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平潭综合实验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图中的这些主要成就的原因在于实施(     

    A.第一个五年计划

    B.新经济政策

    C.土地改革

    D.改革开放

  • 2、法国和德国是两个宿怨深厚的邻居,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它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这种“政治智慧”是(  )

    A.都接受美国的经济援助

    B.共同参加联合国组织

    C.自力更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法德和解,促成了欧共体的形成

     

  • 3、有学者认为:欧洲近世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希腊思想之复活;其二,原始基督教复活。这里“希腊思想之复活”指的是

    A.文艺复兴

    B.资产阶级革命

    C.启蒙运动

    D.城市自治运动

  • 4、在中古世纪的西欧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A. 城市是手工业和商业相对集中的地区

    B. 在城市里没有法律约束,人人都有自由的身份

    C. 城市的人们可以用斗争的方式来获得城市的自治权

    D. 农奴逃到城市里居住超过一百零一天,就可以取得自由的身份

  • 5、近代各国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的过程,也是西方政治民主化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各国由于国情的不同,显示出各自的特色,以下符合美国特色的是

    A.通过改革,完成国家权利由君主向议会的转移

    B.反复革命,不断扫清本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C.在统治者的领导下,完成自上而下的改革

    D.争取国家独立后,制定宪法保障资本主义制度

  • 6、历史学家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道:“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这也是中国传统政治上的大毛病。”据此可知中国古代

    A.中央集权不断发展 B.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C.地方处于无权状态 D.君权不受任何制约

  • 7、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的工业规模狭小,技术装备低劣,重工业基础薄弱,不能独立自存,人民生活困苦,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国内长期的战争

    B.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

    C.国民政府的搜刮

    D.朝鲜战争造成的损失

  • 8、清朝前期统治者处理边疆民族关系时,主张“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能体现该主张的是

    A. 设台湾府

    B. 妥善安置土尔扈特部

    C. 册封达赖、班禅

    D. 设伊犁将军

  • 9、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美丽壮阔的南京城又给寻觅旧时容颜,可先辈们痛苦的哀号将永远在我灵魂深处回荡。在纪念抗日战争周年祭前夕撰写这篇文章,我又感到欣慰──今日之中国,已非任人宰割的羔羊。请问,南京大屠杀发生的时间( )  

    A. 1937年12月31日   B. 1931年12月31日

    C. 1919年12月31日   D. 1940年12月31日

     

  • 10、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在美国总统杜鲁门陪同下抵达富尔顿并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说,实际上揭开了“冷战”的序幕。将“冷战”推向了高潮的重要事件是( )

    A. 美国推出“杜鲁门主义”   B. 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   C. “北约”和“华约”组织的建立   D. 发动侵朝、侵越战争

     

  • 11、2015年12月,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亚洲基础设施银行正式成立,该组织创始成员国有57个,其中不乏欧洲发达国家。右侧漫画反映了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  )

    A.发展中国家发挥了主导作用   B.中国国际影响力有很大提升

    C.经济区域集团化获长足发展   D.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根本改变

     

  • 12、“唐朝被中国和西方许多历史学家称为最辉煌的朝代。对外国人来说,……唐朝比其他任何时期都更加开放。”下列事件不能说明唐朝对外开放的是

    A.遣唐使来华

    B.玄奘西行

    C.张骞出使西域

    D.鉴真东渡

  • 13、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下列哪项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

    A. 农、轻、重发展的比例要协调

    B. 应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资源的消耗

    C. 要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

    D. 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计划经济

  • 14、阅读下表,分析苏联工业总产值所占位次发生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913—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世界中的地位

     

    1913年

    1928年

    1937年

    世界第5

    世界第5

    世界第2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 已经建成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C. 参加巴黎和会,获得利益

    D. 完成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

  • 15、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走进平遥古城,在了解山西古代建筑发展的同时,拍摄了下面的照片及文字说明。由此可推断出(     

    平遥古城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世界文化遗产,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之一。相传这里是帝尧的封地,始建于西周周宣王时,西周大将尹吉甫曾屯兵于此,明洪武年间扩建为砖石城墙。平遥因商贾云集、实力雄厚,汇兑通达天下,当时有“小北京”之称。

    A.平遥古城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

    B.相传这里是帝尧的封地,始建于西周周武王时

    C.平遥商贾云集实力雄厚,著名的商帮是晋商

    D.明清晋商因墨守成规、思想保守而逐渐衰落

  • 16、1960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是由于在这一年(  )

    A.埃及赢得了真正的独立

    B.在非洲大陆上有17个国家取得独立

    C.法国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

    D.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瓦解

  • 17、苏联早期的领导人布哈林说:“我们过去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材料中“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指的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苏俄新经济政策

    C. 斯大林模式 D. 赫鲁晓夫改革

  • 18、“这次航行把基督教文明中心与印度教文明中心直接联系起......这条航路便把旧大陆几乎所有的重要文明区域道过海上都联系起来。”这次航行( )

