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明清时期的文化成就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本草纲目》广泛记载了各地农作物的品种特性.栽培方法等
B.《农政全书》被称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C.《红楼梦》深刻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
D.京剧兴起于明朝中后期
2、下图事件标志着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其事件是指( )
A.德国突袭波兰
B.德国进攻苏联
C.日本偷袭珍珠港
D.诺曼底登陆
3、下列历史事件与美国有关的是( )。
①印巴分治
②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革命
③巴拿马收回运河全部主权
④1993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达成和解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4、集体农庄庄员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家和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没有油啊。”“那就煮!”“没锅。”“烤鱼!”“没柴。”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这个笑话主要反映了 ( )
A. 斯大林模式下人民生活物资的匮乏 B. 伊万生活的窘迫
C. 伊万老婆有强烈的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D. 余粮收集制严重地影响了百姓生活
5、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者参加的亚飞国际会议,会议倡导的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深入人心。万隆精神、“非洲独立年”、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等史实所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
A.冷战中的对峙 B.动荡的中东
C.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D.亚非拉的奋起
6、近代史上,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下列属于三个条约内容共同点的是
A. 割地
B. 赔款
C. 开埠通商
D. 投资办厂
7、学习历史需要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事件;历史结论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属于历史史实的是
A.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促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C.十月革命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
D.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凡尔登展开了血战
8、“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反映了北宋统治的特点是( )
A.重文轻武 B.加强中央集权
C.在地方派遣转运使 D.从地方军队里挑选强壮的士兵编入禁军
9、19世纪中期,中国国民洞开,列强纷纷而至。英国商人在上海获得了租地建房的特权。英国商人这一特权的获得最早是通过
A. 《<虎门条约》
B. 《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0、2010年度中国“十大流行语”排行榜上,排在前两位的是“上海世博会”“给力”,如果1917年的俄国也有一个“年度十大流行语”排行榜,你认为排在前两位的应是
A.十月革命、人民委员会 B.苏联成立、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新宪法 D.“一五”计划、赫鲁晓夫改革
11、“唯一真正的革命,是对心灵的启蒙和个性的提升;唯一真正的解放,是个人的解放”。体现这一观点的历史事件是( )
A.新航路开辟
B.法国大革命
C.文艺复兴
D.明治维新
12、对下面新民主主义革命大事简图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过程
B.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过程
C.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过程
D.人民解放战争的过程
13、在2020年,它已经发表了172周年。它的诞生,是工人运动发展的迫切需求,一直是世界无产阶级运动的理论指导。这里的“它”指的是( )
A.《人权宣言》
B.《独立宣言》
C.《资本论》
D.《共产党宣言》
14、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2018年1月5日报道:在北京,一位乞讨者面前的报纸上写着“推荐使用微信支付”,这是当下趋势的一个写照。该乞讨者推荐使用的这种支付方式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
A. 生物工程技术 B. 计算机网络技术 C. 航空航天技术 D. 原子能技术
15、民国奇人辜鸿铭,学贯中西,名扬四海。他在辛亥革命后拒剪辫子,拖着一根焦黄的小辫子给学生上课,自然是笑声一片,他待大家笑得差不多了,才慢吞吞地说:“我头上的小辫子,只要一剪刀就能解决问题,可要割掉你们心里的小辫子,那就难了。”顿时全场肃然,再听他讲课,如行云流水,似天花乱坠,学生们都大为折服。第一次真正“剪去学生心中的小辫子”的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6、“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是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深入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新中国的工业化起点始于哪一时期
A.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B.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
C.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17、打破了世界各地区间封闭和孤立状态,使世界开始连成整体的事件是
A. 文艺复兴 B. 新航路的开辟
C. 第一次工业革命 D. 第二次工业革命
18、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成就举世瞩目。“各方面体制.中率先吹晌改革号角的是
A. 政治体制
B. 教育体制
C. 经济体制
D. 国防体制
19、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这场思想解放运动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0、大定十三年(1173年),金世宗在一次宴会中对臣子说:“女真人寝忘旧风”,“今之宴饮、音乐皆习汉风”。材料反映的是( )
A.民族政权并立
B.女真族在北方崛起
C.大金皇室奢靡
D.宋金时期民族交融
21、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 》,以法律形式制约了国王的权利。独立战争后,美国制定了 ,确立起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22、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掀起了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起义烽火燃遍了北起墨西哥、南到阿根廷的广大地区,______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1990年,______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23、西汉_________主编的《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北朝贾思勰的《_________》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24、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25、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名称。
(1)1929年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2)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3)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6、1922年,法西斯党徒向首都罗马进军,法西斯政权在意大利建立起来,___________法西斯政权对内实施独裁统治。1933年,___________出任德国总理,开始掌握国家大权。
27、万隆会议: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亚洲、非洲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举行第一次________,也就是万隆会议。会议所体现的亚非国家和地区________、________,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________的精神,被称为“________”。万隆会议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________的斗争。从万隆会议开始,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________登上了国际舞台。中国提出的________原则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逐渐推行开来。
28、二战的转折点是______。二战中规模最大的登陆战是美英军队在法国______登陆。
29、知识点一 彼得一世改革手工工场1、18世纪初,沙皇________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________。他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颁布一系列法令,全面推行改革。
30、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在欧洲流行开来,这就是 ______ 。其具有司法权,设有 ______ 。
31、21年前,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解体,回顾苏联(苏俄)发展历程,给我们留下很多思考。
请回答:
(1)苏俄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的措施是什么?有何作用?
(2)20世纪30年代苏联形成了“斯大林模式”,这一模式的特点是什么?
(3)从苏联诞生到苏联解体,苏联在人类历史上共存在了多少年?
(4)苏联(苏俄)的发展历程对我国有何启示?
32、非洲国家为什么能在二战后普遍赢得独立?
33、世界贸易组织是哪年成立的?中国是哪一年加入这一组织的?你认为中国入世有何意义?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英、法等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二 经历了从“师夷长技以自强”到变法维新的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接着,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
材料三 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并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是中国社会在20世纪实现的第二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材料四 1978年、2017年中国经济发展对比表
时间 | 国内生产总值 | 工业增加值 | 粮食产量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1978年 | 3642亿元 | 1607亿元 | 30477万吨 | 343元 |
2017年 | 827122亿元 | 280000亿元 | 61791万吨 | 25974元 |
(1)材料一中,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哪一不平等条约?
(2)材料二中,“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4)材料四中的数据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