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黔南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负隅顽抗的敌人终于投降,战士们轻歌曼舞的欢庆胜利。

    B.相识犹如昨天,离别却又在即,回首逝去的日子,往事历历在目的浮现在眼前。

    C.陈老师一直厉行简单朴素的生活,所以给人的印象难免有些邋遢和不修边幅

    D.滨河两岸景色宜人,清澈的沂河水川流不息,岸边休闲的人们倍感惬意。

  • 2、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要大力发展健康向上的乡村文化,积极倡导资源节约型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B.长篇小说《小时代》,讲述了一个从小感情深厚,有着不同价值观的四位女生先后所经历的友情、爱情。

    C.睡姿不当有损眼睛健康,特别是趴着睡觉会造成眼压过高,不仅可能诱发青光眼,严重的还会影响视力。

    D.“蛟龙号”潜海成功,对促进我国海洋装备制造业发展,完善海洋科学研究和开发能力,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大家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而不知所措时,他挺身而出救了大家。

    B.他全程收听了这场演唱会,觉得其美妙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C.当鼓声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

    D.修葺一新的南温泉公园,更加美丽,端午节期间,外地游客也纷至沓来

  • 4、下列选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会馆,指旧时同乡或同业的人在京城、省会或大商埠设立的机构,主要供同乡或同业的人聚会和住宿。

    B.茅盾,现代作家,字雁冰,浙江桐乡人,茅盾是其笔名,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和《受戒》《大淖记事》《春蚕》等。

    C.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一般由别人记叙;自述生平的,称为“自传”。传记要求真实,但又不是枯燥的履历表。

    D.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她的《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是一首记梦之作,充满浪漫幻想气息。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上李邕

    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注释】①宣父:指孔子。

    【1】诗的尾联借孔子的话想表达什么意思?

    【2】李白借大鹏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北冥有鱼》中大鹏的形象进行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默写。

    读经典诗文,赏山川风物,师古圣先贤。西湖泛舟,“①______________,惊起沙禽掠岸飞”;溪亭醉归,“争渡,争渡,②_______________”;赤壁吊古,“③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边塞杀敌,“角声满天秋色里,④_______________”; 涵养正气,“⑤______________,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某中学校刊拟开设“读名著·学榜样·树理想”专栏,征集推荐名著中的“人物名片”。请你在“毛泽东、朱德”中任选一位,按要求填写下面的表格。要求:结合作品内容选取典型事件(不少于两件),撰写人物点评。

    人物

     

    典型

    事件

     

    人物

    点评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蝴蝶结

    龙应台

    ①“阿婆,我要这一束!”

    ②老妇人把我要的二十几枝桃红色的玫瑰从桶里取出,交给小孙儿,转身去找钱。

    ③小孙儿大概只有五岁,清亮的眼睛,透红的脸颊,咧嘴笑着,露出几颗稀疏的牙齿。他很慎重,很欢喜地接过花束,抽出一根草绳绑花。花枝太多,他的手太小,草绳又长,小小的人儿又偏偏想打个蝴蝶结,手指绕来绕去,这个结还是打不起来。

    ④老祖母粗声骂起来,还推了他一把。

    ⑤“没要紧,阿婆,我有时间,让他慢慢来。”

    ⑥安抚了老祖母,我在石阶上坐下来,看着这个五岁的小男孩,还在很努力地打那个蝴蝶结。

    ⑦淡水的街头,阳光斜照这窄巷里这件零乱的花铺。我,坐在这儿,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

    ⑧“王爱莲,补习费呢?”

    ⑨林老师眼光冷冷的。王爱莲坐在最后一排,虽然她个子也矮。六十个学生冻冻地缩在木椅上,没有人回头,但是不回头,我也能想象王爱莲的样子:蓬乱的头发一团一团的,好像从来没洗过。穿着肮脏破烂的制服,别人都添毛衣的时候,她还是那一身单衣。冬天里,她的嘴唇永远是蓝紫色的,握笔的手有一条一条筋暴出来。

    ⑩“没有补习费,还敢来上学?上来!”

    ⑾王爱莲抽着鼻涕,哆哆嗦嗦走到最前排,刚好站在我面前:今天,她连袜子都没穿。光光的脚架在硬邦邦的塑胶鞋里。我穿了两双毛袜。

    ⑿“解黑板上第三题!”林老师手里有根很长的藤条,指了指密密麻麻的黑板。

    ⒀王爱莲拿起一支粉笔,握不住,摔在地上,清脆地跌成碎块。她又拾起一支,勉强在黑板边缘画了几下。

    ⒁“过来!”

