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90年10月3日,联邦德国与民主德国合并,德国重新统一。下列哪次国际会议决定对德国进行分区占领而造成德国分裂的
A. 1919年巴黎和会
B. 1938年慕尼黑会议
C. 1942年华盛顿会议
D. 1945年雅尔塔会议
2、下列关于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方面的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
A. 佛教创始人是释迦牟尼,现在通行的公元纪年就是以“释迦牟尼出生”之年算起的
B. 基督教兴起于公元前1世纪左右,宣扬真主安拉是世界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者
C. 伊斯兰教对维系阿拉伯民族的团结和促进阿拉伯国家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D. 《荷马史诗》是一部生动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社会生活的民间故事集
3、外国人伊万出生于1821年,在40岁那年,他由农奴变成了法律上的自由人。促使他身份发生改变的人是( )
A.彼得一世
B.拿破仑
C.亚历山大二世
D.路易十六
4、电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中,宋应星与袁隆平两位科学家跨越时空的握手令人动容。“贵五谷而贱金玉”的科学家宋应星著有
A.《资治通鉴》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5、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的一部分,这一地区正式归中央政权管辖是在
A. 唐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
6、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事件是
A.西藏的和平解放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一五”计划的实施
D.抗美援朝的胜利
7、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革命第一步的实现是因为
A.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新中国的成立 D. “一五计划”的实施
8、有学者认为: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欧洲的社会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李明同学从政治制度、生产方式、阶级结构、思想意识等方面总结了这一时期欧洲的变化,其中不正确的是
A.政治制度﹣﹣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B.生产方式﹣﹣采用机器生产,确立工厂制
C.阶级结构﹣﹣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处于对立状态
D.思想意识﹣﹣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广泛传播
9、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大国,中美合作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下列国际组织中,中美两国都加入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
①联合国 ②欧盟 ③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④世界贸易组织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0、对下面年代尺解读最全面、最准确的是
A.欧洲资产阶级革命
B.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C.西方国家的民主化进程
D.殖民扩张与反殖民斗争
11、中国共产党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在( )
A. 三大改造期间 B. 抗美援朝期间
C. “文化大革命”期间 D.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12、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属于“观点”的是( )
A. 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
B. 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使日本经济遭受打击
C. 苏联和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建立华沙条约组织
D.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世界两极格局崩溃
13、现在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于是一些城里人利用周末时间。去农村亲自种地,这个就是城市农夫一族,但是他们缺乏科学种地的知识,你可以给他们推荐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著作,它是( )
A.《齐民要术》 B.《天工开物》 C.《本草纲目》 D.《农政全书》
14、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宣告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的诞生。下列对十月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摧毁了沙皇专制政府②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③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④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建立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材料主要论述了苏联工业化的
A.背景 B.特点 C.过程 D.影响
16、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曾向罗斯福写了一封信,信中写到:“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端的人们的委托人。”罗斯福试验的明智之处在于( )
A. 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 B. 对工业的调整
C.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D. 引导资本主义企业自由竞争
17、下图所示是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的一组图片,据此可知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A.两宋时期科学技术的发达
B.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友好
C.两宋时期对外贸易的繁荣
D.两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18、1862年9月,林肯在签署某文件后庄严宣布:“在我的一生中,从来没有比此刻签署这个文件时更加坚信自己是正义的。”林肯签署的这份文件应是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废除农奴制法令
19、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根本原因是( )
A. 苏联模式 B. 各加盟共和国的分裂倾向
C. 失败的社会主义的政治改革 D.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平演变”策略影响
2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申报》是创办于上海的中国近代最著名的中文报纸
B. 《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C. 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D. 维新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废除了八股取士制度
21、学习中国古代史,首先要对各个朝代的更替有大致了解。下列王朝依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秦朝 ②西周 ③唐 ④元 ⑤宋
A. ②③①④⑤ B. ①②③④⑤
C. ②①⑤③④ D. ②①③⑤④
22、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颁布了《社会保障法》,实行________制度、________制度,向无依无靠者提供救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建立起________制度。1948年,英国宣布建成“福利国家”。不久,________国和________等国也宣布成为“福利国家”。20世纪50年代,美国几次修订《________》,扩大受益群体,提高最低工资,资助贫困学生。随着福利政策的推行,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________、失业保险和教育等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发展。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资产阶级也认为实行这种制度,可以________,创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________的社会环境。但是,社会保障制度________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23、1947年3月,美国总统______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的政策被称为“______”。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______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______”,即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也是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又一重要步骤。
24、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古巴革命 | 古巴人民在________等人的领导下,于1959年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后来又挫败了美国支持的雇佣军入侵,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
巴拿马 收回运 河主权 | 1977年,巴拿马与美国签订条约。后来,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海关、邮政、司法等主权,并参与运河的管理和营运。 ________年年底,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
25、除去封建王公和土兵外,还有__________参加印度民族大起义。
26、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________,并逐步使用单一货币________。
27、填空题。
(1)汉武帝派 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杰出贡献;状元实业家 提出 “实业救国”主张,促进了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2)中国同盟会创办了机关刊物《 》,宣传革命思想;拿破仑为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发了《 》。
(3)1861年俄国通过 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是俄国近代历史的里人转折点: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 政策,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8、约公元前(_____)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公元前221年(_____)(姓名)建立秦朝,是我国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封建国家国家。
29、14世纪中叶起源于意大利的________运动,是一场提倡人文主义的思想文化运动。
30、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府______成立。一战后,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领导人是______。
3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古代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2)文艺复兴的先驱
(3)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
(4)在美国实施“新政”,挽救危机
32、读如图,回答问题。
(1)如图名称是什么?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哪一思想运动为该历史事件提供了理论准备?
33、中华民族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经历了古代的辉煌、近代的屈辱和现今的走向复兴。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盛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发展的顶峰。这一时期开放繁荣的社会景象形成的原因是什么?这一景象在手工业方面有何表现?
(2)中国近代史可谓是一部屈辱史。19世纪40年代,首次打开中国国门的是哪一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的进程有什么影响?
(3)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梦想。2012年,在中共十八大上提出的两个“一百年”时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独立自由梦)
材料一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成两个步骤。 第一步,改变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工业强国梦)
材料二“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 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摘自1953年1月1日《人民日报》
(开放繁荣梦)
材料三还是那个《春天的故事》讲到千家万户中,又是一个新时代乘着科学的长风,又是一首深情的江山颂百姓听到了感动,魅力中国,敞开心胸,天地和谐,万物相容,民族复兴,气势如虹,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中国梦》歌词
(1)依据材料一,指出“第一步”和“第二步”各自胜利的标志。
(2)材料二中为实现全国人民的工业化梦想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举措?
(3)材料三中的《春天的故事》歌词中说:“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个“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何作用和影响?
(4)中国改革开放的开端是哪次重要的会议?请写出会议在政治上的主要内容。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