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列宁为纠“错”而采取的措施是( )
A. 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实行“新经济政策”
C. 推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D. 开展大规模垦荒和推行“玉米运动”
2、有人说,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林肯拯救了美国。说“林肯拯救了美国”是因为他
A.主持了制定了美国1787年宪法,使美国成为联邦制的国家
B.坚决捍卫国家统一,领导美国人民取得南北战争的胜利
C.大力推动第二次科技革命,使美国经济迅速超过英法等国
D.领导美国人民加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并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3、下列图片反映了法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画卷。按事件发生先后排序,最晚的是
4、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评价20世纪初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这说明了
A. 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战争一触即发
B. 战争将会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C. 资本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D. 人们期待着战争的爆发
5、“一个等级的成员一生都不改变……而且他们的子孙后代也是一脉相传。他们也不允许和另外等级的姑娘联姻,不允许和另外等级的人交友”。这段文字描述的是
A. 分封制度
B. 种姓制度
C. 等级制度
D. 采邑制度
6、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骨肉兄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是
A. 实现直接“三通”
B.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C. 加强经济密切合作
D.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7、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是自由劳动力,不同国家通过不同方式实现这一条件,下列属于获得自由劳动力的方式是
①英国的圈地运动
②美国的南北战争
③三角贸易
④俄国农奴制改革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8、武汉长江大桥是万里长江上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大桥,1957年建成通车。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连接长江南北交通 B.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所取得的建设成就
C.同期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 D.是改革开放时期的建设成就
9、初三某班的黑板报以名人格言的形式介绍历史人物及成就,其中对应错误的是
A.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国画《愚公移山》的作者徐悲鸿
B. “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电灯的发明者爱迪生
C. “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相对论的提出者爱因斯坦
D. “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微积分的创建者牛顿
10、城北中学的向小飞同学暑假出国旅游,参观了一座外形像“金”字且作为国王陵墓与权力象征的建筑,它位于
A.古代埃及 B.古代印度 C.古代巴比伦 D.古代希腊
11、《凡尔赛条约》签订后,有人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他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根据是《凡尔赛条约》
A.没有充分满足法国等战胜国的要求
B.没有确立帝国主义在欧洲的新秩序
C.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D.严重损害了中国和其他弱小国家的权益
12、近代历史上,日本曾经发动了两次侵华战争,为此九年级(4)班的历史兴趣小组围绕“近代日本的两次侵华战争”展开了探究活动,下面展板上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两次战争都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②邓世昌牺牲于黄海战役中
③图片中的人物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英雄
④面对侵略与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前赴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
⑤两次战争都是以日本失败而告终,说明多行不义必自毙
A. ①③④⑤ B. ①②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
13、下列关于20世纪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维也纳体系——多极化——两极格局
B.两极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超多强
C.两极格局——多极化——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
14、19世纪中叶,西方工业文明开始猛烈冲击东亚文明。作为弱势文明的日本文明,其反应也有其本身的特点。下列描述中,对日本文明保持自己的特性有影响的是
A. “饮似长鲸吸百川”
B. “船小好掉头”
C. “不认账”的心理
D. “短路效应”
15、理查德-亨利-李在 1776 年 4 月写道:“只要我们仍将自己看作大英帝国的臣民,就不会有任何一个欧洲国家愿意与我们打交道,或者与我们进行贸易。荣誉、尊严、国际礼仪都不允许这样做,除非有一天我们获得独立。”可见“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 )
A.制定宪法
B.实现独立
C.废除奴隶制
D.对外扩张
16、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与改革发人深省。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①苏联完成两个五年计划后,基本上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②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苏联模式的形成
③赫鲁晓夫的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了苏联模式的弊端
④苏联解体说明了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失败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17、以下各选项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妇女开始获得选举权
B. 今天,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地区的妇女都有了选举权
C. 现在妇女在许多方面还没有取得与男性完全平等的权利
D. 197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18、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下列事件属于20世纪70年代外交成就的是
