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景德镇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

    A.拥(农(diàn) 深痛疾(è)   鸢飞天(

    B.劲(qiú)   牛)   精竭虑(dān) 法家土(

    C.峋(lín)   维(qiān) 屏息声(niǎn)   惟妙惟xiào

    D.xiè)   蹒shuān)   滋暗长(qián)   自出心chái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学过的《爱莲说》、《陋室铭》,都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篇。

    B.年轻的城市,更需要青春和活力,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摧枯拉朽的创造力。

    C.通过对海上日出这一奇观进行绘声绘色的描写,表现了作者作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D.有时说话就应照直说,别拐弯抹角的。

     

  •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杨礼赞》的作者是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他的笔名,其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

    B.《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是战国时期流传下来的儒家经典。

    C.古时男子十八岁行冠礼,表示成年。课文《富贵不能淫》中“丈夫之冠”的“冠”是行冠礼的意思。

    D.李清照《渔家傲》中有“蓬舟吹取三山去”一句,其中的“三山”指神话中的三座海上仙山——蓬莱、方丈、瀛洲。

  •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南宋江湖词人姜夔一生漂泊,一生落魄,靠友人周济以维持生计。

    B.她那标致的身材,再加上抑扬顿挫的声调,每个人都诘责她言行之美。

    C.这块招牌早已摇摇欲坠,台风一来便如摧枯拉朽般地将它捲落地,摔得粉身碎骨。

    D.各种坏消息纷至沓来,他再也无法正襟危坐,他决定立刻动身,去找那几个休戚与共的朋友共同商量对策。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这首叙事诗先讲述了卖炭老人“_____ ”和驾车运炭的经历,接着写了老人“卖炭得钱”的期望破灭之时______的心情,揭露了当时统治阶级剥削、压迫劳动人民的社会现实。

    【2】古诗中叠词的运用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说说本诗所用的两处叠词是如何刻画人物、表达诗人情感的。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一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础、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下面,请你也来参加!

    (1)请在下面对联横线处填入一个恰当的选项,将其补充完整。(只填序号即可)

    人似秋鸿来有__,事如春梦了无__

    A.情       B     C.痕      D.声

    (2)请从表格中识别并写出一句关于春节的完整七言诗句。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蟹蛛自从产了卵之后,比以前消瘦多了,差不多完全失去了以前那朝气蓬勃的样子,它全神贯注地守护着,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全身紧张,进入备战状态,挥着一条腿威吓来惊扰它的不速之客,它激动地做着手势,叫它赶紧滚开,否则后果自负。它那狰狞的样子和激动的动作的确把那些怀有恶意或无辜的外来者吓了一跳,把那些鬼鬼祟祟的家伙赶走以后,它才心满意足地回到自己的岗位上。

    【1】上面的片段选自《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昆虫记》既是优秀的科普著作,又是公认的文学经典?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①2008年11月2日,贾平凹获得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是《秦腔》。授奖词中说:“贾平凹的写作,既传统又现代,既写实又高远,语言朴拙、憨厚,内心却波澜万丈。他的《秦腔》,以精微的叙事、绵密的细节,成功地仿写了一种日常生活的本真状态,并对变化中的乡土中国所面临的矛盾、迷茫,做了充满赤子情怀的记述和解读……”

    ②我得知《秦腔》获奖的消息是在一个中午,就打电话给贾平凹,没头没尾地问了一句:“知道了吗?”他也没头没尾地答了一句:“刚知道。”我说:“我去你家里?”他说:“好。”我们两个人坐了很长时间,东拉西扯,雅俚并雕,却是谁也不提获奖的事。告辞的时候我问他听到获奖消息的心情,他想了一会儿,说:“就是天空晴朗,没啥。”

    ③《秦腔》全书40万字,2003年春天开始动笔,到2004年9月写出初稿。初稿35万字,第二稿又增加了5万字,已接近了现在成书的规模,之后又经过了三稿和四稿的修改。二、三稿全部重写过,第四稿又做了细处修订。细算来,这部40万字的书,他共计手写了115万字。贾平凹手拙,不会用电脑,他是彻头彻尾的手艺人,这些字是他一个一个写出来的。这部书他写得苦,构思过程苦,写作过程也苦。整整一年零九个月,除了一次因感冒住院,他没有连续地休息过三天,而且住院的那三天,也是医院强迫着不让回家的。我读的是这部书的第三稿,2004年11月29日,他给我书稿的同时还附了一封信,结尾的一段是这样写的:“此书稿耗尽了我的精力,写得这么久,改得这么多,从来没有。我对农村十分痛苦,为我的父老乡亲悲凉。书中故事,差不多是我的长辈和同族人的事。我相信此书稿是好的,我对得起我亡去的父亲和伯父。”

