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峨眉山景色秀丽,巧夺天工,气象万千,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
B. 演员那滑稽的动作,引得观众忍俊不禁地大笑起来。
C. 回到物是人非的故园,他每每触目伤怀。
D. 凡是优秀的演员,总能把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得惟妙惟肖。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登(dēng)时 斡(wò)旋 劫难(nàn) 戛(jiá)然而止
B.怠(dài)慢 狩(shǒu)猎 忌惮(dàn) 海枯石烂(làn)
C.蕴藻(zǎo) 龟(jūn)裂 纠葛(guó) 花香鸟(niǎo)语
D.闭塞(sè) 沼(zhǎo)泽 追溯(shù) 雾霭(ǎi)缭绕
3、对语法分析不确的一项 ( )
(1)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2)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3)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4)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断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A. 第1句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
B. “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这个句子中的“每一根毛发”作宾语成分。
C. “透明”“黏稠”“详细”都是形容词,“苍蝇和蜘蛛”“好好地躺着”都是联合词组。
D. “我们可以推断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这个句子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将“情形”和“情景”换位。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猹(chá) 纪弦(xuán) 晶莹(yíng) 忿忿然(fèn)
B. 髀(bì) 藻荇(xìng) 幽邃(shuì) 泰然处之(chǔ)
C. 廿(niàn) 娴熟(xián) 烙印(lào) 五行缺土(háng)
D. 黛(dài) 矜持(jīn) 深湛(zhàn) 光彩熠熠(yì)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从弟(其二)
刘 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下面对此诗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亭亭”“瑟瑟”形象地写出了“山上松”和“谷中风”相互扶持的情态。
B.以“风盛”衬托“松劲”,连用两个“一何”,对松柏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C.全诗塑造了立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凋,本性高洁、雄健挺拔的松柏形象。
D.这是一首咏物诗,全诗主要运用象征的表现手法,语言质朴而又情深意长。
【2】诗人以此诗赠其堂弟,有什么用意?
6、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2)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孟子>二章》)
(3)李清照的《如梦令》中追忆郊游地点、时间以及由于景色迷人而忘了归路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
(4)中原乱,_____________,几时收?___________。(朱敦儒《相见欢》)
(5)春冬之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___________,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
7、语段选自法国作家_____的《昆虫记》,文中的“它”是_________。全书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渗透着作者对人类的思考,充满了对_______的关爱之情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它是非常喜欢唱歌的。它翼后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它还不满足,还要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的确,为了满足音乐的嗜好,它牺牲了很多。因为有这种巨大的响板,使得生命器官都无处安置,只得把它们压缩到身体最小的角落里。当然了,要热心委身于音乐,那么只有缩小内部的器官,来安置乐器了。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除夕情怀
冯骥才
①除夕是一年最后一天,最后一个夜晚,是一岁中剩余的一点短暂的时光。古人不是说过:“黄金易得,韶光难留”吗?所以在这一年最后的夜晚,要用“守岁”——也就是不睡觉,眼巴巴守着它,来对上天恩赐的岁月时光以及眼前这段珍贵的生命时间表示深切的留恋。
②除夕是中国人最具生命情感的日子。所以此时此刻一定要和自己有着血缘关系的亲人团聚一起。首先是生养自己的父母。陪伴老人过年,有如依偎着自己生命的根与源头,再有便是和同-血缘的一家人枝叶相拥,温习往昔,尽享亲情。腊月里到火车站或机场去看看声势浩大的春运吧。世界上哪个国家会有一亿人同时返乡,不都要在除夕那天赶到家去?他们到底为了吃年夜饭还是为了团圆?
③此刻,我想起关于年夜饭的一段往事——
④一年除夕,家里筹备年夜饭,妻子忽说:“哎哟,还没有酒呢。”我说:“我忙得都是什么呀,怎么把最要紧的东西忘了!”
