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些积极参加洋务事业的开明之士,日益增加了对西方资本主义的了解,痛感中国的落后,他们主张更多的学习西方,不但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也要求实行某些政治、经济方面的改革。由此可见,洋务运动产生的影响是
A.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之路 B.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促使了维新变法思想产生 D.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2、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 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俄国社会主义革命
B. 一战激化了俄国各种矛盾,推进了革命的发生
C. 一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D. 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战争条件
3、在美国历史上有一部重要法律,它使美国由一个松散的邦联过渡为联邦制国家,使13州真正联合成统一的国家实体。它是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权利法案》
D.1787年宪法
4、哪场战役的胜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A.斯大林格勒战役
B.诺曼底登陆
C.中途岛海战
D.北非战役
5、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是指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北京条约》 D. 《辛丑条约》
6、淮海战役中,华东解放区共组织出动民工150万人,担架30.5万副,大小车88万辆,牲畜6300头,为淮海战役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以至陈毅司令员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这段材料反映了解放战争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A. 党中央正确的战略战术 B. 人民子弟兵勇敢无敌
C. 统一战线立新功 D. 土地革命调动了民众的积极性
7、“无边风雨夜,天堑大渡横。火把照征途,飞兵守沪定。”该诗最早可能创作于(▲)
A. 1921年 B. 1928年 C. 1935年 D. 1945年
8、1980年我国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 ( )
A. 深圳 B. 厦门 C. 海南 D. 汕头
9、先秦思想对中华文化影响深远,下列思想主张最能体现“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寓意的是
A. “道法自然”
B.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D. “兼爱”、“非攻”
10、20世纪50一60年代,苏联赫鲁晓夫改革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的根本原因是
A.个人崇拜风气依然盛行
B.美苏冷战对峙使苏联陷入困境
C.改革重点放在重工业上
D.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
11、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美国思想家杜威在给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十几岁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各行各业的人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那是难以想象的。”杜威所述的这场运动的直接结果是
A.“取消了二十一条” B.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上海的工人罢工
12、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积极推动北约东扩,加强军事同盟,并且在中国周边国家部署反导系统,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增强
B.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援助欧洲
C.冷战思维仍然影响着国际关系
D.美苏争霸,美国仍然处于上风
13、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春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主要依据是
A. 1922年苏俄农民无偿获得了永久属于自己的土地
B. 农民能够自由支配缴纳国民粮食税后剩余的粮食
C. 苏维埃政权免去了农民的赋税
D. 农民享有优先支配农产品的权利
14、1968年,美、苏联合抛出所谓“防止核武器扩散条约”并于同年7月签署。条约掩盖美、苏核竞赛是世界紧张局势的根源,反而归罪于“核扩散”。条约还规定国际原子能总署有权检查无核国家的核技术情况。该条约从本质上反映出( )
A.美苏合谋维护其核垄断地位
B.核竞赛威胁人类社会整体安全
C.美苏阻止核扩散的坚定决心
D.有核国肆意干涉无核国的内政
15、据史书记载,“汉武帝雄才大略,即位之初,卓然罢黜百家,令后学者有所统一。始分藩国,而子弟毕侯矣(所有的刘氏子弟都被封了侯)。征匈奴四十馀,匈奴远通,日以削弱。”材料中反映的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不包括
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颁布“推恩令”
C. 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
D. 实行盐铁专营,统一铸五铢钱
16、在华外国人传教士费吴生曾提到:“北伐战争不仅是像美国南北战争一样的内战,而且是集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及文艺复兴于一身的大运动。”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他认为北伐战争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统一全国
B. 他认为中国应召开议会,实现工业化
C. 他认为北伐战争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D. 他肯定北伐战争是一场政治、经济与文化变革
17、读“英国城市人口数量”变化表。对这个材料的正确解读是( )
英国城市人口数量与比例变化
年份 | 英国人口(千人) | 城市人口(千人) |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百分比 |
1751 | 7390 | 1657 | 22% |
1801 | 10755 | 3488 | 32% |
1851 | 20879 | 11194 | 54% |
A.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B.城市中环境污染加剧
C.“日不落帝国”初步建立 D.三角贸易加速了资本积累
18、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都城开封,北宋朝廷一片恐慌,这时,力劝皇帝亲征的宰相是
A.魏征
B.赵普
C.秦桧
D.寇准
19、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轰轰烈烈,“非洲独立年”是指哪一年
