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举考试正式被废除是在( )
A. 1903年 B. 1904年 C. 1905年 D. 1906年
2、下列图片呈现的青铜器品,能体现四川独特青铜文化的是( )
A. B.
C.
D.
3、据调查统计,1750—1851年英国人口数(单位:百万人)如下表所示
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蒸汽机的改良与应用 B.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
C.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 D.城市的发展与繁荣
4、下面内容不能够体现经济全球化的是 ( )
A.百事可乐在世界各地畅销
B.肯德基在中国有几百家分店
C.海尔集团在美洲、非洲建立分部
D.李宁专卖店遍布全国各大城市
5、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转折点的会战是
A.凡尔登战役 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C.诺曼底登陆 D.攻击柏林战役
6、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②《开罗宣言》的发表
③《凡尔赛条约》的签订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7、下侧这种故事体现出儒家倡导的什么思想( )
A. “仁” B. “因材施教”
C. “兼爱”“非攻” D. “无为而治”
8、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在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安徽),中国领导阶层开始了叫“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这一时期实行“生产责任制”的基本着眼点是( )
A.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B. 发展社会发展生产力
C. 变革生产资料所有制 D. 片面追求大规模生产的方式
9、有一段时间,明斯克生产的一颗纽扣在当地售价是1卢布,在700公里外的莫斯科售价也是一卢布,而在万里之外的海参崴售价仍是1卢布。这一高度集中的模式应该在
A.沙皇统治时期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
C.新经济政策时期
D.斯大林模式时期
10、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本国的经济危机,下列哪一国采取的措施有别于其他三国( )
A. 德国 B. 美国 C. 日本 D. 意大利
11、某旅行社为配合中学生研学旅行,制作了下面的旅行广告,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句广告词是
A. 沿尼罗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
B. 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佛教文化,欣赏古巴比伦城遗址
C. 在恒河沿岸观光,了解楔形文字,感受古代印度的风采
D. 参观罗马历史博物馆,看万神殿、斗兽场,感叹伊斯兰文明的魅力
12、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
A.巴黎公社
B.英国宪章运动
C.法国大革命
D.俄国十月革命
1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提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引起了多项技术突破,这几项技术突破是如此重大,其意义是如此深远,以致值得将它们归类为第三次工业革命。”他所说“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的技术突破是( )
A.火车机车 B.汽车 C.电话 D.计算机
14、“此次(占领北京与上次)大为不同,为时长达十三个月,采取报复性的、有系统的枪杀。日本人植松良二现场报道说:“街市毁失十分之二三,妇女任人凌辱。联军将校率军士,公然大肆抢夺。金银珠玉自不必言,此外书画、古董……所获均属不少。……城中各处朝衣朝冠之男尸,凤冠霞帔、补服、红裙之女尸,触目皆是。”此处描述的战争结束后签订了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辛丑条约》 D. 《凡尔赛和约》
15、下图为1972年在嘉峪关市发掘的魏晋砖室墓壁画。画中出现的人物形象既有汉族牧民,也有鲜卑农民。此外,还出现了大量的丝束、蚕茧、绢帛和可能与缫丝有关的工具。据此,可推断( )
A.画像砖主要反映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B.民族交融促进了当时的生产发展
C.丝绸之路在魏晋时期得到极大发展
D.孝文帝改革实现了政权的封建化
16、下图出自 1543 年出版的《人体构造》一书,该书搭配着精美的版画插图,插图中的人物或倚桌沉思,或驻足田野,衬着明快的大自然背景,显得颇为生动。这主要反映出当时
A.医学进步丰富了人文主义
B.自然科学已摆脱教会束缚
C.现实主义成为时代的主流
D.人们追求生活的情趣
17、明治维新前,日本只有贵族和武士才有姓。19世纪70年代,为便于征兵、征税和编制户籍,明治政府规定“凡国民,必须取姓”。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加强对百姓的管理
B.鼓励殖产兴业
C.废藩置县,强化中央集权
D.提倡西方生活方式
18、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这两次运动相同点正确的是( )
A.改革前两国同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改革都实现了农奴的“解放”
C.改革后都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D.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19、绥靖政策的恶劣影响是
①推行绥靖政策的国家受到保护,没有受到法西斯的侵略
②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
③极大地削弱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
④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活动暂止了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①②③④
20、资本主义社会开始推行社会福利制度和福利制度日渐完善分别是( )
A. 罗斯福新政期间和20世纪六七十年代
B. 英国宪章运动时期和20世纪六七十年代
C. 罗斯福新政期间和20世纪80年代
D. 英国宪章运动时期和20世纪80年代
21、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________,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清朝前期,中央政府设置________,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管辖。
22、巴以冲突的焦点是: 。
23、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秦朝时负责统一文字的承相——
(2)唐朝时前往天竺取经的高僧——
(3)唐朝“安史之乱”的发动者两位——
24、________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5、内战爆发:
林肯贡献:为维护___________________和解放________________作出了杰出贡献,得到了美国人民衷心的爱戴与景仰,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
26、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1985年,戈尔巴乔夫实施加快________改革的方案,效果不佳,1988年,转而进行________体制改革,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________制,倡导“公开性”和“________”,这些措施使人们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迅速失控。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趋势随之加剧。
27、根据称谓写出历史人物
﹙1﹚“两弹元勋”___________。
﹙2﹚“发明大王”__________。
﹙3﹚“俄国革命的镜子”_______________。
28、交通的变革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缩影。
(1)英国工程师 发明的火车机车,使人类进入火车时代。
(2)美国人富尔顿在1807年设计制造第一艘以蒸汽作动力的交通工具是:
(3)德国人卡尔·本次设计制造出一种新的交通工具是 。
29、蔡伦的历史贡献是_________,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是_________________ 。
30、中国共产党将________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31、简答题
(1)新中国成立之初,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2)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外交取得众多成就,请列举两项外交成就。
(3)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从敌对到开始走向正常化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4)进入21世纪后,中国如何在外交舞台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请你提出自己的建议。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⑴ 技师瓦特在18世纪80年代的发明——
⑵ 飞机的发明者——
⑶ 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清洁能源——
⑷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
33、经济的繁荣,是每个历史时期人们孜孜追求的目标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北宋东京城市商业繁荣,请举例说明。
(2)经济发展和时代变化息息相关。全国抗战初期,重庆经济发展很快,但是全国抗战后期,重庆的经济却濒于崩溃。指出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体制改革是促进经济繁荣的重要动力。20世纪80年代,为了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体制,国家对城市经济体制进行改革,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次改革的实施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34、历史的发展、社会的繁盛、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文明的滋养和引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诸侯国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明确地、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
材料二我们不应夸大仁慈的专制君主贯彻启蒙运动的种种学说所取得的实效,因为直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时,启蒙运动才大大地影响了欧洲的大众。但在1789年以前,在英国的十三个殖民地已爆发了一场革命,这场革命提供了将新学说付诸行动的一个实验性的示范。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在整个十九世纪期间,文艺复兴所解放出来的西方文明的思想正集中于仍有待进行的创造性社会和政治改造事业。一股在人类力量和物质生活状况方面发生普遍变化的浪潮冲刷着世界,使得这一变化成为可能的是那解放了的思想最初在科学上的努力。
——(美)威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导致“社会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一变革使得思想学术上出现了什么繁荣局面?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影响了哪两次资产阶级革命?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人类力量和物质生活状况方面的浪潮”指的是什么?据材料三概括这一浪潮出现的原因。
(4)综合以上问题的探究,概括指出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