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楚雄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在20世纪30年代,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遭受经济大危机之时,哪一个国家却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强国

    A. 苏联

    B. 波兰

    C. 印度

    D. 中国

     

  • 2、对近代科学史上的杰出人物描述正确的是

    A. 哥白尼:发表《物种起源》揭示进化的奥秘

    B. 牛顿:创立经典力学缔造工业革命的钥匙

    C. 达尔文:提出太阳中心说改变人们的宇宙观

    D.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奠定近代科学基础

  • 3、“比较”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17-18世纪,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共同原因是 (   )

    A. 殖民压迫激起人民强烈反抗 B. 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C. 专制王权通议会矛盾激化的结果 D.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

  • 4、小明复习时归纳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相同点,不正确的是

    A.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B.战争过程中都颁布了重要的文献

    C.都利于美国资本主义发展 D.都使美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

  • 5、“国会纵火案”“白色方案”“虎!!!”等体现的学习主题应该是 (  )

    A.动荡与变革 B.世界走向战争

    C.走向多极格局 D.和平与发展

     

  • 6、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1861年改革的不同点在于

    A.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B.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C.摆脱了严重的民族危机

    D.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 7、唐朝时期长安城里人口上百万,还云集着边疆各族和世界各国的人,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由此最能体现出唐朝时期

    A. 统一国家发展

    B. 民族大融合

    C. 民族政权林立

    D. 繁荣与开放

  • 8、1842年,英国殖民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根本目的的条款是

    A.赔款2100万元     B.割香港岛给英国  

    C.开放广州等五处通商口岸 D.中英协定关税

  • 9、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 “取消二十一条”

    C.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D.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 10、当代,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组织是

    ①国际联盟②北大西洋公约组织③联合国④世界贸易组织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11、圣诞节十字架与下列哪一种宗教有关: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道教

  • 12、针对唐末以来频繁改换朝代和地方割据混战的积弊,北宋宰相赵普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方镇太盛,君弱臣强”。这一问题的形成主要是在哪一事件之后

    A.牧野之战

    B.赤壁之战

    C.安史之乱

    D.郾城大捷

  • 13、她是印度人民的英雄,她英勇抗击英国殖民者,她的英名万古流芳。这里的“她”是(   

    A.玻利瓦尔

    B.章西女王

    C.哥伦布

    D.克莱武

  • 14、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正义力量的携手联盟 B. 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C. 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 D. 美国使用原子弹

     

  • 15、图片是见证历史的鲜活载体。与下图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北伐战争时期   B. 十年内战期间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期间

     

  • 16、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

    A. 社会制度的改变   B. 国家名称的改变

    C. 经济体制的变化   D. 两极格局的结束

     

  • 17、学者们喜欢用这样的语言来形容德国:这是一个奇妙的国家,它要么考问世界,要么拷打世界。当它用思想来考问世界时,它是伟大的;当它用战争来拷打世界时,便有了上个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

    A.193991,德国突袭波兰

    B.193777,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

    C.1941127,日本突袭珍珠港

    D.1941622,德国突袭苏联

     

  • 18、“我知道我会下地狱,但是我会在那里看到大资本家、窃贼、刽子手和美国总统们。”这是位于美洲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名言,这个国家(  )

    A. 古巴   B. 埃及   C. 巴拿马   D. 印度

  • 19、有人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在沉睡;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在挣扎;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中国开始奋起。与第三次科技革命对应的中国历史是 (  )

    A.鸦片战争 B.五四运动

    C.南昌起义 D.香港回归

     

  • 20、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某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中指出:“……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地理位置独特,拥有全国最好的生态环境,同时又是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具有成为全国改革开放试验田的独特优势。”该特区位于图中(  )

    A. B. C. D.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学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后,小刚同学设计了下面表格,请你帮助他完成表格的内容:

     

     

    比较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开始时间

     

     

     

     

    颁布的法律文献

     

     

     

    共同作用

     

     

     

     

  • 22、2021年5月22日,农业科学家 ______ 的逝世令举国悲痛。因为在50年前,他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

  • 23、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档案室里有这样一份档案,请你仔细阅读,然后分析下表中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 )

    时间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人均分配收入

    1976年

    35000斤

    230斤

    32元

    1979年

    132300斤

    800斤

    200元

    A.新中国成立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C.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 D.土地改革完成

  • 24、______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这是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的开始。______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 25、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出现波折,________和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

  • 26、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指__________。

     

  • 27、联合国总部设在________,主要机构包括联合国大会、联合国________、联合国秘书处等。

     

  • 28、原因: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 )盛行,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农业和手工工场里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及其缓慢。

  • 29、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即_____会议,在福建上杭县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_____”的建党建军原则。

  • 30、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成功的无产阶级革命是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结合当前的印、巴关系,谈谈你对《蒙巴顿方案》的看法。

     

  • 32、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之间是否有矛盾?请说明理由。

     

  • 33、我们学习的关于俄国十月革命的内容,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苏维埃俄国面临着怎样的形势?

    (2)苏维埃政权是如何巩固下来的?

    (3)苏俄结束国内战争,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后,面临的首要任务是什么?苏俄是如何完成这一主要任务的?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实际上是创新的竞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社会制度创新】

    材料一   《复兴之路》解说词: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到确立和坚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方面的制度创新。为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20世纪末中央决定实施什么战略?这一战略实施中最典型的项目成就是什么?

    【改革道路创新】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这一伟大创举,使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创造性的成果。

    ——《打开中国奇迹的问号》解说词

    (2)我国改革开放开始的标志是哪一事件?这个事件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什么?材料三中,“这一伟大创举”是指什么?“这一伟大创举”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统一模式创新】

    材料四

    (3)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实现国家统一,我国政府创造性地提出了什么构想?其内容是什么?香港澳门的回归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人才机制创新】

    材料五   李克强总理认为:注重学生的原创意识,开展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激发丰富的想象力,打牢知识根基,拓宽学术视野,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培育工匠精神,践行知行合一。

    ——摘自《学习强国》

    (4)用简练的语言,就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