    ④我去过他老家两次,一次是给他老父亲迁坟,另一次是他的伯父病逝,陪他回乡奔丧。他的父亲做了一辈子的山区教师,后来中年早逝,贾平凹曾写过一篇散文,文章的开头是这样写的:“父亲贾彦春,一生于乡间教书,退休在丹凤县棣花,年初胃癌复发,七个月后便卧床不起,饥饿疼痛,疼痛饥饿,受罪至第二十七天的傍晚,突然一个微笑而去世了。中秋将近,天降大雨,我还远在四百里之外,正预备着翌日赶回。”

    ⑤父亲的去世,给贾平凹的打击很大,至少有几个月的时间他没有从悲痛中脱身出来,他悲哀的是父亲劳碌了一生,受的苦太多,享的福太少。

    ⑥贾平凹在家族大排行中是老八,他是孝子,对待伯父母如对待自己的父母。接到伯父去世的电话,他甚至顾不上回家换衣服,直接从单位叫了车就走。西安到棣花,一路秦岭,不足400里的路程,我们却走了近6个小时。进到伯父家,他一头便跪到灵前,泣不成声。

    ⑦贾平凹的写作,以土地和农民为主要观测目标。他瞄准的是中国土地上正在发生着的一系列根本变化。他创作的一系列小说,比如《浮躁》(1986年出版)、《高老庄》(1998年出版)、《秦腔》(2005年出版)等,构成了乡土中国之变,他是一位特立独行的中国农村问题的观察者和思考者。

    ⑧1982年至1985年,贾平凹曾专注于散文写作,此间其标志性散文作品就是《商州三录》。他从西安回到老家,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把商洛地区的七个县用脚丈量了一遍,创作出《商州初录》《商州再录》和《商州三录》三部关注当下现实的长篇写实散文,笔触深入商洛地区的现实生活。这三部作品在当年引来了一片喝彩,也奠定了他在国内散文界的地位。他的这三部作品发表后,家乡商洛的知名度迅速提升,后来商洛地区由地改市,名称也便叫了“商州”。他是爱家乡的,家乡的人也以他为荣。有一年正月十五,我看过一台来自他家乡的“社火”。这种民俗表演一般是以历史人物或神话传说人物为主的,一支几百人的队伍举着塑像,闹然过市。在这支队伍的最中间,我突然见到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扮成他的样子,穿着风衣,戴着鸭舌帽,站在一根几米高的铁芯子上,孩子身后背着厚厚的一本模型书,书上写着三个大字——贾平凹。一位朋友用照相机把这个场景拍了下来,当把照片送给贾平凹的时候,他立即泪流满面,哽咽着说不出话,过了好久才低声说了一句:“我还没给家乡做过什么呢!”

    ⑨1978年,年仅26岁的贾平凹创作出以热爱农业科研的乡村姑娘为主人公、反映时代新风貌的小说《满月儿》,该作品斩获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从那时算起,到2008年获茅盾文学奖,30年间里获奖近百次,他脚踏实地且步伐矫健地一路走了过来。

    ⑩始终用中国人的视角看中国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事情,这便是质朴而深情的贾平凹30多年文学创作一直“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吧。

    (取材于穆涛《先前的风气》)

    【1】本文由贾平凹获茅盾文学奖写起,追溯了贾平凹的创作经历。请从其主要作品与乡村关系的角度,按时间顺序整理本文提到的贾平凹立足中国乡土的创作经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1982年至1985年,取材商洛现实创作《商州三录》等散文作品,使家乡商洛知名度迅速提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结尾称贾平凹“质朴而深情”,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贾平凹的“质朴”和“深情”在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

    【3】请从下列各项中选择最恰当的一个作为本文题目,并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A孝子贾平凹       B.贾平凹与《秦腔》       C.乡土的贾平凹

    选择(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成长是奇妙的旅程。软弱的可以变得坚强,自大的能够学会谦虚,自私的也会懂得感恩……这样,一切都在不经意间发生着变化。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应该也发生过一些事情,让你认识到另一面的自己吧。

    请以“原来,我也很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需要,可用“X X”代替,否则扣分;④不得抄袭;⑤不少于65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