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天门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考试焦虑是考生经常出现的一种情绪反应,如果考生善于进行心理调适,就能避免减轻不良反应。(将“减轻”改为“减少”)

    B.广东在高速公路收费站、服务区为入粤货车司机提供免费抗原和核酸检测服务,防卫物流畅通。(将“防卫”改为“保障”)

    C.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行为,对于具有民族自尊心的亚洲各国人民是不能容忍的。(将“对于”调至“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行为”的前面)

    D.只有这种眼光犀利,能够看清真相的人,才可任意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在“任意”后面加上“支配”)

  • 2、下面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戏》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小说,选自小说集《呐喊》。我们还学过他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这两篇文章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先秦时叫作《诗》或者《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尊称为《诗经》,列为“五经”之一。《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为赋、比、兴三类,主要的表现手法是风、雅、颂。

    C.《回延安》作者贺敬之,这首诗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D.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小孩,黄发旧说是长寿的象征,用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老生,戏曲行当之一,扮演中年以上男子。“小旦”“小生”“小丑”也是戏曲行当,分别扮演年轻女子、年轻男子和滑稽人物。

  •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土(nián) 然(qiǎo) ##dot## 那(shà) 一丝不(gǒu)

    B.首(qiǎo) 轻(yéng) 丰(yú) 络不绝(yì)

    C.要(sài) 改(chuàn) 责(jié) 精竭虑(dān)

    D.雕(lòu) 怅(wǎng) 刻(juān) 惨绝人(huán)

  •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对年龄有不同的叫法,如七八岁换牙的孩童称为“始龀”,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称为“弱冠”,八九十岁的老人可称为“耄耋”老人。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通史,作者是西汉的司马光,鲁迅称《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周亚夫军细柳》就选自《史记》。

    C.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纪实散文,描述了在家庭遭变故的情况下,父亲送别远行儿子的经过。通过朴素真切的语言,表现了父亲的爱子之心和儿子对父亲的感恩之情。

    D.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笔下的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伟大作家,他的代表作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等。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三)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注释:(1)池边:一作“池中”。(2)分野色:山野景色被桥分开。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题李凝幽居”中“题”字的意思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处。

    B.“闲居”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做伴。

    C.“僧敲”句中的“敲”,传说也曾想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

    D.“幽期”句中的“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

    2“僧敲月下门”句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情趣?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默写古诗文。

    漫步于古典诗歌的殿堂,我们可以欣赏东皋“树树皆秋色,(1)____________”(《野望》)的山野秋景;可以神往《记承天寺夜游》中“(2)____________,水中藻、荇交横,____________”描写月色不着一个月字,却满目月华;可以品王维笔下“大漠孤烟直,(3)____________”(《使至塞上》)的塞外大漠壮丽之美;可以观赏钱塘湖“乱花渐欲迷人眼,(4)____________”(《钱塘湖春行》)的初春美景;可以跟着郦道元体会夏水的急湍;可以随李白乘舟东下,看那大江在原野中尽情奔腾的磅礴气势“(5)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渡荆门送别》);可以随崔颢于黄鹤楼看晴空下的郁郁草树“(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黄鹤楼》);我们会感受到刘桢借青树的刚劲,明志向之坚贞“(7)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赠从弟》),而老当益壮的曹操则借物喻人向我们传递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8)_________,志在千里;烈士暮年,________”(《龟虽寿》)。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作为座右铭的文字,是出自苏联小说家________(作者名字)写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当时,他已经双目失明,全身瘫痪,是他在强忍病榻上历时三年写成的。小说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从小就在社会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_________(人名)的影响下走上革命的道路。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突出了保尔怎样的精神品质?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年曲

    许锋

    ①腊月到正月,离年越近,风越紧,雪越飘。千里戈壁,白茫茫一片,玻璃上,露结琼花,灵巧工致。

    ②鼓声隐隐传来,密集而深沉。是练习的鼓声,为迎接年,欢庆年。这样的声音,城里有,乡里有,村里也有。鼓手青壮年居多,也有上了岁数的人,年龄不是坎儿,只要举得起鼓,甩得动鼓、击得了鼓。新鼓手亦步亦趋,向老鼓手学习,一时间,陇原大地,由东而西,鼓声连缀。沉寂的古道生动起来,黄河的水激荡起来,心里的歌儿欢唱起来,和着几十面、几百面鼓的声,演绎黄土地的厚重与粗犷。

    ③击的是赫赫有名的太平鼓。在人们翘首以盼中,百名鼓手高举红漆彩鼓,列阵待发。号令既出,鼓手宽肩挂鼓,左手紧中鼓环,右手麻条击鼓,忽跃忽骑,忽闪忽展,忽挪腾跌宕,忽鹞子翻身,声如滚滚春雷、奔腾万马。

