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绯红(fēi) 解剖(pōu) 绰号(chuò) 杳无消息(chá)
B. 枉然(wǎng) 溺爱(ruò) 天穹(qióng)彻夜不寐(mèi)
C. 朔方(sù) 污秽(huì) 粘连(zhān) 颔首低眉(hàn)
D. 皓月(hào) 馈赠(kuì) 肖像(xiào) 泪水盈眶(kuàng)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2019中国己亥(猪)年金银纪念币正式发行,其中生肖猪的形象惟妙惟肖,十分惹人喜爱。
B.夜晚的瘦西湖,灯光璀璨,流光溢彩,美轮美奂,令人叹为观止。
C.史铁生的一生是曲折不幸的,在最好的年华双腿瘫痪,祸不单行,又患上了尿毒症,靠透析维持生命,后突发脑溢血离世。
D.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3、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物修复专家因地制宜制定的修复方案各不相同,充满智慧。
B.现在的电信诈骗案件如雨后春笋。行骗者手段之隐蔽,蒙骗形式之多样,简直让人惊讶。
C.跳水运动员全红婵凭借惊人的水花消失术勇夺冠军后,体育馆内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D.每逢节假日,购物中心的路口便车水马龙,需要许多交警维持交通秩序。
4、下列表述得体的一项是( )
A.端午节到了,小明到刚出嫁的姑姑家接她回家过节,但又不知道姑姑家所在的育才巷怎么走,于是见人就问:“喂,育才巷怎么走?”
B.同学们都在认真做作业,而小雷却无精打采地趴着,老师走过去轻轻敲了敲桌子,提醒他该做作业了。他不耐烦地说:“我做不做作业关你什么事?你管得着吗?”
C.母亲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鞋也没脱就往沙发上躺,女儿见状,急忙端来热水,说:“妈妈,你累坏了,洗洗脚,去休息吧!”
D.芳芳家住二楼,楼上的住户水龙头坏了,水流下来弄脏了芳芳家阳台上的衣服,她气冲冲地跑上去说:“哼!真没素质,弄脏了人家的衣服也不管!”
5、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赋得暮雨送李胄①
韦应物
楚江②微雨里,建业③暮钟时④。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⑤深不见,浦⑥树远含滋⑦。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⑧。
(注释)①这是唐代诗人韦应物送别好友李胄时写的一首送别诗。②楚江:指长江。③建业:今江苏南京。④暮钟时:敲暮钟的时候。⑤海门:长江入海处,在今江苏省海门市。⑥浦:近岸的水面。⑦含滋:湿润,带着水汽。滋,润泽。⑧散丝:雨丝。
【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或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通过写雨、江、帆、鸟、树等景物,抒发了离别伤感之情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B.从画面设置看,帆行江上,鸟飞空中,背景空阔;海门深,浦树远,背景深远。
C.通过铺写渲染烟雨、暮色、重帆、迟鸟、海门、浦树,并与诗人的情怀交织起来,营造了一望无际、豁然开朗的意境。
D.尾联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把别泪和江面的雨丝交融在一起,委婉地表达出内心的忧伤。
【2】请赏析颔联“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中加点叠词的表达效果。
6、理解性默写。
(1)文章中写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比喻写水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运用拟人手法写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_,窥谷忘反。
(5)古人善借动物写景抒情。李白借“杨花落尽子规啼”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王安石借“闻说鸡鸣见日升”突出了飞来峰的高耸,而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蝉”与“猿”的鸣叫创造了奇特而优美的境界。
7、你的邻居李叔叔在教育子女方面感到很困惑,你准备推荐《傅雷家书》给他,请说说你的推荐理由。
8、阅读《父亲归来那一天》,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归来那一天
①在我小时候,父亲归来的那一天,就如彗星降临一样不可思议。父亲是做天文望远镜的工程师,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有许多用于观测星系的望远镜就是他设计的。运往各地的组装好的望远镜,天文台安装完毕,还需要父亲前往调试,确保望远镜的运行达到设计标准。通常,他一出差就会有一个月左右。而我和母亲都发现,当父亲出差归来时,那个木讷、谨慎,甚至有点刻板和忧郁的工程师会忽然变得浪漫起来。
