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社会生活现象中,有可能出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是( )
①观看北洋舰队演习
②大炼钢铁放高产卫星
③欢庆香港回归
④参加人才招聘会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战国时期,各国都注重兴修水利。秦国蜀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是
A.灵渠
B.都江堰
C.白渠
D.大运河
3、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
A.隋朝
B.北宋
C.元朝
D.唐朝
4、学习历史要注重中外联系,横向比较。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诺曼底登陆 ②九一八事变 ③德军突袭波兰 ④中共七大的召开
A. ②③④① B. ②③①④ C. ③②①④ D. ③②④①
5、下列图片能够体现出与第二次科技革命发展有关的成果的是
A.蒸汽火车
B.电力供应网
C.手机上的AP软件
D.“珍妮机”的发明
6、公社在1871年4月12日晚间会议上,一致决定通过拆毁旺多姆凯旋柱的法令。法令宣告,公社作出这一决定是“鉴于皇帝圆柱是野蛮行为的纪念物,是武力和虚荣的象征,是对穷兵黩武的崇扬和对国际权利的否定,是胜者对败者的长期侮辱”。从材料可以看出
A.对拿破仑称帝霸业的崇扬
B.法国大革命的深远影响
C.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精神
D.对第一国际权利的否定
7、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
A.俄国十月革命
B.宪章运动
C.里昂工人运动
D.巴黎公社
8、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下列人类文明成果属于尼罗河流域的是
A.
B.
C.
D.
9、“对俄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两面神亚努斯,一张脸望着未来,一张脸望着过去。”材料表明( )
A. 俄国从根本上废除了农奴制 B. 亚历山大二世有卓越的政治远见
C. 俄国农奴制改革具有两面性 D. 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10、竞技体育中设置马拉松长跑最初是为了纪念哪次战争中的英雄 ( )
A. 特洛伊战争 B. 希波战争 C. 波罗奔尼撒战争 D. 罗马的扩张战争
11、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搜集到如下信息。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
A. 原始农耕生活
B. 大变革的时代
C. 思想自由开放
D. 经济重心南移
12、漫画小天地,展示历史大舞台。观察下图,漫画反映了试图操纵世界的巴黎和会的三巨头。请你判断这三位人物肯定不包括 ( )
A.克里孟梭 B.劳合·乔治 C.威尔逊 D.列宁
13、下图漫画讽刺了前苏联经济的片面发展和严重失衡的状况。导致这种局面的根源在于( )
A. 新经济政策 B. 农业集体化
C. 斯大林模式 D. 第二次世界大战
14、石刻是一门艺术形式,也是重庆文化的重要代表符号,不同时期的石刻有着不同的艺术风采。下列反映了汉代艺术的石刻作品是
A.潼南大佛
B.大足宝顶石刻
C.忠县无铭阙
D.涪陵白鹤梁
15、日本大臣木户孝允提出:“立国之本,惟于用人,而期望人才千载相继而无穷者,惟在于教育而已”下列明治维新措施与该观点对应的是
A. 提倡“文明开化” B. 实行征兵制
C. 引进西方生产技术 D. 允许土地买卖
16、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到清雍正帝设置军机处,这反映了( )
A.地方权力增大
B.相权不断加强
C.军政实现合一
D.君主专制的强化
17、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考察北京大学时指出,“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魂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结合北京大学的历史贡献,能够佐证这一重要表述的论据是
A.公车上书
B.《青年杂志》的创办
C.五四运动的爆发
D.中共一大的召开
18、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其中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的主张是
A. 兼爱非攻 B. 民贵君轻 C. 无为而治 D. 中央集权
19、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0 年,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从 4.3%提高到 10.4%,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中国平均每年进口 7500 亿美元商品,相当于为贸易伙伴创造了 1400 万个就业岗位。材料反映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①有利于解决贸易争端 ②推动了中国经济发展
③加快了经济体制改革 ④增强了世界经济活力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0、康熙帝、乾隆帝时期,丝织生产超过苏州、杭州的城市是
A. 无锡
B. 南京
C. 广州
D. 松江
21、苏联的发展与改革:1964年,勃列日涅夫在经济上推行“________”,要求加快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但改革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________的政治经济体制。为了同美国展开军备竞赛,苏联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军事方面,国民经济呈现________发展状态。苏联的一些重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常规武器、核武器、航天技术可以同美国抗衡,但是,苏联的轻工业产品和新兴产业明显落后。高投入、高________、低效率成为苏联经济的痼疾。
22、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______的发展,促进了_____的迅速增长。
23、雅尔塔会议决定成立的国际组织——________;在欧共体基础上组成的国家联盟——________;直接使苏联解体的是________改革
24、由李宗仁指挥的 战役是国民党抗战以来取得的重大胜利。
25、恩格斯称________为“现实主义大师”,《人间喜剧》也被誉为________。
26、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______作为统一货币,在全国流通;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统一铸造______,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
27、英国科学家_______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万有引力定律、_______和_______是他的三大成就。1687 年,牛顿出版了《_______》,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他的科学发现,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28、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名称。
(1)1929年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2)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3)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9、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1)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___,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____”。但是,____、____、____和____等一些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或国家联盟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世界朝着____方向发展。
(2)欧盟成立后,欧洲的____进一步增强,____进一步提高,在____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日本也在积极谋求____的地位。中国通过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国家____显著增强。2010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位居____,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致力于____,力求在____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实力不断增强,____不断扩大,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30、《________》签订后,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由此,张謇提出了“________”的口号,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31、阅读古罗马谚语,回答问题:
“身在罗马,就做罗马人”。英语意思是: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
“条条大路通罗马。”英语意思是:All Roads Lead Rome.
请回答:①这两句谚语反映了罗马哪个时期的历史状况?这一时期有何特征?
②古代罗马经历了哪几个历史时期?每个历史时期开始的时间分别在什么时候?
③第一句谚语反映了当时罗马人的一种心情?第二句谚语对今天的你有什么启示?
32、简述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概况。
33、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什么时候?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具有怎样的特点?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战争一年后,曾留学英国的严复,在《救亡决论》中痛苦地发出了“救亡”的呼号。一时间,“救亡图存”开始成为中国各阶层有识之士强烈的政治诉求。一批具有近代意识的知识分子,开始挑起对社会进行启蒙的重任,提出改良社会的主张。
材料二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站在时代前列,“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高扬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旗帜,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
材料三 20世纪初的中国,帝制结東,民国初兴,此时政治势力裂变纷争,思潮言论喧嚣撞击,以一批具有中西文化背景的青年才俊为主将,在转型时期的中国开启了一场思想与文化启蒙运动。
(1)材料一中的有识之士发起了什么运动?有何重要作用?
(2)材料二中的“世界之潮流”主要指什么?孙中山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旗帜又是什么?他在推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方面做了哪两大突出贡献?
(3)在转型时期的中国,材料三所述事件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