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一句,与曹操《龟虽寿》中“_________,壮心不已”一句异曲同工。
④这是一个喧嚣的时代,“_________”,谁人都不能避免直面喧嚣;那么,学会在喧器中开辟属于自己的“静”土吧,“_________”,在心中修篱种菊,愿你得到真正的平静。(请选用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句子填写。)
7、班级开展“名著知多少”阅读活动,下面是董董同学要展示的读书笔记,请帮他补全。
内容 | 问题 |
如果那种沾满草梗的粗糙面包只是用来自己吃的话,那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是给它的小宝宝们准备的,那就不行了。它必须进行精加工,使之营养丰富且易于消化。 | 它是(1)______ |
现在做出了决定,要用这些部队“逮捕”总司令和他的僚属。十七万军队的兵变已成事实。 | 这次兵变被称为(2)______ |
彭德怀告诉我,有一次几个少年先锋队队员在路上叫他停步,要他通行证,声言没有通行证就要逮捕他。“我是彭德怀,”他说,“通行证就是我写的。”“即使你是朱德司令,我们也不管,”年轻的怀疑者说,“你总得有一张通行证。” | 这些少年先锋队队员被作者称为“(3)______” |
8、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仪式感
流沙
①小区里停着一辆车,前保险杠是裂开的,右前门是凹陷的,一块后视镜是碎的,车身满是划痕,还有一个后胎似乎在漏气……看这车型并不旧,该是五年前才上市的车子。
②那天遇上车主,是个中年人,他正在换车胎,后备厢开着,那只准备换上去的备胎还是崭新的。但他总是套不进,于是我走过去帮他,顺便感叹了一句:“你这车子要是花个几千元整修一下,像辆新车。”他自我解嘲:“就是一个代步车,懒得去管它。三年前刚买来那阵,天天洗,像伺候孩子似的……”
③想起来也是如此。我刚买新车那阵,车身锃亮,赏心悦目,不允许车身积有灰尘。那时,我几乎天天洗车,洗一次,就会发现车身上多了几条细微的划痕,于是自己买了磨砂蜡,慢慢地修复。可是现在呢,满车身都是细细的划痕,我既没了那份专注,也懒得去修复了。
④人一旦对某种事物失去新鲜感,产生疲劳感和迟钝感,就会渐渐漠视其使用价值之外的美感。相信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感受,譬如刚搬新居的时候,窗明几净;但如果不养成习惯经常整理居室,几年后家里准会像大学时代的宿舍楼,乱七八糟的,而你早已习惯了——早已忘记了入住新居时的那种美好。
⑤“习惯”是一种可怕的力量。“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熟悉和习惯可以让我们对“初见”人与物时的美好感觉,慢慢消失殆尽。其实,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了美,也许我们只要付出举手之劳,就可以让它变得更美。
⑥我平时代步的还有一辆电动自行车,骑了多年,塑料配件好像散架了,骑起来很响,也懒得去修。前几天,电池坏了,我将电动车拖到小区门口的修车铺。待我逛了一圈回来取车,师傅把一辆车推到我面前,我都不敢相信那是我的车——车身上的灰尘洗尽了,一些配件更换了,像新车一样,让人惊喜不已。师傅看着我,满脸的成就感。
⑦生活就像我的那辆破旧电瓶车,它的“面目可憎”,它的无味无聊,是你对之丧失了新鲜感,习惯于接受现状,不愿意改变而造成的。
⑧去年环卫工人节,杭州一家媒体为环卫工人策划了一场“换装秀”,平时穿着工装的阿姨们走进影楼,化了淡妆、穿上时尚漂亮的衣服……光影艺术让她们的容颜和气质焕然一新,你根本不会想到这些被日晒雨淋的环卫女工还有这样美丽的一面。这种视觉对比的冲击,让人感慨万千。
⑨现在我们经常会提到一个词:“仪式感”。因为生活太容易使人陷入疲劳甚至麻木状态,那么“仪式感”就是一种战胜它们的力量。“仪式感”是对平常日子的升华,更是对生活本身的升华:它让日子变得不同,它让你知道,工作和生活应该是这样的,而不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仪式感就是对人对物始终保持一个“初见”时的心情,是解决“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之难题的有效方法。
⑩著名童话《小王子》中,有一段小王子与狐狸的对话,小王子问:“什么是仪式感?”狐狸说:“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狐狸还建议小王子每天在相同的时间来,“比如说,你下午四点钟来,那么从三点钟起,我就开始感到幸福。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感到幸福。到了四点钟的时候,我就会坐立不安;我就会发现幸福的代价。但是,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准备好我的心情……应当有一定的仪式。”
⑪现在再来读这段对话,真的让人回味无穷。关于如何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的向往,狐狸的这段话,似乎替代了一切语言。
(选自2020年9月16日《牡丹晚报》)
【1】下列行为不是文中所说的“习惯”的一项是( )
A.一位车主3年后把车当作代步车,不再天天擦洗,懒得去管它。
B.作者现在已经不再专注自己的车满身的细划痕,懒得去修复。
C.房主渐渐丧失对新居的新鲜感,不再天天整理它,室内乱七八糟。
D.人们漠视了对“初见”人与物的美好感受,直至慢慢地消失殆尽。
【2】下列对文中所说的“仪式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甘现状,勇于改变,就能重拾新鲜感。
B.对人对物始终保持“初见”时的心情。
C.让某一天、某一时刻与其他的日子、时刻不同。
D.在每一天的固定时间节点做同一件事。
【3】下列对过“仪式感”生活的意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让人们在平常的生活中感受到美。
B.感受到身边的人或物的使用价值。
C.在付出举手之劳中获得成就感。
D.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的向往。
9、经历了风雨,收获了阳光;经历了坎坷,收获了力量;经历了磨难,收获了坚强;经历了努力,收获了希望……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收获的过程,在生命的潮起潮落中,任何一种经历都是一种收获,任何一种收获都是一笔财富。
请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题目一:那一天我收获了
题目二:这是一笔财富
写作提示: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避开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④如果选择题目一,请务必先补全题目。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