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男性的观点支配着我们的生活,是它 了标准,订出惠特克的尊卑序列表。
②我还喜欢去想这棵树怎样在冬天的夜晚独自在空旷的田野上,像一根空荡荡的桅杆 在整夜不停地滚动着的大地上。
③你就会连同这些幻影和感觉一起 在甜蜜而健康的梦中。
④我期待第一声炮响,它将是一个信号,表示那神秘莫测的遭遇战即将 。
A. 制定 树立 淹没 暴发
B. 制订 竖立 湮没 暴发
C. 制定 竖立 淹没 爆发
D. 制订 树立 湮没 爆发
2、我们常说的“十八般武艺”最初指的是什么?( )
A.使用十八种兵器的技能
B.十八种武术动作
C.十八种武器
D.十八个人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从词类活用角度看,不同类的一项是
A.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B. 修身也,尊贤也
C. 上长长而民兴弟 D. 圣人之所以为圣
4、古时“徐行曰步,疾步曰趋,疾趋曰走”,“走”在古汉语中多表示奔跑意。下面的语词中不是表示奔跑意思的是( )。
A.走马观花
B.飞禽走兽
C.奔走相告
D.走亲访友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如今,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日新月异,各式各样的智能机器人早已各显神通。“张小明”是第一款国内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在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上,“张小明”撰写了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B.“张小明”是第一款国内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C.“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
D.“张小明”是国内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第一款写稿机器人。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走不出那片田野
邱苑婷
中国儿童文学作家里,曹文轩恐怕是最不买孩子账的一个。如果说以杨红樱为代表的儿童文学作家们,是蹲下来与孩子平视,要和孩子做最知心的朋友,曹文轩就是那个站着的精神偶像——他要让孩子踮踮脚才够得着,甚互踮脚也不行,只能远远仰望。他声明自己不太是一个自觉为儿童创作的作家,只是采用儿童视角写作。他是带着纯文学的野心在书写的,写起来便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根本管不上儿童不儿童。
这恰恰成就了他。透过他的文字,你会看到沈从文,看到汪曾祺。有评论者说,风景才是他作品里真正的主角。这话不假:他写作之前,常常要在楼下院子里走上几个小时,把自己重新扔回自然。1997年的夏天,他写得烦闷,干脆直接逛到卖机票处,人家问,去哪儿?他说,去哪儿都可以。
“海拉尔”,对方看看当天有票航班,随便扔出一个地名。
“行!”海拉尔?他根本不知道那是什么地方。
就这样来到呼伦贝尔大草原。那以后,他又自驾去过张北一带的草原许多次,俨然把它当成了第二故乡。北方大草原,并不是他熟悉的风景。他生长在江苏盐城,那是一个江南水乡,水的干净细腻融进了他骨子里,以至于读他任何一部早期作品,你仿佛都能触到水乡潮湿的、氤氲的雾气。可他也自认,他的短处也在这水,“缺少足够的冷峻与悲壮气质”。陌生的北方大草原,成就了他的自我更新——第一次,他写出了以北方草原为背景的《火印》。
场景在变,基因却没变。那些意境的背后,每每藏着曹文轩自己。他不讳言,说《草房子》很大程度上是他的自传,主人公桑桑就是年少的他。从调皮捣蛋,到情窦初开,到直面苦难甚至死亡,总有一个时刻,落寞会降临到那个不谙世事的小男孩身上,于是在天地旷野间,朦胧地察觉一丝生命的寂寥本质。
他曾回忆自己儿时独自在田野上的玩耍,与作品里的孤独经验如出一辙:本是一派捣乱与热闹,但是,“忽地就有孤独攻上心头,于是我慌张四顾,那时田野空大无边,自己成了蚂蚁大小,而田野还在一个劲儿地长着,不断地往四下里铺展……”这许多年,他走不出那片田野。
他不停描绘那片田野:苦难,坚韧,悲悯,孤独,干净……
这重复,形成了曹文轩儿童文学“纯美”的标签。北大老师邵燕君是曹文轩带的第一个硕士,她用“多年固执的美学坚持”来形容恩师。但当年他如果不这么固执的话,就不会变得如此强大,也不可能拥有如此独特的田野。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当代文学里,曹文轩其实是不吃香的,他坚持古典美,但现代主义的主潮却是强调深刻、批判、夸张、揭示。所以,他很难被纳入任何一个当代文学的主脉中,只能被归入儿童文学。
曹文轩自己是这么说的:负隅顽抗,活路一条。写完《火印》初稿,他照例请亲近的朋友、学生看,得到最受用的评价是:“这是曹文轩写的。”在文法中自有不变,他觉得保守未必是件坏事。
