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新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指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

    A.黑(yǒu)     留(zhì)       (hàn)首

    B.愚(dùn)     昂(xuān)     广(mào)

    C.侏(rǔ)       热(zhì)       利(xī)

    D.禁(ɡù)       亮(zènɡ)     尴尬(gān gà)

  • 2、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文天祥威武不可侵犯的浩然正气,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

    B.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朴素的报国心,伴随一生的选择。为人民服务,则是一生的信仰!他具有悲天悯人的大爱情怀。

    C.端午节,龙城龙舟赛拉开了战幕,一只只疾驰的龙舟宛若蛟龙,在濑溪河水面上劈波斩浪,络绎不绝

    D.庄子一直历行简单朴素的生活,从不刻意追求物质享受,所以给人的印象难免有些邋遢与不修边幅

  • 3、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学(chuò)       (gàn)       记载(zài)       息敛声(píng)

    B.维(xiān)       劲(qiú)        (xié)       无消息(yǎo)

    C.车(chè)        (sā)        (qí)        长途涉(bá)

    D.长(yǒng)     责(jí)          临(bīn)       无声息(qiǎo)

  •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冰雪化(ròng)       育(yùn)                    然(biān)             (yàn)

    B.销声迹(nì)             异(chāi)             (hóu)                    度(wéi)

    C.草连天(shuāi)       (qiào)             飞(yīng)             害(qīn)

    D.风雪途(zài)             竺可(zhēn)             发(méng)             殊(xuán)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唐]岑参

    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

    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

    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

    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

    【注释】①碛(qì):沙石地,沙漠。②从远使:指在安西都护府任职。③汉月:汉家的明月。借指故乡。④寻河:汉武帝时,张骞曾探寻黄河源头。这里运用典故,意喻西行极远。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诗题来看,诗歌与送别相关,是诗人在边塞送自己友人回京时所作。

    B.首联“一身”和“万里”,使用了象征的手法,突出了诗人形单影只、边塞遥远的特点,表现出诗人惊人的胆魄和勇气。

    C.颈联采用夸张和运用典故的手法,既写出旅途的艰辛,又描写出未曾见过的新奇而壮阔无比的景象,饱含着诗人对新生活的追求和对边疆的热爱。

    D.诗人送别友人时想到了家人,在酒醉中写下家书,托李判官带给家人。

    【2】“汉月垂乡泪”和李白的“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在修辞手法和抒发情感上有何相同之处?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默写

    (1)庭中有奇树,_______。《古诗十九首》

    (2)____________,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

    (3)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4)柴门何萧条,________。(曹植《梁甫行》)

    (5)《使至塞上》中以“征蓬”“归雁”自比,写飘零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

    (6)《钱塘湖春行》表现作者对西湖景色依依不舍的句子是________

    (7)《饮酒》中表达诗人远离世俗名利羁绊,虽在人群聚居的地方而闲静无忧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

    (8)《赤壁》以东吴两个美女的命运来反映政治军事情势变迁的句子是__________

    (9)老子有句名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_______________。”它启示我们:实现理想要从眼前的小事做起,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否则理想就只是空谈。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昆虫记》的节选部分,完成下面小题。

    蝉:它有非常清晰的视觉,只要看到有谁跑来,它会立刻停止歌唱,悄然飞去;然而喧哗却不足以惊扰它。有一回,我借来两支乡下人办喜事用的土镜,里面装满火药,将它放在门外的梧桐树下。我们等在下面,倾听头顶上的乐队会受到什么影响。碰!枪放出去,声如霹雷。一点没有受到影响,它仍然继续歌唱。它既没有表现出一点儿惊慌扰乱之状,声音的质与量也没有一点轻微的改变。经过这次试验,我们可以确定,蝉是听不见的,好像一个极聋的聋子,它对自己所发的声音是一点也感觉不到的!

    蟋蟀:这的确可以说是一件非常精致的乐器。弓上的一百五十个齿,嵌在对面翼鞘的梯级里面,使四个发声器同时振动,下面的一对直接摩擦,上面的一对是摆动摩擦的器具,它只用其中的四只发音器就能将音乐传到数百码以外的地方,可以想象这声音是如何的急促啊!它的声音可以与蝉的鸣叫相抗衡,并且没有后者粗糙的声音。比较来说,蟋蟀的叫声要更好一些,这是因为它知道怎样调节它的曲调。蟋蟀的翼鞘向着两个不同的方向伸出,所以非常开阔。这就形成了制音器,如果把它放低一点,那么就能改变其发出声音的强度。根据它们与蟋蟀柔软的身体接触程度的不同,可以让它一会儿能发出柔和的低声的吟唱,一会儿又发出极高亢的声调。

    (节选自法布尔《昆虫记》,有删改)

    【1】作者为什么要在梧桐树下打枪?请根据以上内容简要回答。

    【2】从上面节选部分的内容可以看出蟋蟀鸣叫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甲)

    现在我们来检验一下吧。萤火虫扭了蜗牛四五下后,我就把蜗牛从萤火虫嘴里拉开来,用细针刺蜗牛的前部,即缩在壳里的蜗牛露出来的那部分身体;刺伤的肉没有丝毫颤动,它对针戳没有丝毫反应,它像一具完全没有生气的尸体了。还有更令人信服的例子。有时我幸运地看到一些蜗牛正在爬行,脚蠕动着,完全伸出,这时它们受到了萤火虫的进攻。蜗牛乱动了几下流露出不安的情绪,接着一切都停止了下来,脚不爬行了,身体的前部也失去了像天鹅脖子那种优美的弯曲形状,触角软塌塌地垂了下来,弯曲得像断掉的手杖。这种姿势一直保持着。