A. 1959年 B. 1960年
C. 1990年 D. 1991年
20、8月15日日本政府以日英同盟及确保东亚和平为借口向德国政府提出最后通牒:要求德国在中日两国海面的军舰完全解除武装,胶州湾租借地限于9月15日以前无条件地交还与日本,以便将来交还中国。这份通牒发于( )
A.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C.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D.太平洋战争期间
21、________发明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力发电站和输电。1867年,________发明现代炸药;后来研制成无烟炸药。
22、不同的历史阶段,一些军事集团的存在就会威胁着世界的安全。
23、巴黎人民攻占______法国大革命开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____。
24、________与彼特拉克、薄伽丘并称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代表作是《________》。
25、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政体变革是制度创新,发明创造是科技创新,科学理论诞生是思想创新。下表是某位同学学习这一主题时做的笔记,请你帮他将内容填写完整。
创新类别 | 事件 | 内容 | 影响 |
政体变革 | 法国大革命 |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 ______①______,法国大革命开始。 | 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 |
发明创造 | 汽车的发明 |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人 _________②______发明汽车。 | 使人类进入“汽车时代”。 |
思想解放 | 启蒙运动 | 启蒙运动以________③_____为思想核心,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开拓者。 | 为_____④_________和法国大革命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
26、名言总能让我们从伟人那里获得力量。
(1)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它决不能使我屈服。 让我们看到虽然双耳失聪却创作出《命运交响曲》。
(2)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 用20年时间呈现给世界《物种起源》。
(3)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 用坚持和勤奋留给人类2000多项发明,被誉为“发明大王”。
27、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______作为统一货币,在全国流通;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统一铸造______,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
28、斯大林模式:苏联在________年通过了新宪法,标志着苏联____________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29、根据下列提示,填写相关内容。
(1)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是: 。
(2)1935年,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成为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 。
(3)从1968年起,日本开始了以“富国强兵、殖产兴业、 ”为口号的明治维新。
(4)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摆脱危机并逐渐复苏,同时为资本主义国家 提供了范例。
(5)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以 为背景创作了《英雄交响曲》,抒发了人们渴望光明、为争取解放而英勇斗争的激情。
30、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最早的纸币——(_____________)。
31、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中国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在哪一历史时期?这一时期为巩固国家统一,基本解除了北方哪一少数民族的威胁?
(2)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对当时政治局势和民族关系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清政府为加强对西北、西南边疆的管理分别设置了什么机构或官职?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中央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4)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方式有哪些?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呈现怎样的趋势?
32、收集有关赫鲁晓夫的资料,说一说你心目中的赫鲁晓夫。
33、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不同阶级、阶层的代表人物先后提出不同的主张或口号,体现了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写出下列主张或口号与之对应的事件。
自强求富、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科学。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中叶,英国成为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号称”世界工厂”。其生铁产量348年为30万吨,1870年时已增长到600万吨,占全世界总产量的一半。
——捕端自吴于座、齐世荣主城《世界史近代史编》
(1)材料中提到的“英国成为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一时期,为英国生铁生产提供动力的主要机器是什么?
材料二 美国革命是反对英国的“奴役压迫”的革命。在这个革命中,南方一些奴隶主感到奴隶制度与自由平等的原则柜格不入,因而多方寻求度除奴隶制而又不敢造成自己的经济破产的道路。但是他们终于没有找到这样一条两全其美的道路。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美国革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次“美国革命”的遗留问题是什么?最终是通过哪个重要文件解决的?
材料三 《1850﹣1990年美国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的比例变化曲线图》
(3)结合材料和学过的知识看出.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美国经济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有何特点?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有哪些?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