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阿勒泰地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二战后美国统治集团认为阻止共产党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为此美国对欧洲采取的政策是

    A. 杜鲁门主义 B. 马歇尔计划

    C. 建立北约 D. 军事打击

  • 2、下面是某位同学学习历史所做的笔记,请你据此判断他所学习的内容是(   )

    时间:贞观年间 贡献:传播佛教,写成《大唐西域记》,促进中印文化交流。

    A. 张骞出使西域   B. 鉴真东渡日本

    C. 玄奘西行天竺   D. 郑和下西洋

     

  • 3、下列属于促进美国在二战后经济迅猛发展的原因是

    ①战时的资本积累 ②政府有效的财政政策 ③科学技术的进步 ④非军事化政策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②③

  • 4、“一座大厦土崩瓦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材料反映的是( )

    A. 苏联解体   B. 德国战败

    C. 赫鲁晓夫改革   D. 列宁逝世

     

  • 5、引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在

    A. 奥匈帝国   B. 保加利亚   C. 塞尔维亚   D. 罗马尼亚

  • 6、科学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秉持人民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道路的经典著作是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 7、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取得重要积极成果。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在于

    A.加强经贸合作

    B.坚持“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

    C.加强两岸文化交流

    D.相互尊重,求同存异

  • 8、康熙帝曾写过一副挽联:“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该挽联评价的是(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平定准噶尔叛乱

    C.土尔扈特部回归

    D.雅克萨自卫战争

  • 9、20 世纪 30 年代,德、日两国建立法西斯专政的相同背景是(  )

    A. 《凡尔赛和约》的制裁   B. 建立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C. 军部势力的急剧膨胀   D. 经济、政治危机加剧

     

  • 10、有学者指出,在中西文化经历了70多年的撞击和交汇之后。出现于20世纪第二个十年里的这一阵波潮。其势头已经越出了启蒙的本义。( )

    A. 袁世凯称帝 B. 辛亥革命爆发 C. 新文化运动 D. 黄埔军校创立

  • 11、东汉末年,国家陷入分裂割据局面,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下列示意图符合公元222年三国局势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 12、20世纪20年代,苏俄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列宁的回答:“退一步,进两步。退是为了进,为了进必须退,不退就不能进。”在这里,“退一步”是指(  )

    A. 实行新经济政策   B. 放弃社会主义原则

    C. 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D. 实行“斯大林模式”

  • 13、日本的田中先生喜欢穿西装,吃西餐,并且改变了自己的传统发型,这是由于当时的日本政府实行了

    A.废藩置县 B.殖产兴业 C.富国强兵 D.文明开化

  • 14、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典型代表人物是。

    A. 罗斯福

    B. 张伯伦

    C. 希特勒

    D. 墨索里尼

     

  • 15、下面年代尺主题为“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其中完整反映两极格局形成与解体的是

     

    A.A B.B C.C D.D

  • 16、2017年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100周年,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A. 十月革命既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又是一场社会主义革命

    B. 十月革命中列宁没有亲自领导和指挥起义

    C. 十月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

    D. 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17、世上苍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幅对联称颂的是:(  )

    A.

    B.

    C.

    D.

  • 18、“The union must and shall be preserved(联邦必须而且将会得到保留)。”这是林肯在1860年参加总统竞选时的主题。他认为当时美国政府面临的首要任务是

    A.实现国家独立

    B.消除种族歧视

    C.维护国家统一

    D.实现领土扩张

  • 19、1929-1933年发生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为摆脱危机,各国采取了不同的措施,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德国希特勒建立纳粹政权,成为欧洲战争策源地,这是一个典型。这一时期,与德国最为类似的一个国家是(     

    A.意大利

    B.日本

    C.美国

    D.英国

  • 20、《战后关国对外授助政策的历史考察》中写道:“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政治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下列推动“多极化趋势”发展的有