    蜗牛真的死了吗?根本没有,我可以使表面上已死的蜗牛复活过来。在两三天这种半死不活的状态之后,我把“病人”隔离开来,给它洗一次澡。虽然这对于实验取得成功并不是绝对必需的。两天后,我那只被阴险的萤火虫伤害的蜗牛恢复了正常。它可以说是复活了;它又能活动,又有感觉了。如果用针刺激它,它有感觉;它蠕动,爬行,伸出触角,仿佛什么不愉快的事都没发生过似的。全身酩酊大醉般的昏昏沉沉都彻底消失了,它死而复生了。这种暂时不能活动、不觉得痛苦的状态叫作什么呢?我想只有一个适当的名称,那就是麻醉状态。许多食肉性膜翅类昆虫吃虽然未死却无法动弹的猎物。通过它们的丰功伟业,我们了解了昆虫令对方浑身远痪的奇妙技术,它用自己的毒液麻痹其神经中枢。在人类的科学实践中还没有发明这种技术——现代外科学最奇妙的一种技术之前,在远古时代,萤火虫和其他昆虫显然已经了解这种技术了。昆虫的知识比我们早得多,只是方法不同而已。外科医生让病人嗅乙醚或者氯仿,昆虫通过颚的弯钩注射一种极其微量的特殊毒药。人类有朝一日会不会利用这种知识呢?如果我们更好地了解小昆虫的秘密,那么我们在将来会有多少卓绝的发现啊!

    (选自法布尔《昆虫记》,人民出版社)

    (乙)

    我肚皮贴地趴下,悄悄接近一只坐守于坛城边缘的大个头蜗牛。我把放大镜举到眼前,又往前爬了一点。

    透过放大镜,蜗牛的脑袋充满了我的视域——一尊庞大的黑玻璃雕塑。这只动物闪亮的皮肤上点缀着银色的斑点,背部爬满纵横的小沟槽。我的移动引起了蜗牛轻微的警觉;它收回触角,缩回壳中。随后我屏住呼吸,蜗牛重新放松下来。它的两根小胡须从下巴上戳出来,在空气中摇摇摆摆,然后伸到岩石下面,碰了碰石头。这些胶状的感觉器官就像盲人用来阅盲文的手指一般,轻轻摸索着,浏览并解读镌刻于砂石中的文字所包含的意义。几分钟后,又一对触角从蜗牛头顶伸出来。触角朝上伸出来,每根触角末梢顶着一个乳白色的眼睛,朝向上面的树冠摇摆不停。我这会儿也正瞪着眼睛从放大镜里看蜗牛,可是这颗巨大的球体似乎丝毫没有引起蜗牛的关注,它眼睛下面的支柱又伸长了一些。这些肉质的旗杆现在已经伸得比蜗牛壳的直径还长,而且急速朝两边摆动着。

    蜗牛与章鱼和乌贼是近亲,与它们不同的是,这只陆地蜗牛眼睛上没有精密的透镜与针孔,无法形成清晰的影像。不过,蜗牛的世界到底有多模糊,依旧是个谜。科学家们没办法去询问蜗牛看到了什么。这种交流上的困难,使蜗牛视觉研究领域的进展很缓慢。该领域唯一成功的实验成果,还是借鉴马戏团驯兽师那套把戏,教蜗牛在看到指示时进食或者行动。迄今为止,这些接受表演培训的腹足类软体动物已经表明,它们能探查到白色测试卡上的小黑点,它们还能分辨灰白卡片和方格卡片。据我所知,还没人问过一只陆地蜗牛能否看见颜色、运动的物体,或是一个火圈。

    (选自戴维·乔治·哈斯凯尔《看不见的森林:林中自然笔记》,商务印书馆)

    1下列说法与甲、乙两文文意不相符的一项是( )

    A.蜗牛遭遇萤火虫袭击时,会进入麻醉状态以自我保护。

    B.现代科学技术中有些卓绝的发现,来自于昆虫的秘密。

    C.蜗牛眼睛上没有精密的透镜与针孔,所以无法形成清晰的影像。

    D.蜗牛能否看见颜色、运动的物体或是一个火圈,这至今是一个谜。

    2赏析乙文中的画线句。

    这些胶状的感觉器官就像盲人用来阅读盲文的手指一般,轻轻摸索着,浏览并解读镌刻于砂石中的文字所包含的意义。

    3小茂同学在读《昆虫记》时,发现下面链接材料中法布尔对萤火虫的情感态度与甲文第2段画线句好像不一致。请结合原著内容分析原因。

    在我们地区,很少有什么昆虫像萤火虫一样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这个奇特的小家伙为了表达生活的欢愉,在屁股上挂了一只小灯笼。

    4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说说你从这两位生物学家身上学到了哪些科学探究的经验。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你是否发现,母亲的爱不惊心动魄,却在琐碎的时光里孕育出无限的温柔?你是否发现,一杯香茗,一本美文,午间小憩,便包办了一段温柔的时光?你是否发现,初冬已至,傍晚校园,脚下那几片蹁跹起舞的黄叶,竟温柔了心底的岁月……时光匆匆而过,回忆似水流长,那些藏在内心深处的温柔不经意间跳脱出来,是那么美,那么让人难忘。

    请以“温柔藏在时光里”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

    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

    ③不得套作、抄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