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影《至爱梵高》用了125位画师,根据梵高的120幅原作再加上演员表演拍摄成的853个镜头创作了1 000多幅手绘油画,并将其加工成为65 000帧画面,成就了一部90分钟的连贯故事。在这部电影中可以看到下列哪一作品的画面 ( )
A.《蒙娜丽莎》 B.《哈姆雷特》 C.《向日葵》 D.《最后的晚餐》
2、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这个评价是针对( )
A.日本明治维新
B.俄国1861年改革
C.法国大革命
D.美国内战
3、下面是二战结束以来的世界形势变化示意图。对该图理解最全面的是:
A.多种因素决定政治局面的变动
B.政治多极化发展趋向日益明显
C.冷战结束后将会出现五极格局
D.两极格局的解体过程较为复杂
4、计算机网络已日益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但网络使用不当,也会产生负面影响。下列现象中,作为青年学生,我们绝不能
①浏览新闻、查询学习资料
②沉湎于网络游戏、无谓聊天
③用电子邮件发送学习情况
④看黄色电影、发骚扰信息
⑤网上购物、学习、看病
⑥网上行骗、传谣
A. ①④⑥
B. ②③⑤
C. ②④⑥
D. ①③⑤
5、“邓小平南方视察几乎产生了神话般的意义,他的谈话成了中国后来20年政治经济政策的蓝本。”以南方谈话为蓝本,我国做出的经济决策是
A.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B. 将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
C. 决定设置经济特区
D.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当今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下列事件最能表明这一点的是:
A.马歇尔计划的实行
B.联合国的成立
C.独立国家联合体的结成
D.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7、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的作者是
A.颜真卿
B.祖冲之
C.王羲之
D.顾恺之
8、1968年,美、苏联合抛出所谓“防止核武器扩散条约”并于同年7月签署。条约掩盖美、苏核竞赛是世界紧张局势的根源,反而归罪于“核扩散”。条约还规定国际原子能总署有权检查无核国家的核技术情况。该条约从本质上反映出( )
A.美苏合谋维护其核垄断地位
B.核竞赛威胁人类社会整体安全
C.美苏阻止核扩散的坚定决心
D.有核国肆意干涉无核国的内政
9、如表中“?”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A.西方列强的侵略 B.中国人民的抗争
C.近代化的起步 D.中国人民的探索世纪
10、2018年3月5日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纪念日,总理母校南开中学举办了系列纪念活动。下列历史活动中周恩来没有参加是
A. 领导南昌起义
B.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C. 出席万隆会议
D. 提出改革开放
11、“从根本上推翻‘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的科学成果是( )
A. 哥白尼“日心说” B. 牛顿力学
C.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D. 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
12、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南京古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不包括
A. 中华民国成立 B. 中共“一大”召开
C. 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D. 蒋家王朝的灭亡
1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成功的法家学说成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成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材料中“新皇帝”所采取的措施
A. 使各地政权世袭 B. 废除了封攰制庇
C. 不利于国家统一 D. 加强了中央集权
14、分清“史实”与“观点”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之一,下列表述属于“观点”的事( )
A.20世纪50年代中期,党中央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B.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
C.1992年两岸达成了“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共识。
D.2015年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的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15、中国正式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标志着( )
①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耻辱’ ②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一步
③中国完成了统一 ④殖民国家的力量的削弱
A. ①②④ B. ①② C. ①③④ D. ②④
16、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
A. 1990年
B. 1995年
C. 1997年
D. 2000年
17、下图是中国某一阶段的国内生产总值折线图,图中折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18、1991年德国重新统一,重新统一前德国的分裂是哪次会议导致的
A. 巴黎和会
B. 德黑兰会议
C. 雅尔塔会议
D. 波茨坦会议
19、郑成功被称为民族英雄主要是因为他抗击了下列哪个国家对台湾的侵略
A. 荷兰 B. 日本
C. 美国 D. 英国
20、20世纪60年代,在河南兰考有一首民谣:“故道黄河东流去,留下一片黄沙地。党为了咱除‘三害’,派来一位好书记。”民谣中的“好书记”是( )
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孔繁森
21、玉树不倒,青海长青;汉藏友好,历史悠久。早在唐朝初年唐太宗派大臣护送___________与吐蕃首领松赞干布成婚,促进了汉藏友好关系的发展,成为千古传颂的佳话。
22、苏联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1941年,苏联军民顽强抵抗,赢得了____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1945年,斯大林与美、英两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决定战后成立____。
23、苏联解体的标志是《______》的签署;现代主义荒诞派的典型是法国贝克特的______。
24、埃及的华夫脱运动:华夫脱运动
①华夫脱党的成立:1918年,________等人向英国政府提出让埃及完全独立的要求,这些人后来发展为华夫脱党,华夫脱党的政治主张得到埃及人民的广泛支持
②华夫脱运动:1919年,殖民政府逮捕了扎格鲁尔等人,激起埃及人民的反英斗争。
③结果:迫于压力,殖民政府释放了扎格鲁尔等人。________年,英国政府被迫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
25、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________;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________。
26、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____________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__________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27、学习历史,往往要记住一些标志性事件。
(1)____________________标志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____________________标志美国诞生。
(3)____________________标志冷战开始。
28、《凡尔赛条约》:与会国:参加会议的有________个国家的代表。苏俄和战败的德国、奥匈帝围、奥斯曼土耳其、保加利亚被排斥在和会之外
29、在工业化进程中,西方国家也出现了许多______。首先是______。由于________日益扩大,工人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越来越不满,用________表达自己的愤怒。随着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工人的反抗斗争日益_______。________是工业化带来的另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30、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名称。
(1)1929年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2)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3)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31、了解一下目前石油价格,你认为影响油价波动的原因有哪些?
32、请写出联合国的主要机构。
33、20世纪40年代末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致力于民族发展、富强的探索,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传奇,在民族复兴之路上留下了一页页浓墨重彩。请回答下面问题。
(1)在这条路上,新中国外交取得了一个接一个的成就,中国大国形象日益凸显,那么新中国奉行了一条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2)在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邓小平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一条怎样的道路?
(3)在新时代强军之路上,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形成了全新的格局,这一新格局是什么?
(4)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中学生应该做些什么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发生三次伟大革命。……第三次革命是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引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阔道路,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材料一中“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1992年国有企业改革开始进入快车道,进入快车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当时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主要方向是什么?
材料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东省委书记提出利用邻近港、澳的有利条件,在广东搞出一个出口加工区。邓小平当即表示赞同:“还是叫特区好……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3)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做出了什么决定。
材料三 有人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建立起新中国的毛泽东,让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而挽救了社会主义的邓小平,为中国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
——《复兴之路》解说词
(4)材料三所述“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指什么道路?
(5)结合对以上问题的探究,请用一句话评价一下邓小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