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林芝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 《马说》作者韩愈,本文托物言志,通过对千里马悲惨遭遇的描写,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愚昧、埋没人才。

    B. 《石榴》是一篇托物言志的优美散文,作者按照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的思路结构全文。

    C. 《海燕》是一首散文诗,具有散文和诗的特点,全文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把海燕放在暴风雨“来临之前”——“逼近之时”——“即将来临”三个场面中进行刻画。

    D. 解放战争时期,茅盾先生从根据地人民身上看到中华民族远大的前途,因此写了《白杨礼赞》这篇文章热烈歌颂他们。

     

  • 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安塞腰鼓》中“好一个安塞腰鼓!”出现三次,形成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气势,推动情节和情绪向高潮发展,还提示了文章的内容层次。

    B.《小石潭记》先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又采用定点观察的方式,由近及远,写出小石潭及周围景物的特点。

    C.《恐龙无处不有》中“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中的重要地位。

    D.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逻辑顺序是介绍事理时通常采用的顺序,例如《大自然的语言》《大雁归来》《时间的脚印》都采用的逻辑顺序。

  •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曾令世俗惊奇而叹为观止的古都业已消失。 (因不能观看而感叹)

    B. 许多正直的美国科学家也无端 地受到迫害。 (没有来由,无缘无故)

    C. 因此,这个理由本身是不合伦理 的。 (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

    D. 只要你能够独具只眼 ,就会得到旁人没有的收获和成功。 (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大桥运营、设计、施工的全过程始终坚持最小程度破坏、最大限度保护的建设目标。

    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C.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有力地证明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

    D.学生时代打下的坚实的基础知识,为他进一步自学创造了条件。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下列各项对诗歌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全诗分为三章,每章前两句以凄清冷漠的景致起兴,形成一种沉郁悲凉的氛围,同时又暗寓了时间的推移。后六句描写访求“伊人”而未得的迷惘之情。

    B.“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是说伊人所在的地方有流水环绕,仿佛置身于洲岛上,可望而不可即。

    C.“伊人”是主人公访求的对象,是美的化身。主人公在矢志不渝的追求中,强烈地感受到了那“在水一方”的倩影。

    D.这首诗描写了“伊人”生活的环境和主人公在不同时间不懈地寻找“伊人”的过程,因此,从诗的内容看,它应是一首叙事诗。

    【2】本诗起句运用“兴”的手法托物寓意。请从学过的其他诗文中选取一例,并加以简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请完成下列默写。

    (1)春冬之时,则______________,回清倒影。(郦道元《三峡》)

    (2)晓雾将歇,_______________;夕日欲颓,_______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3)东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4)芳草长堤,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采桑子》)

    (5)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请你依据《昆虫记》内容将下列昆虫和绰号连线,并从下列昆虫中任选一种,简述为其拟绰号的理由。

    切叶蜂          吝啬鬼

    红蚂蚁          高明的“剪刀手”

    杨柳天牛       记忆大师

    理由: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文,完成题。 

    民工父亲的幸福

    1刚刚搬入新居不久。这天,我面朝着宽大的落地玻璃窗,端坐在电脑前,专心打字。明媚的阳光像瀑布一样成桶地泼洒进来温暖、清亮、宁静。心情,也沐浴在一片暖融融的气氛中。

    2突然,大门响起一阵很不规则的敲门声。

    3你找谁?我警惕地将门打开一条缝隙。

    4我是住在您这片小区里干活的民工,想请您帮个忙。那个陌生人嗫嗫嚅嚅地说。

    5什么事?你说吧。

    6快到暑假了,我儿子要到城里来看我,他很想知道自己的父亲在城里盖了多少漂亮的房子。房子是盖了许多,可我从不知道城里人住在里面的情况,我很难给孩子描述清楚。要是他来了,我能带他到您家看一看吗?

    7这位民工一口气把话说完后,他望着我,一脸的焦灼和企盼,两眼露出渴求的神情。

    8我恍然大悟--真是一个心细、慈爱的父亲啊!我也是一个父亲,在工作中取得了一点成绩,或在报刊上发表了一篇小文章,不也是喜欢在儿子面前表现一番吗?那是一个做父亲的自豪和骄傲啊!想到这,我答应了。

    9他激动得连手也不知道放在哪里好了,脸上现出喜悦的神色。他连声说道您真是大好人啊!我问了好几家,有的一句话也不说,随手就将门咣地关上了;有的还怀疑我是坏人,一直看着我走进了工棚……”

    (10几天后,这位民工父亲果然带着一个小男孩来到我家。小男孩十三、四岁,黝黑的皮肤,结实的身体,明亮的双眸。

     11换上吧。我热情地说。父子俩换上了鞋套,像是生怕将木地板踏坏了似的,步子迈得格外轻缓,给人一种拘谨的感觉。我看到,一只大手和一只小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父亲对孩子说这位叔叔住的这套房子就是爸爸建筑公司盖的。我负责砌墙,眼细、心细、手细,不能有丝毫的偏差……对了,爸爸也通过了中级工的考试。现在,我也是有文凭的建筑工人了。

    12儿子听着,眼里流露着一种自豪和骄傲的神色。我又看到,一只小手和一只大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父亲的腰板似乎挺直了许多。在一旁的我,心里也有一种温暖和甜蜜的感觉。

    13一会儿,这对父子就看完了我的新居。退到门边时,这位民工父亲伸出手,重重地握住了我的手,感动地说道今天,是我进城打工以来过得最幸福的一天。我能带孩子到城里人家来看看,感受到了城里人家的温暖,这种幸福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我看到这位民工父亲的眼里闪着晶莹的泪光。真没想到,在我看来一件简单、普通的事,竟让这位民工父亲这么激动。一下子,我也感动了,我和这位民工父亲的距离拉近了许多。我差一点把那位民工父亲的幸福弄成了碎片,一种隐痛扎着我的心。

    14父子俩互相搀扶着下楼,那孩子对他父亲说道爸爸,您真了不起,盖出这么好的房子,城里人住得真舒服。如果我们在城里也能住上这么漂亮的房子就好了。儿子的语气里有一种羡慕和向往。父亲爱怜地摸了摸孩子的头,说道傻孩子,这怎么可能呢?你只要在家里把书念好,帮爷爷奶奶多干点活就行了。

    (15)孩子仰起稚气的脸,掷地有声地说道:  

    16听了孩子的一番话,这位民工父亲将孩子往怀里搂了搂。

    17我看到,这位民工父亲的腰杆努力地挺了挺。

    18顿时,他在我眼里一下子变得高大起来——一个父亲的伟岸和善良!

    【1】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来。

    【2】用恰当的词语填入下面的方括号,表明对这位民工父亲的态度的变化过程。

    [ ]热情[ ]愧疚[ ]

    【3】开篇描写新居明媚的阳光像瀑布一样成桶地泼酒进来,其用意是什么?

    【4】说说你对下面句子中幸福的理解。

    今天,是我进城打工以来过得最幸福的一天。

    【5】结合上文,展开合理的想象,将第15段孩子要说的话续写出来。50字以内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鲁迅曾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人生每一条路,都是靠自己的勇气和智慧走出来的。所以,只要你愿意尝试,就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路。

    请以《走着走着,路就有了》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写一篇600字左右的的记叙文,要有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悟;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校名和人名;

    ③书写正确、规范、力求美观。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