    A.最早到达好望角 B.由达.伽马领导 C.得到西班牙支持 D.证明地圆学说

  • 19、历史学家罗荣渠指出:“英国发展的领先地位是在17、18两个世纪中逐步形成的。”促成英国这“领先地位”的因素不包括

    A. 殖民扩张的推动 B. 民主制度的确立

    C. 工业革命的兴起 D. 电力工业的出现

  • 20、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不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 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B. 1980年深圳对外开放

    C. 我国已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D. 我国基本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列举相对应的法律文献

    (1)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2)由查士丁尼组织编纂,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3)美国独立后制定的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4)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一

  • 22、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23、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______的发展,促进了_____的迅速增长。

  • 24、原因: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场越来越多,交通运输与对外贸易也比以前发达。但是,( )严重制约了这时期俄国的经济发展。

    目的: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沙皇政府开始酝酿新的改革方案。亚历山大二世曾告诚贵族:“与其等待自下而上改革农奴制,不如自上而下改革它。”

  • 25、“最可爱的人”的英雄事迹: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他是___________;发现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获诺贝尔奖,她是___________

  • 26、开启中国第一次近代化的事件_____

  • 27、从繁荣到危机:时间、开始国家、规模:________年10月下旬,________股票突然下跌,一场空前的经济大危机迅速席卷了________及整个资本土义世界

  • 28、宋代粮食作物:由越南传入的______,成熟早,抗旱力强,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宋朝时,______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当时,长江流域和______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______”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

  • 29、根据所提示的信息,请按要求写出与之相关的组织名称。

    (1)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经济体  

    (2)2001年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加入的国际性贸易组织  

    (3)当今世界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是  

     

  • 30、春秋战国时期,传统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士人们思考社会问题,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促进了思想文化的进步。

    ①“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②“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③“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④“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欲,而民自朴”

    ⑤“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⑥“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属于儒家学派的是________;属于法家学派的是________。(要求填写序号)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想一想,《九国公约》对哪个国家最有利?为什么?

     

  • 32、近代以来,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不断传播,时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近代最早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潮流是什么? 首先在哪一国家兴起?

    (2)17一18世纪欧洲出现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在这一运动影响下,18世纪后半期发生了哪两次资产阶级革命?

    (3)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民主思想传入中国,开启了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化之路。请列举促进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化进程的重大事件。(举出两项即可)

  • 33、人民军队是党领导下的威武之师。革命年代,它致力于争取人民解放,国家独立。和平时期,他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毛泽东担任党代表的部队是哪支部队?该部队是怎样诞生的?

    (2)人民军队在革命年代曾有几次会师,这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1934年10月,发生在南腰界的会师是什么?1935年10月,发生在吴起镇的会师又是什么?

    (3)1937年9月,经改编后的八路军取得的全民族抗战以来第一个胜仗是什么?人民军队在抗战期间创造了多种打击日军,使其攻防无措,疲于奔命的战法,请列举一例。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城市见证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深圳曾经有着6700多年的人类活动史,新石器时代中期就有原住居民百越人等在深圳土地上繁衍生息,深圳有I700多年的郡县史、600多年的南头城、大鹏城史和300多年的客家人移民史,深圳的城市史已有1673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个制度成了后世王朝的典范(但又稍有修改),最后演变成现在仍在实行的省县制。

    ——《剑桥中国秦汉史》

    材料二:从北宋太平兴国到元半年间的100年左右的时间里,梅州人口增长686%,南雄州增长143%,英州增长619%。两宋期间,深圳地区亦迎来了大批移民。

    ——《深圳古代史》

    材料三:清代深圳隶属广肇罗道广州府。1842年7月至1898年4月期间,中国清政府与英国相继签订一系列条约,香港岛、九龙和新界割让、租借给英国。至此,原属新安县的3076平方公里土地中,有1055.61平方公里脱离其管辖,深圳与香港从此划境分治。

    材料四: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深圳在短短的几年内,建成了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材料五:2018年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今天正式开幕。围绕“新时代:数字中国与未来世界”的峰会主题,马化腾将发表主题演讲。峰会上还将进行战略合作协议签订,并发布中国和深圳的IT产业发展报告。

    ——《南方都市报》(2018年3月25日刊)

    请回答:

    问题一:材料一中描述的是哪一制度?当时的深圳归属于哪一行政区划?这一制度在元朝的时候演变为什么?

    问题二:材料二中大批移民给深圳带来了什么?这一变化对中国的经济格局有什么影响?

    问题三:材料三中制让香港岛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给中国带来的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香港什么时候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其回归与哪一伟大构想息息相关?

    问题四:材料四中深圳成为经济特区得益于哪一政策?这一政策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变化?这一政策得到进一步深化的标志是什么?

    问题五:材料五中提及的“新时代”的主要标志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深圳怎么做才能继续在新时代里面勇当先锋?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