⑤酒是餐桌上的仙液。这一年一度的人间的盛宴哪能没有酒的助兴、没有醉意?我忙披上棉衣,国土围巾,蹬上自行车去买酒。家里人平时都不喝酒,一瓶葡酒——哪怕是果酒也行。
⑥车行街上,天完全黑了'街两旁高高低低的窗子都亮着灯。一些人家开始年夜饭了,性急的孩子已经辟辟啪啪点响鞭炮。但是商店全上了门板,无处买到酒,我却不死心,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这顿年夜饭没有酒。车子一路骑下去,一直骑到百货大后边那条小街上,忽见道边一扇小窗亮着灯,里边花花绿绿,分明是个家庭式的小杂货锗。我忙跳下车,过去扒窗一瞧,里边的小货架上天赐一般摆着一瓶红红的果酒,大概是玫瑰酒吧。踏破铁鞋终于找到它了!我赶紧敲窗玻璃,里边出现一张胖胖的老汉的脸,他不开窗,只朝我摇手;我继续敲窗,他隔窗朝我叫道:“不卖了,过年了。”我一急,对他大叫:“我就差一瓶酒了。”谁料他听罢,怔了一下,刷地拉开小小的窗子,里边热呼呼混着炒菜味道的热气扑面而来,跟着一瓶美丽的红酒梦幻般地摆在我的面前。
⑦我付了钱,对他千恩万谢之后,把酒揣在怀里贴身的地方。我怕把酒摔了,然后飞快地一口气骑车到家。刚才把酒揣进怀里时酒瓶很凉,现在将酒从怀间抽出时,光溜溜的酒瓶竟被身体捂得很温暖。
⑧当晚这瓶廉价的果酒把一家人扰得热乎乎,我却还在感受着刚才那位老汉把酒“啪”地放在我面前的感觉。他怎么知道我那时为年夜饭缺一瓶酒时急切的心情?很简单——因为那是人们共有的年的情怀。
⑨于是我又想起,一年的年根在火车站上。车厢里人满为患,连走道上也人贴着人地站着。从车门根本挤不上去,有人就从车窗往里爬。我看一个年轻人,半个身子已经爬进车窗,车里的熟人往里拉他,站台上工作人员往外拽他。双方都在使劲,这年轻人拼命地往车里挣扎。就在这时候,忽然站台上的人不拉了反倒笑嘻嘻把他推上去。我想,要是在平时,站台的工作人员决不会把他推上去,但此时此刻为什么这样做?为了帮他回家过年。
⑩年,真的是太美好的节日、太好的文化了。在这种文化氛围里,人人无需沟通,彼此心灵相应。正为此,除夕之夜千家万户燃起的烟花,才在寒冷的夜空中交相辉映,呈现出普天同庆的人间奇观。也正为此,那风中飘飞的吊钱,大门上斗大的福字,晶莹的饺子,感恩于天地与先人的香烛,风雪沙沙吹打的灯笼和人人从心中外化出来的笑容,才是这除夕之夜最深切的记忆。
(有删节)
【1】请给本文两件事分别命名一个小标题,要求准确、新颖。(不超过四个字)
(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文意,分析第⑥自然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第⑥自然段中的“怔”和“梦幻般”各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情?
【4】第⑨自然段作者叙写第二件事的目的是什么?
【5】站台的工作人员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写出一个主要方面即可)
9、在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其一作文。
(一) 题目:那一刻,我______________
(二)小李和小王同时竞聘某单位的业务主管,复试那天,工作人员通知他俩马上到10楼去见总经理。可此时电梯口处已被人堵得水泄不通。小李急忙沿着楼梯走了上去,而小王则耐心地等在那里。结果小李被录用了。当小李问起其中的缘由时,总经理笑着说:“你比小王快了5分钟,更重要的是你在行动,而他在等待。”
生活中,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渴望在享受幸福和快乐的同时去回报社会、日报他人、回报大自然……但有些人总是在等待观望中蹉跎了岁月,在遗憾叹息中改变了容颜。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以“心动不如行动”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选择题目(一),先把题目补充完整作为标题,然后作文,文体不限;选择题目(二),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2)字数不少于600字(如果写诗歌,不少于20行)。③字迹工整,书写清楚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