在北大课堂“小说的艺术”上,开宗明义第一讲,他要批评当今文化批评的泛滥,讲评价文学必须回归文学性,讲这个“恋思癖”的时代对“深刻”的错误执念。他将美与善放在最高位置上,极度反感现代主义作品几近变态地表现大便、肮脏、恶心、绝望——如果世界已经这么糟糕,为什么连文学都不能让人得到净化与慰藉?他对美有近乎执念的精神洁癖。他的故乡水道纵横,水构成了他精神世界的大部分内涵——敏感、温润、细腻、干净、纯粹,而在他看来,文学也当和水一样,是净化之物。
每每提到中国经验,曹文轩总会说起《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故事:一个巴西孩子为了寻找宝藏,历经波折来到遥远的埃及金字塔,最后却发现,宝藏就在自家教堂的无花果树下。“中国有中国的故事,这片土地上,有过那么多瑰丽的传说和民间故事,有过那么多深重的苦难,为什么要舍近求远?这才是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能开采挖掘的富矿。”
他一遍遍地重复着这些故事,对孩子们说,对北大学生说,对阅读推广人说,对媒体说,对所有关心文学的人说。说了很久。最终,他让世界听到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声音。
(摘编自《南方人物》,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一个人永远也走不出他的童年。那片独一无二的土地,也给了我无限的情趣和恩泽。我的灵魂永远不会干燥,因为当我一睁开眼来时,瞧见的就是一片大水。水对我的价值绝非仅仅是生物意义上的。它参与了我之性格、我之脾气、我之人生观、我之美学情调的构造。(曹文轩《一个人永远也走不出他的童年》)
②曹文轩对田园生活的价值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面对现代社会人的生活现代化但情感却趋向简单和生硬这一存在,他深感“文学应承担起调节的职能,当田园生活将要逐步变成历史时,它应当用温馨的、恬静的笔调去描绘田园生活”。描写田园生活与流淌在田园山水间的温馨人生,成了曹文轩小说的一个重要特色。(王泉根《曹文轩:“追随永恒”的意义》)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曹文轩的作品,不刻意迎合孩子们的阅读口吻,而是用纯文学的野心将孩子们带到风景中,带到大自然中。
B. 曹文轩的写作,是一种带有“任性”性质的写作,曾是其学生的北大邵燕君说这是“多年固执的美学坚持”。
C. 曹文轩出生在江南水乡,儿时与田野有过亲密的接触,这严重影响了其风格,让他为摆脱“那片田野”而苦恼。
D. 曹文轩走不出这片田野,因而描写田园生活与流淌在田园山水间的温馨人生,成了曹文轩小说的一个重要特色。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曹文轩的故乡在江南,水塑造了他,也渗透到他的早期作品中。读那些作品,你仿佛都能感触到水乡雾气,潮湿、氤氲。
B. 1997年夏天,为了改变自己创作的风格,曹文轩来到了呼伦贝尔大草原,以草原为背景写出了小说《火印》,完成了第一次自我更新。
C. 曹文轩的作品,即使场景在变,基因却没变,很多作品都藏着他自己,《草房子》就是曹文轩的自传,主人公桑桑则是年少的他。
D. 曹文轩将美与善放在最高位置上,他认为文学应当让人得到净化与慰藉,文学还应当用温馨的、恬静的笔调去描绘田园生活。
E. 对一个作家来说,真正属于你的宝库,就是你生活的土地,曹文轩一遍遍重复着这些话语,最终让世界听到了中国儿童的声音。
【3】如何理解“这许多年,他走不出那片田野”这句话?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用《齐谐》之名,再次从距离和高度两个角度夸饰鹏之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借神话写蜀道的高峻难行,“__________”则从人行其上的困危之状间接描写山势的高险。
(3)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交代了自己求学时不羡慕同舍生豪华生活的原因。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的“______,_____”两句,说明孟子对一些人面对高位厚禄时不管是否符合礼义就接受的做法持否定态度。
(2)庄子《逍遥游》中阐述宋荣子对待赞誉和责难时的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
(3)李商隐《夜雨寄北》中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江面美景,和王勃《滕王阁序》“秋水共长天一色”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汉时蜀人司马相如,与巨富卓王孙之女卓文君私奔,文君当垆卖酒,司马相如洗涤酒器。韦庄的《菩萨蛮》暗用此典,写出“____________,皓腕凝霜雪”的名句。
(3)贾谊在《过秦论》中,认为秦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意在劝谏汉文帝对人民实行宽松政策;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警示唐敬宗要爱惜民力。
