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塔城地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1921年苏俄粮食产量是战前一半,工业产值只有战前13.8%。一些城市工人罢工和抗议游行, 农民反苏维埃暴动也时有发生。针对这一状况苏俄

    A.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进行两个五年计划

    C. 开展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D. 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 2、《英国政治制度史》写道,“它遏止了……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这里的“它”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 1640 年革命爆发 B. 1649 年共和国成立

    C. 1688 年政变 D. 1787 年宪法颁布

  • 3、被誉为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的是(  )

    A.凯撒 B.屋大维 C.亚历山大 D.亚里士多德

  • 4、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历史根源在于( )

    A. 美国太平洋舰队对日本威胁大

    B. 一战后美日间积怨多,矛盾不断加深

    C. 英美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

    D. 德意日结成军事侵略同盟

     

  • 5、美国拥有许多世界一流的大学,研究电子计算机的人却对其中的情有独衷,因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就是诞生在它的实验室,它是

    A.宾西法尼亚大学       B.麻省理工学院

    C.哈佛大学        D.纽约大学

  • 6、当日本企图取代欧洲在中国的位置,如夺取德国在山东的权力时,它倒提高了中国的民族主义精神。其中民族主义精神的提高主要表现为(  )

    A.北伐战争 B.五四运动的爆发

    C.国民大革命兴起 D.全面抗战的开始

     

  • 7、解放区流传着一首歌谣:最后一瓢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块布拿去缝军装,最后一个娃送去上战场,最后一床盖在担架上。这首歌谣反映了解放战争获胜的主要原因是

    A. 民众的大力支持   B. 解放军作战勇敢

    C. 国民党战斗力低下   D. 解放军作战方针正确

  • 8、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活动。这是为了纪念

    A.张骞通西域 B.哥伦布抵达美洲

    C.达.伽马抵达印度 D.麦哲伦环球航行

  • 9、20世纪二三十年代爆发了迄今为止资本主义世界发生过的最深刻、最持久的一次周期性危机,对此次危机爆发的原因认识不正确的是(     

    A.物价上涨得太快

    B.生产的相对过剩

    C.全国性的股票投机活动

    D.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 10、考古学研究不仅在补史、证史方面具有功用,而且在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上,也具有它的特殊的作用和意义。观察下列考古图片,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①印证了青铜器有维护等级的作用   ②印证了青铜器是承载文字的工具

    ③印证了商代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   ④印证了商代战争规模大且次数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1、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的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不断取得突破。2013年,“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百亩示范田实现平均亩产988.1千克,创世界纪录。材料说明中国的杂交水稻制种技术进步(     

    A.大大提高了我国的粮食产量

    B.解决了世界性的饥饿问题

    C.使中国粮食得到自给自足

    D.使袁隆平享有了很高的国际声誉

  • 12、下表所列内容为20世纪中国某一历史事件的意义。据此推断该事件是

     

    A.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抗美援朝 D.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13、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这说明

    A. 辫子问题是革命的重要标志

    B. 民主共和观念日渐深人人心

    C. 封建陋习开始丧失社会土壤

    D. 政治变革推动民众习俗变化

  • 14、某八年级同学收集了如下资料:撤出瑞金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翻越大雪山,据此判断他们探究主题是

    A.左宗棠收复新疆 B.太平天国

    C.红军长征 D.北伐

     

  • 15、19世纪30年代,女装流行面料有薄棉布、白麻布、薄纱、蝉翼纱、条纹毛织物,而19世纪晚期后,人造染料、人造纤维的发明改变了衣料,人造丝袜成为女性的时尚用品。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

    A.女性审美情趣发生了变化 B.社会变迁影响服饰变化

    C.女性社会地位不断提高 D.科技的进步与发展

  • 16、在《大国崛起》第四集《工业先声》(英国•下)中有这样的场景;在一个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某工厂烟囱林立,黑烟滚滚。历史上导致这一场景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 “珍妮机”的出现 B. 蒸汽机的使用和推广

    C. 工业无产阶级的兴起 D. 欧洲的殖民扩张

  • 17、下列条约中既有割地又有赔款的有

    ①《南京条约》

    ②《北京条约》

    ③《马关条约》

    ④《辛丑条约》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③④

  • 18、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一场划时代的革命,它将人类历史带入了(   )

