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中国古代文化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墨子主张的“兼爱”“非攻”体现了追求社会和谐的愿望
B.佛教在西汉初年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C.东汉时期张陵等人在民间创立道教
D.通史巨著《资治通鉴》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2、1789年,法国大革命开始后,制宪会议通过的文献,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该宪法是
A.《权利法案》 B.《拿破仑法典》 C.《人权宣言》 D.《独立宣言》
3、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掌权的政权是( )
A. 全国宪章协会 B. 巴黎公社 C. 共产主义者同盟 D. 国防政府
4、1985年,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其中,影响“东西问题”的主要因素是( )
A.冷战的对峙
B.贫富的分化
C.世界多极化
D.经济全球化
5、下边是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的示意图,它下面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A.我国古代就有三权分立的制度 B.封建社会中央机构的民主和法治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与制衡 D.三省六部对封建皇权的制约
6、作为文明古国之一,印度文明有其独特的魅力。下列与印度文明有关的是( )
①种姓制度
②阿拉伯数字
③佛教
④《汉谟拉比法典》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7、1919年1月,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缔结和约,对战后世界做出安排,召开了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
8、《北京政府教育部法令》规定:“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文,改用白话国语。”这一法令最早可能颁布于
A. 1913年
B. 1915年
C. 1917年
D. 1919年
9、“九成云外凭栏眺,万福灯火水连天”,2015年在扬州建成的我国首座塔梁古建相结合的城市地标性大桥是
A. 润扬长江大桥
B. 新万福大桥
C. 扬州文昌大桥
D. 五亭桥
10、1971年,美国不得不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集团在美国威望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里的“转折”是指
A.抗美援朝的胜利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日邦交正常化 D.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1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
A. 中途岛海战 B. 诺曼底登陆
C. 斯大林格勒战役 D. 柏林战役
12、1992年,一位莫斯科居民通过信件与外国友人联系时,他在寄信人地址中写的国名应是
A.沙皇俄国 B.俄罗斯
C.苏维埃俄国 D.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
13、在1971年召开的某次国际会议上,阿尔巴尼亚等23国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提案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获得通过。这一结果表明( )
A.中国同世界各国都建立了外交关系
B.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取得了成功
C.中国的综合国力已经跃居世界前列
D.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了恢复
14、下列对工业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工业革命是一次重大的技术变革
B. 工业革命也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
C. 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D. 促进了以工厂为中心的近代城市的兴起
15、小酒馆文化是种老北京文化,二两酒一盘花生米就能谈天说地热闹非凡。20世纪20年代末,小酒馆内可能在谈论(▲)
①傅作义部队接受和平改编
②南方黄埔军校的建立
③北伐势力从珠江流域扩展到长江流域
④日军轰炸宛平城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6、1947年夏,毛泽东听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消息后,欣喜地说:“我们总算熬出头了。” 这是因为
A. 国共两党正式签署(双十协定)
B. 解放战争终于打响了
C. 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
D. 战略大决战开始了
17、将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想变为科学的历史事件是
A.第一国际的成立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巴黎公社的建立 D.十月革命的胜利
18、20世纪80年代末,受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东欧各国开始实行政治多元化。此后,东欧政局激烈动荡。在短短的两三年里,东欧各国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是
A. 政治上实行多党制
B. 经济上实行市场经济
C. 思想上多元化
D. 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19、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殖民地人民的觉醒。下列史实能够说明此观点的是( )
①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②俄国十月革命 ③华夫脱运动 ④卡德纳斯改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人们常常把工作、学习中取得的重大突破称为发现了“新大陆”。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发现“新大陆”的是
A.达·伽马
B.达·芬奇
C.哥伦布
D.哥白尼
21、历史上一些重大会议的召开对世界局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引发了中国国内五四运动的会议 。
(2)暂时协调了一战后日美矛盾的会议 。
(3)牺牲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安抚法西斯国家的会议 。
(4)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对日作战的会议 。
22、生态与______等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认真应对。
23、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亚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出现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如:东欧的民主德国、________、波兰等;亚洲的________、朝鲜、________等;拉丁美洲的古巴。社会主义力量逐渐壮大
24、凡尔赛体系确立了战胜国在___________、西亚和___________的国际新秩序。
25、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________签署《________》,以后又有21个国家在宣言上签字。《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________的正式形成
26、观察下图《沙俄侵占我国北方领土示意图》,完成填空。
(1)A.中国被沙俄侵占面积最大的地区_____B.1871 年沙俄出兵强占的中国城市_______
27、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列举相对应的运动名称,
(1)创立“拜上帝会”,反清农民运动——
(2)提出“扶清灭洋”,抗击八国联军的反帝爱国运动——
(3)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口号的爱国运动——
28、重点:发展________。
29、1935年中共中央召开的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78年,中共中央召开的 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30、________与彼特拉克、薄伽丘并称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代表作是《________》。
31、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哪个朝代?为巩固统一,当时的统治者在文化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2)为巩固“大一统”,汉武帝在思想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3)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王朝,它建立的哪一地方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它还设置了哪一机构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4)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清朝哪位民族英雄率军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
32、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反封建的民主思潮走向立法,请分别列举出英国、法国为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在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制定的重要法律文件。
33、韩国发展经济实行“不均衡增长”战略有什么好处?
3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40年,英国掀开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几年以后,经过反复斗争,克伦威尔率领的议会军队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他去世之后不久,查理二世复辟。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政变,另立新王,为限制其权力,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法国大革命是全欧洲的反封建运动中的重要一步。它对绝对王权造成强有力的打击。大革命扫除了正在衰落的封建残余,还须布了法律,并推广到欧洲其他国家。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共同之处。
材料二:在一个国家的内地交通方面,人们从未见过任何革命能够比得上英国在几年时间内所实现的那种革命。谷物、煤炭、各种货物的运输,几乎只需要以前所用的马匹的半数。商业旅行快了一倍以上。农业进步与商业进步并肩前进。一切都呈现繁荣的样子。
——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三: 1864年,林肯说:“我们(指内战双方)都宣称为自由而战,但在使用同一词时,我们所指的却不是同一件事。”对于北部来说,自由是“每个人”能够享有“他的劳动成果”;对于南部白人来说,自由意味着做主人的权威和地位—— 即拥有“任意处置他人及其劳动成果的权力。
——摘自埃里克·方纳《美国自由的故事》
(3)根据材料三,分析“内战双方”的矛盾焦点是什么?)为了扭转北方在战场上的失利局面,林肯颁布了什么文献?
材料四:科技进步推动社会发展,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极其恶劣的居住环境,不容忽视的大气污染,日益严峻的漂流污染,这些对英国社会造成持久而深远的危害。……到21世纪初,人类不止一次打开“潘多拉的盒子”:全球变暖、臭氧层受损、沙漠化加剧、物种灭绝、核威胁和核危机……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人类文明如何发展,已成为人类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课题。
——摘自《工业化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4)根据材料四,小史认为:“科技革命带给人类的都是危害。” 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请从唯物史观方法论的角度简要说明理由。
(5)结合上述材料中大国的崛起历程,概括出对我们实现中国梦可以借鉴的因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