①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中美正式建交 ④中日关系正常化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③④ D. ②③④
19、在殖民扩张的过程中形成,“三角贸易”。下列对“三角贸易”表述正确的是( )
①“三角贸易”的路线是:美洲一欧洲—非洲一欧洲
②“三角贸易”的罪恶在于把黑人当商品
③“三角贸易”的最早经营者是英国人
④“三角贸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20、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些本来只能用于男性的词语描述的对象,现在出现了中性的对等词,例如“housewife”(家庭主妇)变为“house manager”(家庭总管),这说明( )
A.男女地位已实现平等 B.妇女的地位有所提高
C.妇女得到了完全解放 D.社会对妇女持有偏见
21、1917年11月,俄国爆发了___________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2、中国古代第一个治世局面是汉初的______。汉武帝颁布______削弱封国势力。
23、(1)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点燃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线的发生地 B.奥匈帝国宣战的第一个国家
24、1812年,____ 率军远征俄国,大败而归,三年后,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1862年,美国联邦政府颁布《___ 》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调动了农民和黑奴的积极性,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内战以北方获胜告终。
25、自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人们把这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称为“________”;中共十八大以来为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____”建设,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景。
26、公元八世纪到公元十七世纪,在亚洲中西部和北非地区曾经建立的伊斯兰教封建帝国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27、司马迁编著的《______》和司马光编著的《______》,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
28、南北矛盾的加剧:
原因:南北方不同的经济类型的发展,加剧了南北矛盾
(1)经济制度矛盾:北方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生产居世界第四位,南方却以___________经济为主,大量使用____________劳动。英国工业革命后,对棉花的需求进一步刺激了种植园经济的发展。
(2)市场、原料:北方为发展本国工业,要求提高关税,抵制外国商品的输人;南方为了扩大棉花等原料出口,换取英国廉价的工业品,反对提高关税。
(3)劳动力:同时,对美国西部新增加的土地,北方主张禁止________________制度,建立___________州,发展资本主义;南方则力图扩展奴隶制度,建立新的___________州。双方针锋相对,互不相让。北方一些有识之士坚决主张废除奴隶制,开展____________运动。他们揭露奴隶制的罪恶,积极帮助黑人奴隶逃往北方。
29、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増强,一跃成为欧洲________,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彼得一世的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________的进程。
30、《凡尔赛条约》:与会国:参加会议的有________个国家的代表。苏俄和战败的德国、奥匈帝围、奥斯曼土耳其、保加利亚被排斥在和会之外
31、新加坡、韩国经济发展给我们提供了哪些经验?
32、二战后,英法等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与日本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1)在20世纪70年代,哪个国家成为了世界上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
(3)你觉得其中哪些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4)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后,一直在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出现军国主义复活现象,对此你有何看法?
33、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中国梦”,并将其解释为民族复兴之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伟大梦想和共同愿望。请同学们运用所学的知识一起来探寻中华民族的“追梦之旅”吧!
(辉煌的历史)
(1)西汉时形成的横穿欧亚的陆上通道是什么?
(破碎的梦)
(2)在西方社会跃上世界文明进程制高点的时候,中国则在封建社会的迟暮中步履蹒跚。请问中国“破碎的梦”开始于哪一历史事件?
(梦醒时分)
(3)西方列强的侵略,打碎了中国人的美梦,中国人民开始觉醒,进行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圆梦之旅)
(4)1927年,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5)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是在哪次会议上?
(富强的梦)
(6)邓小平用自己的炽热,再次诠释了“中国梦”,一个富强的梦,彻底摆脱贫穷落后。这个梦开始于哪次重要的会议?
(团圆的梦)
(7)1997年、1999年,香港和澳门的主权回归,是“中国梦”的升华。无数华人在观看现场直播时,不禁潸然泪下。百年耻辱一朝雪,这得益于哪个英明的基本政策?
34、 探究问题。
材料一:历史学家把1919年5月4日视为分水岭,将八十年的“旧民主”时期和“新民主”时期分开,在后一时期,无产阶级成为一支自觉的、独立的政治力量,而共产主义成为中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和文化革命中越来越强大的意识形态工具。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五四运动大事记
时间 | 事件 |
5月4日 | 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集合,举行示威游行。 |
5月10日 | 上海商业公国联合会致书北京中华总商会,反对与日妥协。 |
5月16日 | 全国报界联合会决议,停止利目本广告,山东各地抵制日货。 |
5月20日 | 上海纸业公会、钟表业公会决议,抵制日货。江苏镇江商会集会,力争青岛。 |
6月5日 | 上海南北市各商店罢市。南北市钱业会议,停止汇兑。学生联合会速集工商报各界代表紧急会议。上海总商会、商业公团联合会、银行公会、钱业公会等,分别致电大总统、国务院。 |
6月6日 | 上海华商电车公司工人工。南市求新厂、东各厂工人一律工、南京罢市、宁波罢市。 |
6月10日 | 沪宁杭甬铁路工人、各轮船水手全体罢工。天津、汉口、济南罢市。 |
——摘编自任世江《五四运动发生发展的细节》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是在华的帝国主义势力迅速衰退的时期,这场战争也给欧洲的工业和它在亚洲的贸易带来负面影响,然而却为中国本国工业的畅通发展创造了一个黄金时期。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一将“1919年5月4日视为分水岭”,其主要依据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的主要特点。试据材料和历学知识,探究其成因。(提示:需答对4个成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