    A. “太空时代”, B. “信息时代” C. “电气时代” D. “蒸汽时代”

  • 19、1991年底飘扬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上空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舞台上刻写了半个多世纪。这里“红旗悄然落下”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A.雅尔塔体系解体   B.轴心国集团解体

    C.华约建立   D.北约建立

     

  • 20、1930-1934年,考古学家在新疆罗布泊发掘出一批汉代竹简,上面记载了汉朝与楼兰国的关系。同时出土了汉代的青铜器、干尸、蜀锦等大量稀世文物。这一考古成果最能说明

    A.新疆是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B.汉朝时欧亚大陆贸易频繁

    C.汉朝已对西域进行有效管辖

    D.汉朝与西域地区已经有交往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________紧密结合。

  • 22、巴以冲突的焦点是:                               

     

  • 23、经济重心南移: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那时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______,特别是东南地区。

  • 24、和合之美是中华民族的美好追求。

    (1)   ”提出“仁”的思想,主张“仁者爱人”,有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2)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被少数民族首领奉为“天可汗”。

    (3)中国共产党以人民利益为重促成了   的和平解决,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 25、请依据提示,写出与之相关的国际组织名称。

    (1)72年前成立,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是

    (2)2014年11月,北京成功承办了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会议,这是我国继2001年之后第二次成功承办此类国际会议。

    (3)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军事政治同盟是 ;推动贸易发展的全球性经济组织是

     

  • 26、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

    (1)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2)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东北全境的战役

    (3)我国开始向杜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

     

  • 27、在中国古代的春秋时期最早称霸的是:___________,而让法国在世界近代史上称霸欧洲的人物是 _____________

     

  • 28、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历史影响:________体现了1917年宪法的要求,巩固了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为墨西哥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29、请将下列事件发生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方框内。

    A.粉碎德军“不可战胜”神话的战役地点

    B.开辟打击德国法西斯第二战场的登陆地点

    C.最早建立法西斯政权的国家

  • 30、二战后,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普及,数据库和________建立起来。20世纪90年代以来,_______在全球迅速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从哪国爆发?它具有哪些特点?面对这个危机美德各自解决方案是?

     

  • 32、美国华裔能源部长朱棣文曾说:“第一次工业革命让人类摆脱劳力与使用牛马等动物帮忙的生活,但成本却带来让人类暴露在二氧化碳的污染下。下次工业革命将会使人类在享受便利能源之余,对于环境的污染也会相对减少。”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哪个国家?这次工业革命中“让人类摆脱劳力与使用牛马等动物帮忙的生活”的重大发明是什么?

    (2)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让人类暴露在二氧化碳的污染下”的能源是什么?

    (3)“下次工业革命中”的“便利能源”是指什么?这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到什么时代?

    (4)两次工业革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

  • 33、在中外历史上,涌现了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站在时代的前列,极大地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一的人物在近代领导中国掀起一场救亡图存的变法运动的名称及影响。

    (2)图二的孙中山被称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你认为他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3)图三的改革家实施了新政,这次新政的核心措施是什么?“新”体现在何处?

    (4)图四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他在哪次会议上提出改革的?为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有提出了哪一伟大构想?这一构想最早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来的?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官僚制度是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支撑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位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便监视他们;把秦原来的卫戍部队派到全国各地。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皇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实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该制度与以前的地方行政制度相比有什么主要区别?

    材料二 在隋代,特别在唐代,……(科举制的实行)贵族的力量逐渐衰弱,他们在政府中的地位被职业官僚所代替,这些职业官僚依靠自己的才能和教育程度并通过科举登仕,……这样就扩大了统治集团的社会基础,使出身于小家族的人也能进入官场。旧贵族逐渐消失。随着政府官员的这一变化,皇帝的地位也改变了,……皇族以一种崭新的面貌雄踞于普通社会之上,同时皇帝开始逐渐地扩大了他的专制权力。

    ——【英】崔瑞德【美】费正清《剑桥中国史(隋唐史)》

    (2)据材料二指出实行科举制的政治影响有哪些?

    材料三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 …… 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编者注:互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摘编自《皇明祖训》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太祖所实施的举措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材料四 军机处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办公场所只是几间值班用的平房。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的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摘自人教版《历史》必修Ⅰ

    (4)根据材料四归纳军机处的主要特点。(不得照抄材料原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