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面对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者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这段话预示罗斯福政府将
A.改革银行制度、恢复银行信用 B.加强政府对工业的调节和控制
C.限制农产品的生产,由政府发放补贴 D.建立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体制
2、20世纪经济全球化最重要的表现是
A.二战后美国对欧洲的大规模援助 B.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立
C.70年代西方爆发经济危机 D.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3、某部有关唐朝高僧的电视剧的主题曲词:“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风雨莫阻挡。合十忘生死,宏愿心中藏。”这部电视剧的主人公应是( )
A.玄奘
B.鉴真
C.崔致远
D.安禄山
4、“一个未被开发的农村、农业无法容纳西方工业化之后的过剩产能,于是中西之间的贸易失衡在19世纪40年代到了让西方无法容忍的程度。”该材料表明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 清政府闭关锁国 B. 中西贸易失衡 C. 统治者不接受西方 D. 西方想打开中国市场
5、表格法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以下表格内重大事件和结论对应正确是
| 重大事件 | 结论 |
A | 重庆谈判 | 蒋介石真心和平 |
B | 转战陕北 | 奠定战略反攻基础 |
C | 挺进大别山 | 揭开战略进攻序幕 |
D | 三大战役 |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 |
A. A
B. B
C. C
D. D
6、下列哪一项是苏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共同作用?
A. 削弱了政府的权力
B. 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C.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D. 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7、1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此处“刚刚开始”的“战争”是指
A. 一战
B. 二战
C. 冷战
D. 科索沃战争
8、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会议在北京召开。在古代,丝绸之路是 ( )
A. 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 B. 唐代商人出海贸易的交通要道
C. 连接中国南北的交通大动脉 D. 清朝对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9、下面的思维导图的时代主题是( )
A.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B.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C.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
D.社会主义制度逐步确立
10、美国南北战争中《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从本质上最有利于( )
A.黑人奴隶
B.种植园奴隶主
C.无产阶级
D.资产阶级
11、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铁幕”演说,指出“当今的美国正处于世界权利的顶峰,对未来世界担负着令人敬畏的责任。”他希望美国担负的“令人生畏的责任”是
A. 在全球范围推行美国的政治体制 B. 大力支持西欧的重建工作
C. 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 D. 从政治、经济上掌控欧洲
12、(题文)公元1世纪,基督教产生于( )一带。
A. 印度 B. 罗马 C. 麦加 D. 巴勒斯坦
13、2018年3月1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1954年颁布的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行再次修改。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哪一次会议上通过的
A.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D. 十一届三中全会
14、下列哪一项不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议( )
A.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B. 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C. 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D. 采用公元纪年
15、18世纪先后发生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这三次革命的共同点是
A. 推翻殖民统治
B. 实现民族独立
C. 结束封建专制
D. 确立民主政体
16、欧洲中古时期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下列哪一“城市”符合这句谚语中的“城市”的氛围( )
A.北宋开封
B.南宋杭州
C.埃及开罗
D.法国琅城
17、新中国成立以来,通现出难以计数的时代人物他们为社会主文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有关人物和美称相吻合的是
①”铁人“﹣王进喜
②“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③“两弹元勋”﹣邓稼先
④“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8、罗斯福: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的目的是
A.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 B.推行“以工代贩”
C.维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D.永远地纠正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
19、民族脊梁是支撑共和国大厦的根基和砥柱。下列人物属于社会主义探索与建设时期的代表有( )
①杨利伟
②邓稼先
③焦裕禄
④王进喜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20、《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 )
A. 霸权主义的诞生 B. 毛泽东思想的诞生
C.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 民族主义的诞生
21、交通的变革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缩影。
(1)英国工程师 发明的火车机车,使人类进入火车时代。
(2)美国人富尔顿在1807年设计制造第一艘以蒸汽作动力的交通工具是:
(3)德国人卡尔·本次设计制造出一种新的交通工具是 。
2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 。
(2)世界上最早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
(3)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
(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请你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应的名称。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火药桶是_________
(2)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的英国物理学家是________-
(3)既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又提出了广义相对论的物理学家是________
(4)既是1929年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开始的发生地,又是联合国总部所在地,它是美国的_________
24、巩固新生政权:对内:建立新型的____________政权;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颁布《____________》,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对外: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3月,迁都到________。
25、法治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1) 1984年五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__________》规范了中央和民族自治地方及民族自治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2)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是《__________》。
(3)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是《__________》。
(4)世界近代第一部成文的资产阶级宪法是《__________》。
(5)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是《__________》。
26、民主与法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
(1)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2)《 》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3)《 》被誉为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
(4)《 》的发表标志着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27、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其成员的关税水平普遍________,贸易壁垒进一步________,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在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的________年里,世界贸易总额增加了3倍。世界贸易组织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之一,它与________一起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________,推动着世界的________
28、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导火线是 _____________
29、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果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战争主要在___________上进行,后来,战争逐渐扩大到非洲、亚洲等地。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法国的凡尔登展开了阵地战。由于死亡人数太多,____________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德国企图打破僵持局面,但遭遇失败。
(2)1917年,美国参加____________一方作战;俄国十月革命后,____________第一次世界大战。
(3)1918年11月,德国投降,战争以____________的失败而结束。
(4)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____________的战争,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____________。这场战争持续时间长、规模大、使用新式武器、伤亡惨重。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大战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____________。
30、明朝宋应星的《________》对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________》的出版,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
31、当前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是什么?
32、14—18世纪的欧洲大陆先后掀起了两次思想解放运动,这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分别是什么?它们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在思想核心和表现形式方面后者比前者有什么进步和发展?
33、简述美国同西欧、日本关系演变的三个阶段,并说明这种演变的原因。
34、制度创新是历史演进的一种常态,是推动国家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不同时期的政治制度体现了不同时期的历史需求,而民主与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材料一:秦统治者把“帝”这个头衔作为自己的专属称呼,皇帝之下是三公,三公之下有九卿,“天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辖若千县,县按大小设县令或县长。
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陆续灭了六国,并采用以法家为主、兼蓄并用其他学派思想的做法,追求“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格局。
——摘编自韦政通《中国思想史》
材料二:1787年,美国制定了宪法。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大权。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材
问题一: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统治者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举措。主要受哪家思想的影响?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国家权力构成的特点。这是受启蒙运动中哪位思想家思想的影响?
问题二: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一、二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证。(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