    ④陇原的年,被红红的剪纸映衬着。村子里的妇女们,从抽屉里取出趁手的剪刀,上油,擦亮。偏头看窗,听雪,构思要剪的图案。

    ⑤卯兔迎春。“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哼着儿歌,心里谋划布局。一手捏红纸,一手上下穿梭。脑袋鼓一点,眼睛瞪一点,身子弓一点,尾巴湾一点。不一会儿,好了。两手轻轻一提,红纸屑像雪花一样散落。贴上玻璃窗,掩住霜花,小兔子活了,红红的身,笑笑的脸,好奇地看着窗外白茫茫的山梁,白茫茫的天空

    ⑥剪纸,代代传承。平素喜上必用,春节时,更是家家户户要贴剪纸窗花。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鸟鱼虫、故事传说,或剪,或刻,或凿,或三者并用。一张薄薄红纸,一双纤细巧手,阳剪、阴剪、阴阳剪、对称剪,图案或古拙质朴,或粗犷奔放,或简单明快,或线条洗练,图必有意,意必吉祥。摸索实践中,民间艺人还推陈出新,创造新技法,用于窗花、门花、顶棚花……黄土高原千姿百态的民俗民风得以展示,新时代生活的情趣与诗意得以传递。

    ⑦每当年来的时候,乡下红彤彤一片,人们要“跨火堆”——来到户外开阔地带,拢起一堆又一堆麦秸秆,点燃,一时火光明亮。男人一个箭步,女人一道弧线,跨过去,喝彩声起。小孩子也勇敢地一跃,发出快乐的呼喊。要“送火把”——各家扎一个草把,放在大门口,从屋里引火,点着草把,送出门,送得越远越好。要“烧石头”——碗口大小的石头洗净,放在灶火内烧得红亮。取出置于盆中,浇上半碗黑醋,立时醋酸称漫。再端着盆,沿各房间四角转个圈儿。出门,往门槛上淋点醋,关门,“圈醋”……陇原东西蜿蜒,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但人们走向年,走进年,都想年年如意,如意年年。

    ⑧年饭,传统美食纷纷归来。主妇烧了馍馍,捞了油果,蒸了枣卷。“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初三的窝窝子顶上天”。饺子是韭黄肉馅儿,兰州榆中、七里河、西固的韭黄,根根健劲,娇艳金黄,远近驰名。面是臊子面,肉、黄花、木耳、蛋花、豆腐、蒜苗、土豆、胡萝卜,百味杂陈,汤香面长。还有拉条子、窝窝子、天水扣碗子、陇南九碗三行子、武威爆炒羊羔……陇上行,丝路无处不飘香。

    ⑨过年,又过年。陇原的年,连天灯火,古道月照,满地琼瑶。黄河两岸,风搅长空,素雪飞花,爆竹声、璀璨的烟花,于人们的盈盈笑语中此起彼伏。隐隐,绵亘的驼铃声又传来,依稀望见,春风已度玉门关……

    (摘自《人民日报》2023年1月25日有改动)

    【1】“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本文写了陇原哪些过年的习俗?请简要概括。

    【2】文中画波浪线的两处引用了儿歌和民谣,以下对其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儿歌和民谣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学样式,语言活泼,节奏鲜明,让人感到愉悦和欢快。

    B.儿歌和民谣能增强文章趣味性,吸引读者,同时也由于语言低幼化,降低了文学品位。

    C.妇女们哼着“小兔子”儿歌,剪着“小兔子”窗花迎接新兔年,幸福的状态溢于言表。

    D.表现传统美食的民谣写出了陇原民众丰富多彩的美食文化,也体现了过年的幸福快乐。

    【3】第③段画线句是对击鼓场面的描写,下面一段文字也同样描写了击鼓的场面,你更喜欢哪一处描写?请说说理由。

    【链接】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使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刘成章《安塞腰鼓》)

    【4】请自选角度简要赏析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

    贴上玻璃窗,掩住霜花,小兔子活了,红红的身,笑笑的脸,好奇地看着窗外白茫茫的山梁,白茫茫的天空。

    【5】诗人王之涣在《凉州词》中说“春风不度玉门关”,而文章的结尾却说“隐隐,绵亘的驼铃声又传来,依稀望见,春风已度玉门关……”。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内涵?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多一点兴趣,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一点欣赏,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精彩;多一点执着,让我们的步伐更加坚定;多一点担当,让我们的脊梁更加挺拔……

    请以“多一点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

    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

    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