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19年巴黎和会上协约国对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以下不属其内容的是 ( )
A. 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B. 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
C. 遵守各国在中国“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D. 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2、谭老师在讲解清朝历史时搜集到如下资料,从中可见谭老师要突出的主题是( )
A. 辉煌灿烂,领先世界 B. 国家巩固,社会进步
C. 危机凸显,落后潮流 D. 国力滞后,社会动荡
3、之所以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辟了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是因为它
A. 是由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的 B.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C. 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 D. 对欧洲和北美的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
4、有一场革命,“它为无产阶级以武力夺取政权提供了光辉范例:它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首创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 ”这场革命是( )
A.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B. 俄国的二月革命 C. 俄国十月革命 D. 巴黎公社革命
5、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认为:“俄国革命对20世纪随后年月中的重大事件及全球冲突的影响之大,并不亚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下各项表述中,与帕尔默这一观点一致的是( )
A. 俄国通过这场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B. 十月革命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C. 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D. 俄国革命实现工人、农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6、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被誉为“铁人”的石油工人王进喜等模范人物。他们的先进事迹突出地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A.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B.和平民主,反对独裁
C.改革开放,与时俱进
D.坚持科学,崇尚民主
7、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同之处是( )
A.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
B.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C.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D.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生活
8、1693年的一天,沙皇彼得一世面对浩瀚的海洋心潮澎湃,立志要使俄国面向西方,成为海上强国。之后他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彼得一世改革在经济方面的措施是
A. 提倡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B.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C. 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
D. 推行文化教育,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9、下列四幅图与“中外交流”主题不符的是( )
A. B.
C. D.
10、历史学家罗荣渠在《美洲史论》中写道:“他……上升成为南美北部独立战争中公认的领袖和最高军事统帅,成为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拿马六个国家的奠基者……”这位美洲历史上的伟人是( )
A. 玻利瓦尔 B. 圣马丁 C. 爱迪生 D. 华盛顿
11、康熙帝曾写过一副挽联:“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该挽联评价的是( )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平定准噶尔叛乱
C.土尔扈特部回归
D.雅克萨自卫战争
12、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道:“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他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罗斯福新政在“政治上的成功”主要体现在
A. 颁布“产业复兴法”
B. 兴修大型水利工程
C. 推动社会福利政策
D.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13、战争是一群政治家和野心家制造的灾难,卷入其中并付出代价的是期盼和平的人们。下列属于希特勒发动的军事行动是
A. 七七事变 B. 诺曼底登陆 C. 偷袭珍珠港 D. 突袭波兰
14、如图是目前流传下来的最早记载火药武器制作过程的书籍。书中描绘了炸药从弹弩发射的机械原理,记载了中国最早的一批军用火器,分成火球类和火箭类。该书成书时间最有可能是( )
《武经总要》关于火药的记载
A.汉朝中期
B.唐朝前期
C.宋朝前期
D.元朝后期
15、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法制观念不断深入人心。这种局面出现在
A.新中国成立时 B.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颁布时
C.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时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16、“赤诚的爱国主义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科学和民主的光辉旗帜”是学者们对民主革命时期一场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高度概括。这场“斗争”应该是指( )
A.戊戌变法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国民革命运动 D.五四运动
17、在中国历史上,民族英雄都备受人民的尊重。如表反映了民族英雄受到人民尊重的共同原因是( )
朝代 | 人物 | 事件 | 结果 |
明朝 | 戚继光 | 戚继光抗倭 | 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
清朝 | 郑成功 | 郑成功收复台湾 | 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重回祖国怀抱 |
A.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稳定
B.镇压边疆地区叛乱的行为
C.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D.积极主动开展对外交流活动
18、下边是某同学整理的大事表,这组大事集中说明了这一时期( )
A.近代化因素萌发
B.盛世局面下危机四伏
C.抗击外国侵略战绩卓著
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19、19世纪,近代科学文化进一步发展,以下对这一时期成就叙述正确的是
选项 | 人物 | 戍就 |
A | 牛顿 | 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奠基近代自然科学 |
B | 达尔文 | 出版《物种起源》,用生物进化论打破了神创论 |
c | 巴尔扎克 | 创作的《人间喜剧》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
D | 贝多芬 | 用《命运交响曲》表达出对英雄的理解和赞美 |
A.A
B.B
C.C
D.D
20、中国共产党确定将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分别是哪两次重大的会议?
A.中共一大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五大中共十九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四大
21、人口过快增长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____日益尖锐。在教育、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也构成了新的挑战。由于发展程度不同,不同国家人口的生存质量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在不少发展中国家,人们的卫生和健康状况难以迅速改善。同时,耕地和_______资源的缺乏,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经常导致普遍的饥荒。
22、爵士乐于___________世纪末___________世纪初在___________国南部发展起来。
23、公元前3世纪___________(人物)开创了封建帝制,20世纪初,___________(事件)的胜利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24、1991年8月19日,8名苏共高级官员发动政变,试图维护原联盟体制,但不到3天,即宣告失败。这次事件后,________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俄罗斯领导人________控制了全局,苏联的分裂进一步加快。________年,苏联解体,标志着________终结。
25、法律的制定和完善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1)《 》是罗马现存最古老的一部成文法典,其所代表的罗马法对今日西方国家的法律体系有重要影响。
(2)《 》奠定了英国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确立了议会所拥有的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
(3)《 》由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
26、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______________;东汉__________(谁)改进造纸术。
27、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________________,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秦朝统一后,秦始皇下令统一文字,把______________作为全国通用的文字。
28、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1882年,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组成的三国同盟正式形成;20世纪初,____________分别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缔约,建立起三国协约。这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冲突不断。
29、学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后,小刚同学设计了下面表格,请你帮助他完成表格的内容:
比较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美国独立战争 | 法国大革命 |
开始时间 |
|
|
|
颁布的法律文献 |
|
|
|
共同作用 |
|
30、明朝宋应星的《________》对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________》的出版,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
31、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原因是什么?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有哪些表现?
你对当今美国继续推行霸权主义有何认识?
32、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在上述图片资料反映的发明创造中,哪些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2)图四的发明者是谁?
(3)上述图片中的发明创造分别把人类带进了什么新时代?
33、分别列举一战和二战的开始的标志及其战争的转折点?
34、 社会转型是指在一个长时段中,社会经济结构、社会机制、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的深刻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因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完成了社会的转型。在此之前中国社会仍然是血缘社会,在此之后虽然仍有浓重的血缘色彩,但转向了地缘社会;在此之前是封建诸侯、贵族分权的时代,在此之后是专制独裁、皇帝集权的时代......中国自夏朝以来的四千年历史可以分为前后两大阶段,春秋战国时期就是这两大阶段之间的转型时期。
——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材料二 15世纪下半期到18世纪是西方历史上重要的转型期,是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并确立资产阶级统治的时期,是欧洲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的工业文明过渡时期。
——蒲国良《欧洲近代史视角下的中国当代社会转型》
材料三 1978年至今,(新)中国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转型,我把它叫做中国社会转型的快速发展阶段。中国社会转型,包括了从原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变、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变、伦理社会向法理社会转变等,结构转型和体制转型同步并行、相互交织,涉及社会所有构成要素系统的相应变化与调整。
——郑杭生《中国和西方社会转型显著的不同点》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完成社会转型的内涵。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15世纪下半期到18世纪欧洲社会发生的推动社会转型的重大历史事件,并说明其作用。
(3)依据材料三,概括这一时期中国的社会转型具有什么特点?中国的社会转型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