    ⒂老师抚弄着手里的藤条。全班都停止了呼吸。藤条一鞭一鞭地抽下来,打在她头上、颈上、肩上、背上,一鞭一鞭抽下来。王爱莲两手捂着脸,缩着头,不敢躲避,不敢出声;我们只听见藤条扬上空中抖俏响亮的“簌簌”声。然后鲜血顺着她纠结的发丝稠稠地爬下她的脸,染着她的手指,沾了她本来就肮脏的土黄色制服。林老师忘了,她的头,一年四季都长疮。一道一道鲜红的血交叉过她手背上紫色的筋路,缠在头发里的血很快就凝结了,把发丝黏成团块。

    ⒃第二天是个雨天。我背个大书包,跟母亲挥了挥手,却没有到学校。我逛到小河边去看鱼。然后到戏院去看五颜六色的海报,发觉每部电影都是由一个叫“领衔”的明星主演,却不知她是谁。然后到铁轨去看运煤的火车,踩铁轨玩。

    ⒄并不是王爱莲的血吓坏了我,而是,怎么说,每天都有那么多事要“发生”:隔壁班的老师大喊一声“督学来了”,我们要眼明手快地把参考书放在腿下,用黑裙子遮起来;前头林老师换上轻松的表情说:“我们今天要讲一个音乐家的故事。”等督学走了,又把厚厚的参考书从裙下捞出来,做“鸡兔同笼”。

    ⒅要不然,就是张小云没有交作业,老师要她站到男生那一排去;要不然,就是李明华上课看窗外,老师要他两腿弯曲,两手顶着一盆水,站半个小时;要不然,就是张炳得了个“丙下”。老师把一个写着“我是懒惰虫”的大木牌挂在他胸前。

    ⒆我每天背着书包,跟母亲挥手道别,在街上、在雨里游荡了整整一个月,记熟了七贤三路上每一个酒吧的名字,顶好、黑猫、风流寡妇、OK……

    ⒇被哥哥抓到、被母亲毒打一顿,再回到林老师面前时,我发觉,头上长疮的王爱莲也失踪好几个星期。我回去了,她却没有。

    (21)王爱莲带着三个弟妹,到了爱河边,跳了下去。大家都说爱河的水很脏。

    (22)那一年,我们十一岁。

    (23)淡水的街头,阳光斜照这窄巷里这间零乱的花铺。

    (24)医院里,医生正在响亮的哭声中剪断血淋淋的脐带;鞭炮的烟火中,年轻男女正在做永远的承诺;后山的相思林里,坟堆上的杂草在雨润的土地里正一寸一寸往上抽长……

    (25)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把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

    (26)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注)本文选自龙应台以母亲的身份写下的散文集《孩子,你慢慢来》。书中记录了许多作者与孩子共同成长的生活镜头。《蝴蝶结》一文为该书的“序”,上文略有删改。

    1第⒃段画线句中“领衔”一词加了引号,其作用是(   )

    A.引用话语 B.特殊含义 C.否定讽刺 D.着重强调

    2第③段画线句中“太”和“又”反复出现,这样写主要是为了突出_________________;第⑧段开始由对小男孩的描写转入对往事的回忆,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⑨段“我也能想象王爱莲的样子:……”冒号后,大量运用了_______描写塑造王爱莲,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第⒄、⒅段看,“我”逃学的原因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前一空用原文回答,后一空在理解的基础上概括)

    5阅读(23)—(26)段,回答:

    (1)请从“结构照应”和“记叙顺序”角度分析第(23)段在文中的作用:

       

    (2)下列对(24)段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三个分句以空间顺序排列。

    B. 三个分句合在一起,即是人“出生”、“结婚”到“死亡”的一生。

    C. 引发了作者思考成长问题。

    D. 引出了下文作者“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和“慢慢来”的回答。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作文一

    未来的精彩永远生长在不断努力的枝干上。前方,究竟是贫瘠的荒漠,还是葱郁的原野,取决于每一阶段的努力。有的人下定决心,不在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有的人做好打算,在书香中找寻更好的自己……不想在未来留下遗憾,就必须不断刷新自我。

    请以“刷新自我”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字数不少于600字。(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许抄袭套写。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