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战后美国统治集团认为“阻止共产党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为此美国对欧洲采取的政策是
A. 杜鲁门主义 B. 马歇尔计划
C. 建立北约 D. 军事打击
2、下面是某位同学学习历史所做的笔记,请你据此判断他所学习的内容是( )
时间:贞观年间 贡献:传播佛教,写成《大唐西域记》,促进中印文化交流。
A. 张骞出使西域 B. 鉴真东渡日本
C. 玄奘西行天竺 D. 郑和下西洋
3、下列属于促进美国在二战后经济迅猛发展的原因是
①战时的资本积累 ②政府有效的财政政策 ③科学技术的进步 ④非军事化政策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②③
4、“一座大厦土崩瓦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材料反映的是( )
A. 苏联解体 B. 德国战败
C. 赫鲁晓夫改革 D. 列宁逝世
5、引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在
A. 奥匈帝国 B. 保加利亚 C. 塞尔维亚 D. 罗马尼亚
6、科学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秉持人民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道路的经典著作是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7、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取得重要积极成果。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在于
A.加强经贸合作
B.坚持“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
C.加强两岸文化交流
D.相互尊重,求同存异
8、康熙帝曾写过一副挽联:“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该挽联评价的是( )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平定准噶尔叛乱
C.土尔扈特部回归
D.雅克萨自卫战争
9、20 世纪 30 年代,德、日两国建立法西斯专政的相同背景是( )
A. 《凡尔赛和约》的制裁 B. 建立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C. 军部势力的急剧膨胀 D. 经济、政治危机加剧
10、有学者指出,在中西文化经历了70多年的撞击和交汇之后。出现于20世纪第二个十年里的这一阵波潮。其势头已经越出了启蒙的本义。( )
A. 袁世凯称帝 B. 辛亥革命爆发 C. 新文化运动 D. 黄埔军校创立
11、东汉末年,国家陷入分裂割据局面,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下列示意图符合公元222年三国局势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12、20世纪20年代,苏俄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列宁的回答:“退一步,进两步。退是为了进,为了进必须退,不退就不能进。”在这里,“退一步”是指( )
A. 实行新经济政策 B. 放弃社会主义原则
C. 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D. 实行“斯大林模式”
13、日本的田中先生喜欢穿西装,吃西餐,并且改变了自己的传统发型,这是由于当时的日本政府实行了
A.废藩置县 B.殖产兴业 C.富国强兵 D.文明开化
14、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典型代表人物是。
A. 罗斯福
B. 张伯伦
C. 希特勒
D. 墨索里尼
15、下面年代尺主题为“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其中完整反映两极格局形成与解体的是
A.A B.B C.C D.D
16、2017年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100周年,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A. 十月革命既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又是一场社会主义革命
B. 十月革命中列宁没有亲自领导和指挥起义
C. 十月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
D. 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17、“世上苍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幅对联称颂的是:( )
A.
B.
C.
D.
18、“The union must and shall be preserved(联邦必须而且将会得到保留)。”这是林肯在1860年参加总统竞选时的主题。他认为当时美国政府面临的首要任务是
A.实现国家独立
B.消除种族歧视
C.维护国家统一
D.实现领土扩张
19、1929-1933年发生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为摆脱危机,各国采取了不同的措施,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德国希特勒建立纳粹政权,成为欧洲战争策源地,这是一个典型。这一时期,与德国最为类似的一个国家是( )
A.意大利
B.日本
C.美国
D.英国
20、《战后关国对外授助政策的历史考察》中写道:“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政治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下列推动“多极化趋势”发展的有
①西欧国家的联合
②日本的腾飞
③北约和华约建立
④中国的起飞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1、日本扩军备战制定国策基准:日本加紧扩充军备,军费开支占全部财政收入的近一半,并制定了国策基准,即在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地位之同时,向_____发展。(1937年6月4日,近卫文麿受命组阁)1937年7月7日,日本悍然发动_____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战争。
22、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自______后期开始,江南社会经济逐步得到发展。从唐朝中晚期至两宋时期,南方的战乱较少,北方人口大批______,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使南方农业发展速度加快,逐渐超过北方。自______开始,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向湘江以西的西南方向拓展,江西、福建和______地区得到很大开发。
23、和合之美是中华民族的美好追求。
(1) ”提出“仁”的思想,主张“仁者爱人”,有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2)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被少数民族首领奉为“天可汗”。
(3)中国共产党以人民利益为重促成了 的和平解决,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4、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______、______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______与______状态。
25、美苏的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
表现 | 政治 | 经济 | 军事 |
美国 |
|
| 北约 |
苏联 |
| 经互会 |
|
26、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和人口卷入其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彻底________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________世界的历史,促进了世界________的瓦解,对维护________、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7、和平交流有利于先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1)现今国际通用的阿拉伯数字最初由 人发明,后由阿拉伯人传向欧洲。
(2)唐代高僧 东渡弘扬佛法,为中日两国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
(3)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 东海岸,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友好交流。
28、苏联的工业化
(1)苏联的成立:________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2)工业化:
开始:1924年1月,________逝世。1925年,________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殴设想。从________年起,苏联开始进行________建设。
1928一1937年,苏联先后提前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
影响:由落后的________国变成了强大________国。
29、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领导人________
①前期:1920年,甘地号召印度民众开展________运动
②中期:1922年,发生了农民________事件,甘地认为这超出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范围,决定停止运动
③后期:1930年,甘地再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这次主要采取了不服从形式,所以又称为“________”。甘地向殖民政府提出了降低田赋、释放政治犯、废除食盐专卖法等要求。遭到拒绝后,甘地以反对食盐专卖法为突破口,带领数十名追随者步行到海边,自取________制盐。
30、宋代制瓷业: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江西______,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南宋时,______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河北______、河南汝窑等地烧制的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
31、土地改革的完成在当时起到什么作用?
32、简述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背景,并归纳出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3、一个多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为追求人类解放的无产阶级提供了精神指引和科学指导,精神的力量历时愈久,经历的实践考验愈多,其中蕴含的真理光辉愈是熠熠生辉、璀璨夺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飞速发展,而无产阶级却相对贫困。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兴起有何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中国的无产阶级从19世纪中叶产生到1914年只有100万左右,而从1914年到1919年快速增加到200多万。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取得初步胜利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3)中国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在对外交往的探索中,展示了中国人的政治智慧是无与伦比和无限美妙的。如有人说:“周恩来教会人类怎样为人处世”,请列举一例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在外交方面的史实并加以说明。
34、“创新是一个民族和社会前进的不竭动力”。今天就让我们围绕“创新”这个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大国崛起问题成为社会议论的热门话题。世界近现代史上,英、美、日等国强大的原因,主要是思想文化的进步、经济的强盛、体制的创新以及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国家发展的道路。开阔视野,向发达国家学习是后起国家走上强盛的开端。
材料二 1861年3月,林肯就任美国总统,成为南方奴隶主发动叛乱的借口,这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内战,美国南北战争爆发。1865年,南北战争以北方的胜利告终,美国的统一最终得到维护。
——摘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 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摘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西方最早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发生在14世纪,这场运动历史上称为什么?
(2)我国为了开阔视野,也曾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进行过近代化的探索,请列举出其中任意两例。
(3)1927年毛泽东创建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4)新中国成立后,在外交上实行创新,推行什么外交政策?请各举出新中国50年代和70年代在外交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一例。
(5)20世纪30年代,美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大危机,为渡过难关而实行的对策是什么?该对策的特点是什么?”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6)为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我国创新地实行什么方针政策?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