②我记得,父亲到陕西天文台调试望远镜,工作结束时正值临潼的石榴丰收,他带回了6个硕大的石榴。我们这些江南小孩,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大的石榴。父亲按照小贩教他的方法,在石榴顶上找到一个下刀处,在外皮上轻划了一圈,用力掰开。里面的籽紧紧抱团,晶莹剔透,红润发亮。我们用勺子挖着石榴籽,细细品尝,有些许醇厚甜蜜,还有些许酸爽。我终于明白古诗中为何说“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那时候我就立誓,要到北方去看看与南方红壤完全不一样的土地。
③父亲还去过新疆天文台调试望远镜,归来时,他居然带了一个大纸箱。打开纸箱,全家人都笑了,父亲带的居然是新疆的棉花,生长在棉枝上的一朵一朵的棉花。父亲说,他搭乘老乡的拖拉机,路过浩瀚无边的棉田,被一望无际的丰收场景震撼,便向棉农换了几枝棉花。棉农困惑地问他:“做一副棉手套,或者一只厚棉帽,这点棉花不够,要不要多送你一点?”父亲笑着说:“够了,千万别把棉花从棉枝上扯下来,我要让孩子们看一看,真正的棉花是什么样子。”那天,这些干燥的棉枝被父亲插入空坛中,成了家中别致的饰品。父亲让我从掉落的小棉枝中扯出棉花,摸摸里面的棉籽儿。他说:“在新疆,许多地方都有这样的棉花,质量很好,做一床棉胎,用20年都不会扁塌。”
④父亲还去过云南天文台,那次他前去调试望远镜,我正冲刺高考。母亲觉得在这节骨眼上,家里的顶梁柱不应再出长差。但父亲说,云南天文台的这架望远镜,对研究星系的形成和变化有着特殊意义,只有把它装成了,人们对宇宙大尺度结构的研究才能更进一步,所以他必须去。40天后,父亲回来时竟带着一箱子白玫瑰花。我们都吃了一惊——这是他一生中第一次给母亲买花。令人疑惑的是,白玫瑰花的上面,还放了一把蔫掉的硕大花苞,也是洁白的。父亲说:“这就是成语‘昙花一现’中的昙花!”夜间开花,两三个小时后,这些花朵就枯萎了,必须从花枝上掰下来,否则下一轮花朵就没有力量盛放。昆明人喜欢用昙花做甜汤,父亲买了8朵,想让我们尝一尝昙花汤的味道。他将昙花的花萼轻轻去掉,把那些柔弱无骨的花瓣用清水反复冲洗,待将红枣莲子等配料熬煮40分钟后,在起锅前加入昙花的花瓣。汤中的花瓣,口感又滑又嫩,带着云贵高原上的清香气。
⑤这次昆明之行,给父亲带来喜悦的不仅是望远镜的调试成功,还有他归来时我可喜的高考成绩。他送了我一个礼物作为奖赏,那是一架迷你天文望远镜。满月时,用这台小望远镜可以清楚地看到清辉四溢的月亮上,有山地,有凹坑,也有宇宙风暴吹袭后形成的暗影。
⑥父亲归来那天所带回来的,是外面那个浩瀚无垠的世界。他曾经说过,孩子成长中最要紧的事,就是不局限于眼前的鸡毛蒜皮、些微得失,要看到地球上的千山万水、春华秋实,看到在宇宙星际之间,自己是一粒多么幸福的尘埃。如果你的视野之内都是乌云,那是因为你站得不够高,眺望得不够远。
⑦归来的那一天,作为父亲,他想给予我的教益,就是如何跳出个人的狭窄视野,用别致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
【1】父亲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给家人带来了哪些生活的“浪漫”?请联系全文概括。
品临潼硕大石榴、____________、送母亲白玫瑰、____________、送我迷你望远镜。
【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他将昙花的花萼轻轻去掉,将那些柔弱无骨的花瓣,用清水反复冲洗,等红枣莲子等配料熬煮了40分钟后,起锅前轻轻放入昙花的花瓣。
【3】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第⑥段画线句的理解。
【4】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5】作者表述父亲出差“回来”为“归来”,你认为能否把“归来”替换成“回来”?
【6】如果把本文作为第二单元的拓展阅读篇目,你认为合适吗?请结合本文整体内容,联系单元提示和某个篇目,具体阐述你的看法。
【链接材料】
第二单元单元提示:历史不可“穿越”,却能在回忆性散文、传记中得以再现。本单元的课文,或深情回忆,叙述难忘的人与事;或怀景仰之情,展现人物的品格与精神。它们是过往时代生活的记录,又可成为未来人生旅途中的宝贵财富。学习这些课文,有助于我们了解别样的人生,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
篇目:6.藤野先生 7.回忆我的母亲 8.列夫·托尔斯泰 9.美丽的颜色
9、阅读下面内容,按要求作文。
人生之路并非坦途。我们一路前行,难免会遇到烦恼、困惑,遇到阻碍、挫折。我们的抱怨,或可缓解一时不快的情绪。但一味的沉在抱怨中,于事无补,于人于也己无益。但放下抱怨,我们的心境就会豁然开朗。同学们,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和感悟呢?
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切合题意,内容具体充实;(2)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不少于600字;(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