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据此可知经济特区是
A.实行特殊的政治管理制度
B.不利于增加我国国民经济收入
C.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
D.特区事务我国政府不能完全依照我国法律处理
2、下表所示是13~17世纪英国颁布的相关文献(部分),由此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
时间 | 文献 | 主要内容 |
1215年 | 《大宪章》 | 没有经过协商,国王无权征税,逐渐确立了“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 |
1628年 | 《权利请愿书》 | 重申查理一世在没有得到议会同意的情况下,不得征税;不经法院判决不能随意逮捕人;和平时期不得随意在居民家中驻军。 |
1689年 | 《权利法案》 | 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 |
A. 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B. 民众与国王的斗争
C. 神权与王权的斗争
D. 议会与教会的斗争
3、罗斯福“新政”突出的特点是
A. 整顿银行
B. 国家干预经济
C. 发展对外贸易
D. 改变社会制度
4、“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这是毛泽东对彭德怀的高度赞扬。下列哪一事件与彭德怀有关( )
A.组织领导了著名的平江起义 B.指挥三次长沙会战
C.组织领导了著名的桑植起义 D.指挥湘西剿匪
5、毛泽东对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业落后状况,做了描述:“……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一落后局面的改变开始于
A. “一五计划”时期 B. “大跃进”时期 C. “文革”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6、对中古时的欧洲认识不正确的是
A.西欧封建制度以封建等级制度为核心
B.封建庄园遍布西欧
C.教会是封建统治最顽固的精神堡垒
D.商业城市的兴起对巩固西欧封建制度起着重要作用
7、到19世纪上半叶,英国的工场手工业基本上被大机器生产所取代。这种革命性的变化得益于( )
A.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B.火车机车的发明
C.瓦特蒸汽机的广泛运用
D.电力的广泛运用
8、2015年4月,李克强总理参观严复故居时说,严复向国人翻译介绍西学,启蒙了几代中国人。严复影响维新变法的译著是( )
A.《海国图志》 B.《天演论》
C.《共产党宣言》 D.《神曲》
9、2019年3月21日至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意大利、摩纳哥、法国进行国事访问。此次欧洲之行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注入了新的动力,各国一致认为推行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违背历史潮流,并表达了加强多边合作的意愿。这表明当今世界
A. 人类已开始进入“信息时代”
B. 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C.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D.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潮流
10、下图是一幅于 1958 年绘制的农民壁画。画中的文字是“稻子玉米搭彩门,悟空说是南天门。社员高坐哈哈笑,这是俺社幸福门”。导致出现壁画中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我国农民的劳动创造
B.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C. 文学艺术的持续繁荣
D. 经济建设的政策失误
11、在历史学习中,要学会区别“历史史实”与“历史解释”的不同。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1859年,太平天国制定了《资政新篇》
B.1895年,中日两国签订了《马关条约》
C.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建立
D.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12、英格兰曾在1215年颁布《大宪章》,规定没有经过协商,国王无权征税;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议会制度,征税权掌握在议会手中;1689年《权利法案》重申征税权属于议会。由此可见英国的政治变革
A.因循守旧
B.狂飙突进
C.另起炉灶
D.继承传统
13、有着“独立的王国”特点的庄园,客观形成了西欧近代对抗中央王权专制的传统,有助于近代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这表述的是西欧庄园的
A.成立背景
B.建立过程
C.本质特征
D.积极作用
14、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领域成就不包括的是( )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日建交
C.中美建交
D.万隆会议
15、列宁指出,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现在政权已由沙皇贵族阶级转到资产阶级手里,因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完成。⋯⋯布尔什维克党的任务是“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俄国“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的斗争是( )
A.二月革命
B.十月革命
C.三年国内战争
D.八一九事件
16、20世纪30年代召开的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方面问题的开始。“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17、1991年底签订的《马斯特里峙特条约》明确阐明欧洲联盟的建立,“考虑到结束欧洲大陆分裂的历史重要性和创立欧洲建设坚实基础的需要”。导致20世纪上半期欧洲发生两次世界大战而严重分裂的主要矛盾有
①英德矛盾②法德矛盾③日俄矛盾④英关矛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8、回顾汽车的发展史,最早发明汽车生产流水线,带来了汽车制造业革命的人物是
A.史蒂芬孙
B.本茨
C.福特
D.莱特兄弟
19、15世纪的欧洲,父母给孩子们起名字,不是取自圣经中的人物和基督教的圣哲,而是取不信基督教的名人,如凯撒、荷马、梭伦、黛安娜、茱莉亚等等,这做法在当时蔚然成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 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 B. 地理大发现观念的冲击
