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哈尔滨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个人生活的广度决定了他的优秀程度,从小开始的旅程就是拓展生活的广度的起点。

    B.美国著名作家、漫画家苏斯博士创作了精彩教育绘本是西方国家家喻户晓的早期教育作品。

    C.只要心中有爱,以爱为燃料,我们就可以走向更广阔的人生。

    D.我并不是否认你学习的进步,而是说你应该制定更合理的学习计划。

  •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譬如     竹杆     矜持     妇儒皆知

    B.烦燥     达观     钦佩     跚跚来迟

    C.取蒂     折损     诘问     奈人寻味

    D.强悍     高粱     灌输     心有灵犀

  •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听到那些无耻的卖国言论,同学们义愤填膺,怒不可遏

    B.当大家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而不知所措时,他挺身而出救了大家。

    C.改革开放以来,顺德发展日新月异,高楼林立,美丽迷人,走在大街小巷,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D.张教授知识渊博,耐心细致、目空一切地教给学生数学知识。

  • 4、下列选项有误的一项是(  )

    A.《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

    B.《红星照耀中国》书中写了蒋介石悬赏八万元要毛泽东的首级,可是在毛泽东的司令部门前,只有一个哨兵。

    C.《红星照耀中国》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D.《呼兰河传》没有贯穿始终的故事情节,情节散淡,彼此之间相互独立,均可单独列章。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赤壁

    唐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请赏析“自将磨洗认前朝”一句的表达作用。

    【2】细读《赤壁》,说说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自身才华、命运的哪些认识?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寤寐求之。

    (2)李白的《送友人》中有山的青绿,有水的流转,一静一动,相映成趣:____________

    (3)《桃花源记》中通过选取两个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来传达桃花源中人们生活安乐自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由己及人表现其关心人民疾苦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题破山寺后禅院》里采用了以声衬静的表现手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6)白居易的《卖炭翁》中表现官吏仗势欺人,专横跋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苏轼在《卜算了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表现了作者心境的孤独和志趣的高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长歌行》中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对青春稍纵即逝的珍惜,表现出人们对自然法则的无能为力,青春凋谢的不可避免。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一)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二)

    现在,他的身体彻底垮了,归队已经无望。他应当如何处置自己呢?他终于从巴扎诺娃口中了解到了真实病情:应当有思想准备,将来他还会遇到更可怕的事。那么,究竟应该怎么办?这个没有解决的问题犹如阴森森的黑洞摆在他的面前。既然他已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战斗的能力,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在今天,在凄凉的明天,他用什么来证明自己不是在虚度光阴呢?用什么来充实自己的生活呢?光是吃、喝和呼吸吗?仅仅作为一名无能为力的旁观者,看着同志们战斗前进吗?就这样成为这个队伍的累赘?

    以上两则选文都出自苏联小说《____________》,文段(一)是书中主人公__________对生命的诠释。文段(二)中说“他的身体彻底垮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实用文本阅读】

    【甲】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为什么选址扬州三湾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建造的伟大工程,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河道距离最长、工程规模最大和流域面积最广的人工运河。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旨在传承运河文化,讲好运河故事,传播运河声音。

    在古城扬州的正南,古运河突然左转右绕,形成了名唤“三湾”的水文景观。这是中国大运河一个特殊的水工设施,三道湾的阻水作用,使围绕扬州东侧、南侧的运河水位得以提高,从而确保了扬州城内河道的水位。“三湾抵一坝”,它既确保了航运的通畅,又提高了运河上游的水位,利于扬州城内市民的生活,是中国古代运河水工智慧的一个重要实证。

    随着扬州城市的扩容,过去城南的“三湾”成为今天扬州城市南部的重要发展区域,近年来相继建成了扬州三湾湿地公园、三湾体育公园、三湾城市书房等,成为扬州城内重要的文化旅游景区和百姓休闲场所。在此基础上,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的建设,也将三湾作为重点选址。

    扬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隋唐宋时期的扬州城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扬州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和文化发展中的地位,主要得益于大运河的开凿和经营。早在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在扬州首凿邗沟,沟通了长江和淮河流域,是中国大运河的滥觞;隋炀帝杨广营都洛阳,常驻跸扬州,疏浚了洛阳和江淮江南、华中华北的水上通道,贯通了中国东西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在其基础上形成的隋唐大运河强盛了国家,发展了经济。扬州位于长江口,西可通洛阳连接丝绸之路,东可下黄海、东海连接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一带一路交汇点城市,经济发展程度史称“扬一益二”。元代为将江淮和江南地区与首都大都直接联系,裁弯取直开通了南北向的京杭大运河,扬州借与长江、运河的水利之便,以及黄海、东海边的煮盐和江淮、江南的粮食,成就了运河上的盐运和漕运,推动了国家经济发展、生活富庶、文化兴盛。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选址扬州,是因为扬州见证了中国大运河的起始和发展、繁盛与衰落,以及与之相伴的国家民族的历史变迁。

    (来源:扬州发布(有删改))

    【乙】

    大运河博物馆定名为“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2020年11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中国政府网公开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扬州大运河博物馆冠名问题的函》,同意将在扬州建设的大运河博物馆定名“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位于三湾风景区,占地200亩,总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主体由博物和大运塔两部分组成。博物馆整体基调为唐代建筑风格,采用了巨型船只造型,同时融入风帆元素,就像运河边一艘即将扬帆起航的巨船。大运塔则以唐塔的风格设计,塔高百米,可通过馆顶建设的长虹卧波式长廊进入高塔。站在三湾风景区最高的观景台远眺,南北两方分别可以看到一座塔尖:北边是文峰塔,曾是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的起点;南边是天中塔,曾是清朝皇帝的行宫所在。文峰塔、大运塔、天中塔在运河边形成了“三塔映三湾”的景观。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以大运河发展变迁为时间轴,空间上涵盖大运河全流域,重点展示大运河带给民众的美好生活。人们在这里将可以看到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的前世今生,以及运河上的水利工程、漕运盐利、商业贸易、宗教信仰、饮食风物、戏曲诗词、舟船样式、市井生活,运河沿线的自然生态、运河如何与“一带一路”交汇。简而言之,这座博物馆就是中国大运河的“百科全书”。

    (来源:扬州发布(有删改))

    【1】请概括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选址“扬州三湾”的原因。

    【2】【甲】文中提到大运河“衰落”,请简答:什么原因导致了大运河的衰落?既然已经衰落了,为什么还要建大运河博物馆呢?

    【3】怡宝同学与你探讨:为什么定名为“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而不是“中国扬州大运河博物馆”呢?请你回答。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题目:《你是我的______》

    要求:(1)请把题目补充完整;(2)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如果写诗歌,不少于20行);(3)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