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出下列课外名著和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藤野先生》是现代文学家鲁迅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选自《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一部回忆性散文集。
B.《记承天寺夜游》是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对月夜景色做了美妙的描绘。
C.《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思想家。
D.有时候,用“令尊”“令君”称呼对方的父亲,用“家严”“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
2、选出下列关于《傅雷家书》的表述有误的一项( )
A.《傅雷家书》收录了傅雷夫妇1954年至1966年写给儿子(主要是傅聪)的100多封家书。
B.傅雷夫妇呕心沥血培养了两个孩子,一是钢琴大师傅聪,一是英语特级教师傅敏。
C.《傅雷家书》中傅雷通过书信既把真情传递给远方的孩子,也饱含对妻子的深情。
D.傅雷与傅聪谈论艺术与人生,教育他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历代的国画创作者更是不惜笔墨描绘草长莺飞的美妙春景。
B. 寒冬腊月,屋外一片衰草连天,大兴西瓜种植基地的温室大棚却是绿意融融。
C. 在风雪载途的历史记忆里,只有建筑始终用最直白的语言诉说着城市文明的源远流长。
D. 每年暑假,有关部门都会加大对游泳池卫生的管理力度,变化一年比一年大,周而复始。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组是( )
A.择菜/选择 甲胄/暴风骤雨 从容不迫/杂草丛生
B.铺砌/彻底 劲敌/遒劲有力 和颜悦色/随声附和
C.记载/载体 沉湎/缅怀先烈 潜滋暗长/深入浅出
D.俯瞰/看护 着凉/不着边际 同舟共济/人才济济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诗后题目。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有什么作用?
【2】概括这一节的内容。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2) _,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3)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
(4)______ ____ ,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苏轼的《水调歌头》中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 。
7、课外名著阅读,阅读下面片段后做题
(1)到一九三四年他回国时,他的朋友们看到他又惊又喜:他的体重增加了,肌肉结实了,脸色红润,看上去年轻了十年,人们在他身上有看到了年轻时代那个杰出有为的领袖的痕迹。
文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这个人物,这段文字出自《________》一书,作者是__________
(2)它这名字是取自古希腊三位命运女神中的一位,也是最年幼的一位,她是掌管纺线杆的,从她那里纺出了万物各自不同的命运。
文中的“它”指的是_________,这段文字出自《________》一书,作者国籍是_________。
8、阅读《少年走过的路》,完成下面小题。
少年走过的路
周恒祥
少年走在乡间小路上。此时已经是夜里的八点半,刚下晚自习。从学校到家里,有八里多路。这段路必须要步行,因为家里买不起自行车。这段路有两个分支,都能到家,但是,一个分支的路边,要经过全村死去的人的大坟地,少年不敢走那一段路;另一个分支,要经过一条小河,河中间一个小桥,桥的两边是密密麻麻的芦苇荡,过了芦苇荡,有几座孤坟,白天尚可,夜晚经过,也是恐惧。少年无他,只好选择了芦苇荡。
月亮升起来了,少年快步走着。惨白的月光洒在地上,也把少年单薄的身影印在地上,显得那么渺小,孤单。村里的孩子考上中学的有三个人,那两个因为有亲戚在镇上,就住在亲戚家了。只有他在镇里无亲无故,学校只有初三才会提供住宿。少年来到了芦苇荡,清风吹过,芦苇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在议论着什么,在召唤着什么。少年的身上,鸡皮疙瘩一下子就炸起来了,冷汗嗖的一下在后背上钻出来。少年害怕得差点叫出声。少年走在芦苇荡的小径上,发出嚓嚓的脚步声,总觉得后面有人跟着。为了给自己壮胆,大声地唱了起来。月亮才不管害怕的少年,好像还耻笑少年的胆小如鼠。少年声嘶力竭,想喊出胸腔里的勇敢来。
少年唱着歌一直向前走去,向着家的方向,在回家的小路上,孤单而勇敢地走着。
依靠歌声,走过了月亮地那段恐怖的夜路。
后来,家里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少年在周末便会骑车回家。那一天,骑到半途,下起了瓢泼大雨。少年拼命地骑车。他想躲一下雨,可是,路边全部是庄稼,没有树,无处可躲。这时,天空突然亮了起来,紧跟着就是一道闪电,接着是一声炸雷,霹雳声起,少年吓得扔掉自行车,一个趔趄,从车上迅速趴在地上。少年潜意识里觉得,炸雷会通过铁传导电流,而自行车全身都是铁呀。少年很为自己无师自通的机智而骄傲。炸雷过后,少年赶紧起来继续骑行。失魂落魄的小小灵魂,到了家里,全身湿透,胆怯的心,还怦怦跳动。
雷雨天的路,惊心动魄。
那一次,少年跟父亲去卖干草。镇里收干草,说是送往种马场喂马的。少年利用暑假,每天早晨起来割草,晒干了,装了满满一平车。父亲拉着车,少年在后面推着车。为何要跟着父亲呢?卖了干草得来的钱,父亲总能买一支冰棍吧。就是为了这小小的期待,少年走了一路,湿透的衣服紧贴着后背,但是,他默不作声。卖草很顺利,一车草十几块钱,父亲激动地把钱一卷,装进了口袋,又用手捏了一下,就喊他回家。经过冷饮店门口,少年以为父亲能至少买一支冰棍的,没想到,父亲的脚步连放慢一下都没有。少年怏怏不乐。回到家里,果然,父亲被母亲一顿责备,孩子跟你一次,怎么就不能买一支冰棍呢?这些草,都是他每天起早,踩着露水去割的呀。刚才的路上还不觉得,此时,少年的委屈如决堤的江水从内心深处喷涌而出。一个来回,小二十里的路,全部是走着的呀。父亲为何不知道疼爱自己的孩子呢!
那是一条充满了委屈的路。父亲不懂得少年的心事,也不会去理解少年,任由委屈在少年的心里滋生、疯长。
那个少年,就是我。
少年时代走过的路,不会有多少。但是,人到中年以后,能铭记在心的,也就是那么 (几条/几回)。一路上,少年训练了自己的胆识,锻炼了自己的心智,磨炼了自己的心性。小小少年的一颗心,开始向往着那远方。
(有删改)
【1】少年慢慢长大、成熟,得益于少年时代走过的路,以及路上的经历:克服恐惧,①_____;②______,骑着车走过雷雨天的路 ;满怀委屈,③______。
【2】文中画线句子描写生动,用词精妙,请你结合具体词句,分析其妙处。
【3】文中加点词“默不作声”体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理?
【4】请在文章最后一段画线处选填合适的词语,并说明理由。
9、作文。
请以“ 里的微感动”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