C. 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 D. 启蒙运动的兴起
20、“苏湖熟,天下足”这一谚语反映出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全国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于( )
A.三国时期
B.隋唐时期
C.南宋时期
D.明清时期
21、德国法西斯政权垮台后,美、______、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之后各国在处理德国问题上分歧越来越大。 1948年2月,美、英、法三国计划将占领区合并,准备发行货币,筹建政权,引起______的抗议,引发______危机。
22、清朝,雍正帝时设立____,从而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_____。
23、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应的内容。
(1)秦朝颁行全国的通用文字——
(2)汉武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建立的制度——
(3)唐太宗统治时期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的制度——
(4)明朝时全国的制瓷中心——
(5)中俄双方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
24、改革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⑴______________改革使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⑵在西欧封建制度确立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改革是_____________改革。
⑶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_。
25、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形成了欧洲西线、北非、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等主要战场。
26、_______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先后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27、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
(1)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2)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东北全境的战役
(3)我国开始向杜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
28、北宋________主编的《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明朝宋应星编著的《________》被誉为17世纪的中国工艺百科全书。
29、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经过:
(1)在南美洲北部地区领导人及事迹:________解放黑人奴隶,承诺胜利后分给起义士兵土地。大批印第安人、黑人和混血种人参加起义部队。1819年玻利瓦尔率领队伍,克服艰难险阻,越过常年积雪的________山脉,大败西班牙军队。玻利瓦尔先后解放了________、委内瑞拉和________等地。成立了________共和国当选总统后,他继续领导南美的独立战争。
(2)在南美洲南部地区领导人及事迹:________先后领导了________、________、秘鲁的独立战争。他和玻利瓦尔被誉为________。
30、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内外政策:墨索里尼法西斯政权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对外醉心于_____扩张,梦想恢复古罗马帝国时期的疆界、地位和尊严。_____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后,意大利法西斯政权从对外扩张中寻找到出路。_____年意大利发动了侵略_____的战争,第二年宣布正式吞并_____。
31、孙中山先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杰出代表。他在临终前告诫国人:“余致力于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他在四十年革命生涯中为“求中国之自由平等”做出了哪些历史贡献?试着设计一个表格加以说明。
32、在美国首都的华盛顿纪念塔内有一块中国清政府赠送的石碑,上题“按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浸浸乎三代之遗志。”请你根据自己所知,说说华盛顿是一个什么样的历史人物?
33、美国历史上曾发生开始于本土并波及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这是指哪次危机?为渡过危机,美国采取了什么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34、 历史表格包含了大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 1953年 农轻重比例(%) | 1957年 农轻重比例(%) | 1953~1957年 平均增长速度(%) |
农业 | 52.8 | 43.5 | 4.5 |
轻工业 | 29.6 | 29.2 | 12.8 |
重工业 | 17.6 | 27.3 | 25.4 |
材料二:1952~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单位%)
年份 | 国营经济 | 合作社经济 | 公私合营经济 | 个体经济 | 资本主义经济 |
1952年 | 19.1 | 1.5 | 0.7 | 71.8 | 6.9 |
1956年 | 32.2 | 53.4 | 7.3 | 7.1 | 趋于零 |
(1)从材料一表格中可以看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哪一国民经济发展计划?
(2)上述发展计划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就,请你列举在湖北省和吉林省的各一项主要成就。
(3)材料二表格中“合作社”是对哪些行业的改造形式?材料二数据的变化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该事件使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新中国在过渡时期对经济建设的探索为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累了哪些丰富的经验?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