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遂宁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列关于当今世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做出重大贡献

    B. 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人类进入信息社会

    C. 中国是世界多极化趋势中重要的政治力量

    D.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影响已经消除

  • 2、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 官渡之战后,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

    B. 秦朝修建长城的目的是加强对蒙古族和女真族的防御

    C. 东汉时,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正式创立

    D. 从商朝开始我国的历史有了可靠的文字记载

     

  • 3、二战期间,在巴黎毕加索艺术馆,一个德军军官手指《格尔尼卡》问西班牙画家毕加索:“这是您的杰作吗?”“不,这是你们的杰作。”与这幅作品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

    B. 意大利侵入埃塞俄比亚

    C. 纳粹地毯式轰炸西班牙城镇

    D. 纳粹德国大量屠杀犹太人

  • 4、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 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表现在(  

    A.认识到发动工人运动重要性 B.提出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C.建立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 D.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革命发展道路

  •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杜鲁门在这里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  )

    A.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D.是否推行霸权政策

     

  • 6、1989年亚太经合组织成立;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由此可以看出:

    A.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

    B.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变化

    C.世界总的趋势走向缓和

    D.经济区域集团化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 7、“……之后,世界各地联系大大加强,交通运输日益便利;电报、电话的出现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商业信息的交流与传播。”材料中的省略号处最可能是

    A. 新航路的开辟

    B. 早期殖民扩张

    C. 第一次工业革命

    D. 第二次工业革命

  • 8、“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合众国和日本帝国之间已处于战争状态。”——罗斯福。导致美日“处于战争状态”的战役是

    A. 莫斯科保卫战   B. 日本偷袭珍珠港

    C. 斯大林格勒战役   D. 诺曼底登陆

  • 9、标志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

    A. 鸦片战争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 10、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后,我国分别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这个“特别”的意思是(  )

    A.政治上不直属中央政府管辖

    B.与原宗主国(即英国、葡萄牙)还有政治经济联系

    C.原有的经济地位不变

    D.享有高度自治权,原有的社会制度不变

  • 11、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美丽壮阔的南京城又给寻觅旧时容颜,可先辈们痛苦的哀号将永远在我灵魂深处回荡。在纪念抗日战争周年祭前夕撰写这篇文章,我又感到欣慰──今日之中国,已非任人宰割的羔羊。请问,南京大屠杀发生的时间( )  

    A. 1937年12月31日   B. 1931年12月31日

    C. 1919年12月31日   D. 1940年12月31日

     

  • 12、下面两幅图是20世纪初的漫画,图中趴着被打的人代表清政府,其他八人代表帝国主义.对该图片反映历史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A. 这次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

    B. 这次战争使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C. 这场战争使中国丧失了台湾岛及其附近岛屿

    D. 这场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13、7月14日是法国的国庆日,这是为了纪念

    A.《人权宣言》的发表 B.三级会议召开 C.《拿破仑法典》的颁布 D.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 14、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曾出现过两个黄金时代:1850-1914年是第一个黄金时代,1950-1973年是第二个黄金时代。出现这两个黄金时代的共同原因是

    A.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B.科技成果迅速应用

    C.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繁荣   D.国际局势稳定

     

  • 15、启蒙运动批判君主专制、宣扬自由平等,动摇封建统治思想基础,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依据,为资产阶级描绘了理想的政治蓝图。受其影响,产生的文献有

    ①《权利法案》②《独立宣言》③《人权宣言》④《1787宪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16、以下抗日战争时期进行的重要战役,属于中国军队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取得了胜利的是

    A. 淞沪会战

    B. 台儿庄战役

    C. 第三次长沙会战

    D. 豫湘桂战役

  • 17、“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重大成就。”下列史实中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

    ①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②克拉玛依油田 ③长春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等重工业企业投产 ④新藏、青藏、川藏公路及宝成铁路、集二铁路、鹰厦铁路修通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 18、阅读下表,分析苏联工业总产值所占位次发生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913—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世界中的地位

