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项的判断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雪白”“笔直”“明快”“乐观”都是形容词。
B. 短语“文明习惯”“幸福指数”“凝铸信念”和“留守儿童”的结构相同。
C.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这句话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
D. “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海燕飞翔”。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差使(chāi) 洗涤(dí) 洨河(jiāo) 惟妙惟肖(xiào)
B.鸡枞(cóng) 依傍(bàng) 倔强(jiàng) 恹恹欲睡(yān)
C.牛犊(dú) 记载(zài) 田畴(chóu) 不折不挠(ráo)
D.遏制(è) 倦怠(dài) 绿釉 (yòu) 坦荡如砥(dǐ)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后代能遥望星空,荡舟碧波,我们应该坚持绿色生活理念,增强低碳生活方式。
B.一篇有关中国人在5000年前就酿制啤酒的论文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发表,第一作者是位90后的杭州姑娘。
C.如何点燃和照亮自己的青春,是每个当代青年都要思考和考虑的问题。
D.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下列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中“那一瞬间”作状语成分。
B.“三周”是数量词,“动作”是动词。
C.“展示”是动词,“线条”是名词。
D.“转体三周”是动宾短语,“特别慷慨”是偏正短语。
5、诗歌鉴赏。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五言律诗主要写的是王维出使边塞途中的所见所感。
B.全诗通过“归雁、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候骑”等自然景物,展示了边塞的壮丽。
C.颈联运用对偶手法,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奇观”,其中“圆”“直”两字极富神韵。
D.这首诗意境雄浑,与王维晚年写《竹里馆》那种清幽意境形成鲜明的对比。
【2】有人说“归雁入胡天”中的“归雁”是作者自比,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
6、古诗词默写。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7、名著阅读。
(1)学校举行图书捐赠活动,并要求在书的扉页上写一段赠言送给读者,如果你想捐赠《童年》或《昆虫记》,请仿照示例,写一段赠言。
《繁星春水》:这本书会让你看到冰心奶奶所营造的爱的海洋。真爱的伟大、童真的纯洁、自然的美好,会让你微笑地面对未来。
(2)
外祖母坐在窗户下快速地织着花边,线轴快乐地击打着,密密麻麻插满了铜针的枕头在春天的阳光下像金刺猬似的闪光。外祖母本人像铜铸的一般,——一点儿没变!
这段文字出自《童年》,《童年》是苏联作家 以自身经历为基础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是《 》《 》。
8、阅读《教你看病》选段,完成各题。
①儿子比我高了。
②一天,我看他打蔫,就习惯地摸摸他的头。他猛地一偏脑袋表示不喜欢被爱抚。但我已在这一瞬的触摸中,知道他在发烧。
③“你病了。”我说。“噢,我还以为是睡觉少了呢。妈妈,我该吃点什么药?”他问。
④孩子一向很少患病,居然连得病的滋味都忘了。我刚想到家里专储柜里找体温表,突然怔住。因为我当过许多年的医生,孩子有病,一般都是自己在家就治了。他几乎没有去过医院。
⑤“你都这么大了,你得学会生病以后怎么办。”我说。
⑥“我早就知道生病以后怎么办。找你。”他成竹在胸。“假如我不在呢?”“那我就……就找我爸。”
⑦也许这样逼问一个生病的孩子是一种残忍。但我知道总有一天他必须独立面对疾病。既然我是母亲,就应该及早教会他生病以后该怎么办。
⑧“假如你最终也找不到你爸呢?”“那我就忍着。你们早晚会回家。”儿子说。“有些病是不能忍的,早一分钟是一分钟。得了病以后最应该做的事是上医院。”“妈妈,你的意思是让我今天独自去医院看病?”他说。在病中,孩子依然聪敏。“正是。”我咬着牙说,生怕自己会改变主意。“那好吧……”他扶着脑门说,不知是虚弱还是思考。“你到外面去‘打的’。然后到××医院。先挂号,记住,要买一个本……”我说。“什么本?”他不解。“就是病历本。然后到内科,先到分号台,护士让你到几号诊室你就到几号,坐在门口等。查体温的时候不要把人家的体温表打碎……”我喋喋不休地指教着。“妈妈,你不要说了。”儿子沙哑着嗓子说。
⑨我的心立刻软了。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我拉起他滚烫的手说:“妈妈这就领着你上医院。”他挣开来,说:“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我要去找一支笔,把你说的这个过程记下来,我好照着办。”
⑩儿子摇摇晃晃地走了。从他刚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我就是想锻炼他,也该领着他一道去,一路上指指点点,让他先有个印象,以后再按图索骥。虽说很可能留不下记忆的痕迹,但来日方长,又何必在意这病中的分分秒秒。
⑪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我虽然知道医院是一个缓慢的地方,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⑫虽然我几乎可以毫无疑义地判定儿子患的只是普通的感冒,如果寻找什么适宜做看病锻炼的病种,这是最好的选择,但我还是深深地谴责自己。假如事情重来一遍,我再也不会教他独自去看病。万一他以后遇到独自生病的时候,一切再说吧。我只要这一刻他在我身边!
⑬终于,走廊上响起了熟悉的脚步,只是较平日有些拖沓。我开了门,倚在门上。
⑭“我已经学会了看病。打了退烧针,现在我已经好多了。这真是件挺麻烦的事。不过,也没有什么。”儿子骄傲地宣布。又补充说:“你让我记的那张纸,有的地方顺序不对。”
⑮我看着他,勇气又渐渐回到心里。我知道自己将要不断地磨炼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炼自己。
⑯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包括生病在内的许多苦难。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聊胜于无。
【1】请用简洁的词语概括“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过程中“我”的心理变化。
( )——忐忑——自责——( )
【2】结合上下文,赏析下列句子。
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
【3】第⑮段,为什么说“我”在“不断地磨炼他”的同时,也是“磨炼自己”?
【4】如何理解第⑯段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9、晋平公有一天对一个名叫师旷的盲人乐师说:“我已经是七十岁的人了,想学习,恐怕太晚了吧?”师旷说:“晚了?就快把蜡烛点起来呀?”晋平公认为师旷很不礼貌,生气地说:“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呢?”师旷就认真地对他说:“我怎么敢开您的玩笑!我是听说:‘少年的时候好学,就如同日出时阳光灿烂;壮年的时候好学,就如同太阳在中午时的日光强烈;老年的时候好学,就如同点亮蜡烛照明。’点上蜡烛照明和摸黑走路,哪个更好呢?”
是呀,只要在行动,多晚都不晚!
请根据这则小故事,自拟题目完成作文。
要求:600字左右,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得抄袭和套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