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外“用一个声音讲话”,“建设欧洲人的欧洲”。这说明欧共体的目的是( )
A.独霸欧洲
B.遏制共产主义
C.谋求欧洲的安全、独立和发展
D.同美、苏对抗
2、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里的“她”应该是指:
A. 古代埃及
B. 古代印度
C. 古代雅典
D. 古代罗马
3、人们常常把工作、学习中取得的重大突破称为发现了“新大陆”。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发现“新大陆”的是
A.达·伽马
B.达·芬奇
C.哥伦布
D.哥白尼
4、(唐)太宗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唐太宗痛惜失去一面知得失的“镜子”是指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姚崇
5、19世纪,拉丁美洲爆发了波澜壮阔的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武装起义,其代表人物是
A.玻利瓦尔
B.章西女王
C.甘地
D.扎格鲁尔
6、“《新青年》的基本政治主张在于奠定真正的共和根基,不仅反击帝制复辟的政治企图,而且铲除帝制复辟的社会基础。”为“铲除帝制复辟的社会基础”,陈独秀等人发起了( )
A.维新变法运动
B.“自强”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
7、东欧剧变,最具决定性的变化是( )
A. 社会制度 B. 政治制度 C. 国名变化 D. 国家分裂
8、我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经考古发现,生活在北京周口店地区距今20—70万年的原始人类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半坡居民
9、在上个世纪70年代发现青蒿素,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我国科学家是:
A. 袁隆平 B. 屠呦呦 C. 邓稼先 D. 莫言
10、东周时期,郑庄公五年不去朝见周天子,天子出师伐郑,反被射伤。从此,周天子失去了对诸侯国的控制。一个个强大的诸侯粉墨登场,开始了“大国争霸”的较量。诸侯“大国争霸”局面的形成,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三省六部制 D. 内阁制
11、小丽同学想利用假期,实地去感受一下“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飞天艺术。她应该去的地方是( )
A. 陕西西安 B. 四川都江堰
C. 河南洛阳 D. 甘肃敦煌
12、某班同学参考了《意识形态与冷战的起源》《北约与华约变化的前瞻》《从苏东剧变到多极化趋势》等文章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据此判断,适合该项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是
A. 经济全球化的趋向 B.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C. 亚非拉国家的振兴 D. 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
13、1950年6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称,它“是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是中国人民对于残余的封建制度所发动的一场最猛烈的经济的和政治的战争……将在实际上结束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质。”这件大事是
A.新中国建立
B.抗美援朝
C.土地改革
D.辛亥革命
14、隋炀帝是隋朝第二位皇帝。下列哪些事件是隋炀帝的历史贡献
①建立隋朝
②创立科举制
③开凿大运河
④统一全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圣彼得堡(彼得格勒)之所以称它为“革命的城市”,因为它是( )
A. 十月革命的发生地 B. 俄罗斯的政治中心
C. 俄罗斯的经济中心 D. 抗击德国法西斯的前沿阵地
16、伯里克利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达到了顶峰。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
A.公民大会 B.陪审法庭
C.五百人会议 D.十将军委员会
17、有学者评价说:“作为战争的结果,英国并吞了香港岛,并在中国东南沿海有了极大的势力。”材料中的战争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新青年》刊文指出:“专制国本建筑于主权者独裁之上……共和国本建筑于人民舆论之上。”故“政治实质之变更,在国民多数心理所趋,不在政治之形式”。材料强调当时的紧迫任务是( )
A.进行社会改良 B.推翻君主专制
C.开展民众启蒙 D.发起国民革命
19、(如图)1971年10月,出席第26届联合国大会的中国代表团团长(前左)和黄华开怀大笑的新闻照片,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与他们开怀大笑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
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澳门回归祖国
20、清朝前期,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很多荒地被开垦出来,土地面积大大增加。与此同时,却出现下表所反映的“人均亩数”不断降低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朝代年号 | 公元 | 人均亩数 |
康熙二十八年 | 1673年 | 27.92 |
乾隆二十八年 | 1753年 | 6.89 |
乾隆三十一年 | 1766年 | 3.65 |
A.商业的发达
B.流民的增加
C.土地兼并的加剧
D.人口数量的迅猛增加
21、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1910年,墨西哥发生________革命。1917年,墨西哥政府颁布了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22、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________,并逐步使用单一货币________。
23、
| 工业革命 | 第二次工业革命 | 第三次科技革命 |
时间 |
|
|
|
开始国家 |
|
|
|
主要标志 |
|
|
|
重要发明 |
|
|
|
新能源 |
|
|
|
影响 |
|
|
|
24、唐朝时去天竺西游的是________,________东渡日本,传去了中国文化。
25、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慕尼黑阴谋”
B.二战全面爆发
26、春秋的首位霸主是(_____________),卧薪尝胆的是(_____________)。
27、(1)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点燃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线的发生地 B.奥匈帝国宣战的第一个国家
28、生态与______等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认真应对。
29、唐朝高僧______接受邀请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明中期倭寇横行,明政府派将领_______抗倭,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他被称为伟大的民族英雄。
30、从繁荣到危机:危害: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________激增。
31、为什么海湾地区一再发生战争?