    ①西欧国家的联合

    ②日本的腾飞

    ③北约和华约建立

    ④中国的起飞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日本扩军备战制定国策基准:日本加紧扩充军备,军费开支占全部财政收入的近一半,并制定了国策基准,即在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地位之同时,向_____发展。(1937年6月4日,近卫文麿受命组阁)1937年7月7日,日本悍然发动_____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战争。

  • 22、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自______后期开始,江南社会经济逐步得到发展。从唐朝中晚期至两宋时期,南方的战乱较少,北方人口大批______,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使南方农业发展速度加快,逐渐超过北方。自______开始,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向湘江以西的西南方向拓展,江西、福建和______地区得到很大开发。

  • 23、和合之美是中华民族的美好追求。

    (1)   ”提出“仁”的思想,主张“仁者爱人”,有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2)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被少数民族首领奉为“天可汗”。

    (3)中国共产党以人民利益为重促成了   的和平解决,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 24、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____________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____________状态。

  • 25、美苏的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

    表现

    政治

    经济

    军事

    美国

     

     

    北约

    苏联

     

    经互会

     

     

     

  • 26、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和人口卷入其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彻底________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________世界的历史,促进了世界________的瓦解,对维护________、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 27、和平交流有利于先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1)现今国际通用的阿拉伯数字最初由 人发明,后由阿拉伯人传向欧洲。

    (2)唐代高僧   东渡弘扬佛法,为中日两国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

    (3)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 东海岸,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友好交流。

  • 28、苏联的工业化

    (1)苏联的成立:________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2)工业化:

    开始:1924年1月,________逝世。1925年,________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殴设想。从________年起,苏联开始进行________建设。

    1928一1937年,苏联先后提前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

    影响:由落后的________国变成了强大________国。

  • 29、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领导人________

    ①前期:1920年,甘地号召印度民众开展________运动

    ②中期:1922年,发生了农民________事件,甘地认为这超出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范围,决定停止运动

    ③后期:1930年,甘地再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这次主要采取了不服从形式,所以又称为“________”。甘地向殖民政府提出了降低田赋、释放政治犯、废除食盐专卖法等要求。遭到拒绝后,甘地以反对食盐专卖法为突破口,带领数十名追随者步行到海边,自取________制盐。

  • 30、宋代制瓷业: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江西______,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南宋时,______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河北______、河南汝窑等地烧制的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土地改革的完成在当时起到什么作用?

  • 32、简述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背景,并归纳出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33、一个多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为追求人类解放的无产阶级提供了精神指引和科学指导,精神的力量历时愈久,经历的实践考验愈多,其中蕴含的真理光辉愈是熠熠生辉、璀璨夺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飞速发展,而无产阶级却相对贫困。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兴起有何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中国的无产阶级从19世纪中叶产生到1914年只有100万左右,而从1914年到1919年快速增加到200多万。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取得初步胜利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3)中国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在对外交往的探索中,展示了中国人的政治智慧是无与伦比和无限美妙的。如有人说:“周恩来教会人类怎样为人处世”,请列举一例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在外交方面的史实并加以说明。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创新是一个民族和社会前进的不竭动力”。今天就让我们围绕“创新”这个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大国崛起问题成为社会议论的热门话题。世界近现代史上,英、美、日等国强大的原因,主要是思想文化的进步、经济的强盛、体制的创新以及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国家发展的道路。开阔视野,向发达国家学习是后起国家走上强盛的开端。

    材料二  18613月,林肯就任美国总统,成为南方奴隶主发动叛乱的借口,这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内战,美国南北战争爆发。1865年,南北战争以北方的胜利告终,美国的统一最终得到维护。

    ——摘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  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摘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西方最早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发生在14世纪,这场运动历史上称为什么?

    (2)我国为了开阔视野,也曾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进行过近代化的探索,请列举出其中任意两例。

    (3)1927年毛泽东创建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4)新中国成立后,在外交上实行创新,推行什么外交政策?请各举出新中国50年代和70年代在外交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一例。

    (5)20世纪30年代,美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大危机,为渡过难关而实行的对策是什么?该对策的特点是什么?”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6)为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我国创新地实行什么方针政策?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