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福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林/浩   杆/纤   由/无动于   咆/惟妙惟

    B.皱/腾   琐/凋   慈/劳任怨   推/峦叠嶂

    C.枝/劲   年/序   劣/深痛疾   联/交头

    D.躇/田   鲜/防   强/头倔脑   裁/摩肩接

  • 2、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语境义有误的一项是( )

    A.无疑,这张脸平淡无奇,障碍重重,没法弥补,不是传播智慧的庙堂,而是禁锢思想的囚牢;这张脸蒙昧阴沉,郁郁寡欢,丑陋可憎。(禁锢:束缚,限制。)

    B.这副劳动者的忧郁面孔上笼罩着消沉的阴影,滞留着愚钝和压抑:在他脸上找不到一点奋发向上的灵气,找不到精神光彩,找不到陀斯妥耶夫斯基眉宇之间那种像大理石穹顶一样缓缓隆起的非凡器宇。(器宇:气概,风度。)

    C.带着这么一张脸,你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不管穿什么服饰,也不管在俄国什么地方,都不会有一种鹤立鸡群、引人注目的可能。(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D.他们有的坐火车旅行漫长的路程,有的从图拉驾车赶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正襟危坐:整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害怕恐惧。)

  • 3、下列文化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龟虽寿》的作者是曹操,“一门父子三词客”中“三父子”指的是曹氏三父子。

    B.《富贵不能淫》选自儒家经典《孟子》,《愚公移山》选自道家经典《列子》,《周亚夫军细柳》选自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C.古诗词中多运用借代的词语,如:烽烟指战争,丝竹指音乐,须眉指男子等。

    D.古人取号以显示、抒发某种志趣和情感。如: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

  • 4、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jì) 繁殖 锐不可(dāng) 自出新裁

    B.(jié)   翘首 痛疾(è)   张目结舌

    C.(wàn) 残损 诚恐(huáng)   潜移墨化

    D.(hàn) 吆喝 叠嶂(luán)   长途跋涉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出门庭冷落的景象,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苦闷。

    B.“悠然见南山”写出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自然,体现了心灵的自由惬意。

    C.“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写出了夕阳落山、成群鸟儿纷纷归巢的美好场景。

    D.“此中有真意”中的“真意”可以理解为诗人领悟到的自然之趣与人生真谛。

    【2】请结合诗意谈谈你对“心远”的理解。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依据课文默写填空

    (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2)________________,学诗谩有惊人句。(李清照《渔家傲》)

    (3)《孟子》中孟子认为,大丈夫要占据“仁、礼、义”,含蓄地说就是:居天下之广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孟子·滕文公下》)

    (4)(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用问答的形式表明内心清静就能远离喧嚣之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与朱元思书》一文中,写出了江水急速奔涌之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贺《雁门太守行》中抒发誓死报国、为国尽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的题目。

    要是你看我的信,总觉得有教训意味,仿佛父亲老做牧师似的;或者我的一套言论,你从小听得太熟,耳朵起了茧;那么希望你从感情出发,体会我的苦心;同时更要想到:只要是真理,是真切的教训,不管出之于父母或朋友之口,出之于熟人生人,都得接受。别因为是听腻了的,无动于衷,当作耳边风!你别忘了:你从小到现在的家庭背景,不但在中国独一无二,便是在世界上也很少很少。哪个人教育一个年轻的艺术学生,除了艺术以外,再加上这么多的道德的?我完全信任你,我多少年来播的种子,必有一日在你身上开花结果——我指的是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1)选段出自哪本名著?从中你看到家长对儿子的最大期望是什么?

    (2)你读完选段,面对父母的叮嘱和唠叨会有什么感悟呢?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漫话古琴

    ①古琴是中国古代文化地位最高的乐器。它位列“琴棋书画”之首,是文人雅士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重要工具;也是他们寄情山水,物我两忘的重要媒介。

    ②古琴历史悠久,是汉民族最早的拨弦乐器,自古“琴”为其特指。据文献记载,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已把古琴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重要场合。《诗经》中已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妻子好合,如鼓瑟琴”等诗句,说明古琴在那时就已比较普及了。

    ③古琴形制的基本组成是一个扁长形音箱,它头大尾小,宽六寸,厚二寸,长三尺六寸五,由两块中空的木板粘合而成。琴面呈拱形凸起,琴底为方形平面。七根琴弦通过岳山架在面板上,一弦外嵌有十三个徽点。古琴形制的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象征意义。例如琴面圆形,象征天;琴底方形,象征地。琴长象征三百六十五天。形制各部分的命名也用意深远:有的从空间角度命名,使琴各部分的名称对应于天地、山川等自然之物;有的从生命角度命名,古琴就被比作人或凤,有头、项、肩、腰和足。因此在琴人眼里,一张琴就是一个生命,更是一个世界。

    ④古琴的式样很多,不同式样反映了设计者不同的审美情趣。“蕉叶式”顾名思义像一片芭蕉叶,它的琴头别具一格,整体线条圆润,生趣盎然。“伸尼式”只在琴体的项部和腰部有两个凹进的线条,其简洁流畅、含蓄大方的造型颇能体现儒家中庸内敛的风格。“落霞式”的两侧呈对称的波浪曲线形,让人联想到无际的天边、灿烂的晚霞。“正合式”一线直下,从琴首到琴腰没有任何变化,造型朴素大方,颇受琴人喜爱。

    ⑤“八音之中,惟弦为最,而琴为之首”,这是说古琴有很强的音乐表现能力。古琴的木质共鸣箱是由一块整木掏空而成,所以能产生深沉、厚实、古朴的音响。古琴的有效弦长一般超过110厘米,琴弦振幅大,振动时间久,自然能给人余音统梁之感。古琴的音色多变,有散音、按音与泛音三种基本音色。散音响亮,共鸣性强;按音温厚结实;泛音清脆透亮。乐曲中三种音色常配合使用,使古琴能细腻精微地表现音乐中的意境和情感。清微淡远的《平沙落雁》,刚烈粗犷的《广陵散》,悠闲舒展的《渔樵问答》,哀婉沉痛的《长门怨》……都能在古琴的乐声中得到很好的表现。

    ⑥古琴艺术所追求的情趣与意境都符合传统文人对世界和生命的体认,文人的深度参与提升了古琴艺术的境界,也给我们留下了无数与琴有关的诗篇和优美传说。伯牙与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美丽,陶潜抱着无弦琴弹奏时“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天真……至今读来仍令人神往

    【1】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第③使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的逻辑顺序介绍了古琴的形制。

    B.文章按照总分的结构布局谋篇,使说明条理清晰。

    C.“正合式”古琴一线直下,从琴首到琴腰均呈波浪曲线形,造型朴素大方。

    D.文章从历史、形制、式样、音乐表现能力、文化内涵等方面对古琴进行了说明。

    【2】阅读第5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话的表达作用。

    古琴的有效弦长一般超过110厘米,琴弦振幅大,振动时间久,自然能给人余音绕梁之感。

    【3】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⑥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伯牙与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美丽,陶潜抱着无弦琴弹奏时“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天真……至今读来仍令人神往。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作文

    “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我不怕千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人生中总会遇到各种坎坷和磨砺,成长总是伴随着眼泪和辛酸,也一定会收获喜悦和幸福。

    请以《逆风飞翔》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⑴不少于600字。⑵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⑶书写工整规范。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