(4)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用“___________,依依墟里烟”写乡村常见的景象,让读者感受到宁静、平和的生活状态。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用“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表达自身对选择做官的后悔,其中透露出自己想要归隐的愿望。屈原《离骚》中表达相同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师说》中士大夫之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从师观和《论语》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观点相悖。
(3)成语“莺歌燕舞”形容春天鸟儿喧闹的活跃景象,这与诗歌《钱塘湖春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
(4)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与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都是用猿猴的悲鸣声来烘托诗人悲凉的心境。
(5)荀子在《劝学》中列举了“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等几个生活中十分常见而又极有说服力的比喻后,得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6)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从视觉角度描写了从白天鏖战到夜晚,战士伤亡惨重,晚霞映照着战场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用“角声”渲染了战场悲壮的气氛。
11、(题文)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________ ,________”两句通过写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独自酌酒,表现了诗人的孤独、苦闷。
(2)《小石潭记》中,柳宗元描写很多鱼自由轻灵游动之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
(3)今者项庄拔剑舞,_________。(《鸿门宴》)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少府监李丞山池
李颀
能向府亭内,置兹山与林。
他人骕骦①马,而我薜萝②心。
雨止禁门肃,莺啼官柳深。
长廊閟③军器,积水背城阴。
窗外王孙草④,床头中散⑤琴。
清风多仰慕,吾亦尔知音。
注:①骕骦(sù shuāng):骏马名。②薜萝:薜荔、女萝,两种植物。后借指隐士服饰或住处。③閟(bì):关闭。④“王孙草”出自汉《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⑤中散:指三国时期的嵇康。崇尚老庄。
【1】“雨止禁门肃,莺啼官柳深”这两句写李丞山池周围环境肃静、清幽的特点,运用了______与______________的艺术手法。
【2】“清风多仰慕,吾亦尔知音”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先王圣化,布在方册: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是以远称唐世则焕乎为盛近褒周代则郁哉可从此政化贵文之征也。郑伯入陈,以文辞为功;宋置折俎,以多文举礼。此事迹贵文之征也。褒美子产,则云言以足志,文以足言;泛论君子,则云情欲信,辞欲巧。此修身貴文之征也。然则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乃含章之玉牒,秉文之金科矣。
(节选自《文心雕龙》,有删改)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 处)
【2】《文心雕龙》是南朝作家_____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_______专著。
【3】材料是从哪三个方面说明古人看重文学的? 请用自己的话概述。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高中毕业前,班主任老师给同学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若干年后回首你的高中生活,你会觉得对你来说最有意义的可能是什么?”同学们沉思了片刻,接着就是踊跃的发言:“学会了思考”“找到了好朋友”、“会做家务了”、“喜欢做实验”“爱上了文学”、“高考取得了满意的分数”、“成了体育达人”……
老师说:“这样吧,我们就以‘高中生活对我最有意义的是……’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稿,最后一次班会的时候讲给大家听。”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