32、非洲国家为什么能在二战后普遍赢得独立?
33、人民军队是党领导下的威武之师。革命年代,它致力于争取人民解放,国家独立。和平时期,他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毛泽东担任党代表的部队是哪支部队?该部队是怎样诞生的?
(2)人民军队在革命年代曾有几次会师,这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1934年10月,发生在南腰界的会师是什么?1935年10月,发生在吴起镇的会师又是什么?
(3)1937年9月,经改编后的八路军取得的全民族抗战以来第一个胜仗是什么?人民军队在抗战期间创造了多种打击日军,使其攻防无措,疲于奔命的战法,请列举一例。
34、历史发展证明,从整体看,不分国度与种族,人类利益攸关。阅读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2年,美国总统哈定敦促美国国会,以德国货币贬值危害美国工业为由,通过新的关税法,将美国对他国进口商品平均关税率从1914-1922年平均28.3%的水平提升至1923-1929年平均38.2%的水平。英法德等国采用同样提高关税(有的比美国关税还高)的办法,报复美国,同时也抵御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美国对外贸易锐减。但是,美国各企业实行分期付款、美国银行鼓励个人信贷消费;大企业,特别是新兴企业,从银行贷款,继续扩大生产,用降低价格的办法打击竞争对手。美国国内市场依然保持了“高度繁荣”。在竞争中,一些企业倒闭和被兼并。这类企业的工人失业。一些农场主把资本投入股市,而对农业投入不足,农民更加贫困。美国商品消费者的主体是占人口总数70%的工人、农民。工人农民终因收入少,甚至没有收入,缺乏后续消费能力,无力偿还银行信贷,破产企业也难以偿还银行贷款。仍然维持生产的企业,货物堆积如山,再也难以销售。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狂跌。接着,一批从股市筹集资本的银行、工厂倒闭。美国爆发了经济危机。
到1929年底,美国发生的经济危机,对其他国家影响还可控。然而,193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新法案,再次提高关税。短时间内,英法德意等国,也提高关税税率,达到50%,甚至高达150%。接着,各国争相货币贬值,还采取其他一些贸易保护的办法。与1929年经济危机发生前相比,到1932年底,国际贸易(国家与国家之间做生意,就是国际贸易)锐减66%。
从1931年起,由于依靠经济手段难以抗衡经济危机,经济力量相对弱势的日本、意大利、德国,走上了武力拓展国际市场的道路。
——摘编自徐继素等编著《世界通史》
材料二:1942年1月,美、英、法、中等26国(后来又加入21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保证用自己全部军事、经济资源,对法西斯国家集团作战,相互合作,决不与敌人单独停战议和。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请回答:
问题一:根据材料一指出,到1932年底,国际贸易锐减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日、德等国家走上武力拓展道路的经济原因是什么?
问题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开始实施新政。他用什么办法为人们提供就业机会?同一时期的苏联,在工业建设和农业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那时的苏联工人、农民不担心失业的问题。这是为什么?
问题三:材料二中,《联合国家宣言》所指的敌人,主要指哪些国家的哪些人?从材料二看,47国采用什么策略最终战胜敌人?
问题四:综合材料一、二,通过上述研究,你得到哪些启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