     

    1913年

    1928年

    1937年

    世界第5

    世界第5

    世界第2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 已经建成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C. 参加巴黎和会,获得利益

    D. 完成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

  • 19、美国历史上爆发了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第一次使美国独立;第二次维护了国家统一。这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者分别是(     

    A.华盛顿、罗斯福

    B.杰斐逊、林肯

    C.林肯、罗斯福

    D.华盛顿、林肯

  • 20、中国共产党成立不足百年,由于缺乏经验,在领导事业中失误是在所难免的。1958年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反映的共同问题是( )

    A.思想落伍 B.经济落后 C.急于求成 D.过于保守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_________年苏联发生了“八一九”事件,俄罗斯联邦共和国总统叶利钦实际掌握了国家大权。12月,俄罗斯11个原加盟共和国宣告建立_________,苏联解体。

  • 22、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1882年,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三国同盟正式形成;20世纪初,____________分别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缔约,建立起三国协约。这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冲突不断。

  • 23、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杰出历史人物。

    (1)   创作《黄河大合唱》鼓舞抗敌斗志。

    (2)   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3)政治家   开创了美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先河。

     

  • 24、清朝雍正时期_____________的设立标志我国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 25、苏联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1941年,苏联军民顽强抵抗,赢得了____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1945年,斯大林与美、英两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决定战后成立____

  • 26、________》签订后,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由此,张謇提出了“________”的口号,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 27、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1943年2月,苏联人民取得________保卫战的胜利,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________。1943年9月,________政府垮台,意大利宣布无条件投降。1944年6月,美、英盟军成功登陆法国诺曼底,开辟了________

  • 28、内战爆发:

    影响: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______________,废除了_________________,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 29、1936年________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1942年________保卫战,不仅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 30、约公元前_____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公元前221年_____(姓名)建立秦朝,是我国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封建国家国家。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中国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在哪一历史时期?这一时期为巩固国家统一,基本解除了北方哪一少数民族的威胁?

    (2)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对当时政治局势和民族关系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清政府为加强对西北、西南边疆的管理分别设置了什么机构或官职?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中央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4)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方式有哪些?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呈现怎样的趋势?

  • 32、世界历史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人类社会在政治制度、技术发明、发展道路等领域的变革与创新。制度创新推动社会进步,技术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道路选择为社会发展指引方向。

    请回答:

    (1)制度创新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举措。1956 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有何重大 意义?为了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请问“一国两制”提出的依据是什么?“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这里的“喜事”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科技创新成为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如何理解工业革命是生产技术上划时代的变革?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什么重大发明为新式交通工具诞生创造了条件?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道路向世人展示了完全不同于西方预判的发展路径,为人类文明探索发展道路提供了中国经验”,在此道路引领下,我国在对内经济体制改革中取得的重大成果是什么?

  • 33、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什么时候?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具有怎样的特点?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政治民主化是世界近现代历史的必然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皇帝建议:“大抵欧美以三百年而造成治体,日本效欧美,以三十年而摹成治体。若以中国之广土众民,近采(学习)日本政体…”

    材料三:孙中山在阐释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时总结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民众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

    材料四:

    (1)材料一反映当时中国实行的是什么“政体”?

    (2)材料二中康有为主张中国学习日本的什么政体?

    (3)材料三中的“政治革命”在同盟会纲领中是如何表述的?它实际上是要求在中国建立什么政体?这一体制在本质上与康有为主张的政体都属于什么性质?

    (4)在近代追求民主政治的过程中,许多国家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材料四中图一和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标志着法国大革命和中国辛亥革命的爆发,它们分别是什么事件?

    (5)材料四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法国和中国都颁布了纲领性的法律文件,文件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6)直至今日,民主与法制仍是许多国家和地区为之奋斗的目标。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应如何认识民主与法制?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