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女真族在金太祖时期(1068-1123年)势力迅速壮大的原因不包括
A.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
B.金灭辽后壮大了自己的力量
C.仿照中原王朝制度
D.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
2、宋朝政府在广州、泉州等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其职责是
A.管理海外贸易
B.经营管理农村集市贸易
C.经营交子的管理和发行
D.对商户征收重税
3、明朝是继汉唐之后的黄金时期。明朝灭亡的标志是
A.明末农民起义爆发
B.李自成率军攻占北京
C.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D.清朝统治者迁都北京
4、隋朝统一南北的历史条件是( )
①江南经济的发展
②北方民族大融合的促进
③南北大运河的开通
④科举制度的创立。
A. 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②③
5、2010年是中印建交60周年。早在唐代,就有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为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是 ( )
A.鉴真
B.张骞
C.玄奘
D.郑和
6、如图所示“明代科技”的思维导图中,错误部分是
A. 李时珍《本草纲目》
B. 宋应星《天工开物》
C. 徐光启《农政全书》
D. 汤显祖《牡丹亭》
7、中国古代戏曲在明清时期取得了重大的成果,道光年间一个新剧种,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又得到皇室的扶持,成为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被后世誉为“国粹”,它是
A. 元杂剧
B. 昆曲
C. 京剧
D. 高甲戏
8、制瓷是我国古代闻名世界的手工业。两宋时期有关制瓷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 ②景德镇是著名瓷都
③河北定窑、河南汝窑的瓷器闻名远近 ④江南地区成为著名的制瓷业中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9、唐朝对外交往频繁。观察下图可知,这是哪一国家与唐朝
向中国深遣使节和留学生 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引入中国先进的科技成就 仿效唐朝建立政治制度 |
频繁交往的有关记载
A.新罗
B.日本
C.印度
D.大食
10、“中华文明两个标志性的成果,一个是长城,一个是运河。”今天我们申遗,既有实际的应用作用,也有象征意义,它是一种文化的凝聚。“实际的应用作用”主要指( )
A.实现了南水北调 B.满足了隋炀帝巡游的愿望
C.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D.有利于实现全国的统一
11、唐都长安城里繁华的商业区叫做( )
A.瓦肆
B.坊
C.市
D.行
12、从2013年到2018年,习近平已经连续六次出席G20峰会,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明朝航海史上向亚非各国发出友好的“中国声音”是
A. 海上丝绸之路
B. 鉴真东渡
C. 郑和下西洋
D. 郑成功收复台湾
13、比较中学习并归纳共同点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都结束了政权并立,完成全国统一 ②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③都重视农业生产,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④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4、明末民谣“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中的“闯王”是( )
A. 陈胜 B. 张献忠
C. 黄巢 D. 李自成
15、隋朝的统治繁荣一时,但很快便因隋炀帝的暴政而被农民起义所覆灭,它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 )
A. 秦朝 B. 西汉 C. 东汉 D. 西晋
16、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次会议决定组建国家监察委员会,负责全国监察工作。元朝时负责监察事务的机构是
A.御史台
B.御史大夫
C.枢密院
D.刺史
17、张艺谋导演曾借用诗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一句作为影片名。这首诗的作者曾率领起义军,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他是( )
A. 安禄山 B. 史思明 C. 黄巢 D. 朱温
18、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是( )
A. 泥活字 B. 木活字 C. 锡活字 D. 铜活字
19、忽必烈即位之初,就发布诏令:“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衣食以农桑为本。”这体现的是他
A.重农政策
B.实行仁政
C.整顿吏治
D.广开言路
20、宋代完善科举制的措施是
A.分科考试 B.重视考诗赋 C.创设武举 D.增加科举取士名额
21、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是______
22、《红楼梦》这部_________、艺术性高的小说已成为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23、清朝时,带领蒙古族土尔扈特部,返回祖国的首领是________。
24、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时的匠人____发明的。此后,能工巧匠们又发明了____。到了元代,著名的科学家王祯在《____》中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____。元朝中期,出现了____印刷。
25、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黄河、长江和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_,人口多达百万。
26、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强盛,文教昌盛,历史称之为“________”;武则天统治时期,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________”,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27、康熙时,设立_____,选择亲信文臣入值,协助皇帝拟谕旨,发布政令,加强皇权;雍正时期,______的设立,君主专制到达顶峰。
28、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
29、世界上最早的兵书是__________ 。
30、金灭北宋:_____年,金军攻破开封,____灭亡。
知识点3 南宋的偏安
3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641年,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松赞干布率群臣到河源附近的柏海迎接文成公主,行子婿之礼。之后与公主同返逻些(今拉萨),为公主筑城、修建宫室,遂“和同为—家”。
材料二: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辽害怕腹背受敌,提出和议。……后与辽订立和约,规定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双方停战,约为兄弟之国。
材料三:宋向金称臣,金册封宋康王为皇帝;东以淮河中流为界,西以大散关为界,南属宋,北属金,割唐州、邓州,以及商州、秦州的大半予金;宋每年向金纳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从绍兴十二年开始,每年春季送至泗州交纳。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友好关系?唐朝与这个民族“和同为—家”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的“和议”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给双方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盟约指出,宋金议和划定的分界线是什么?该盟约签订后,形成了怎样的政治局面?
(4)民族交融是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促成这种趋势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32、写出与下列人物相对应的代表作品
①司马光
②李时珍
③徐光启
④汤显祖
⑤曹雪芹
33、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农业政策的调整关乎国计民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认为“夫欲盛而费广,费广而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耶”。为此,唐太宗还多次下诏减免赋税。如627年,山东遇大旱,他下令免除当年的租税。628年,关中发生旱灾,次年又命令免去关中两年的租税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清朝前期,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大量荒地被开垦,耕地面积由1645年的400余万顷增加到1724年的680余万顷;兴修水利,治理黄河和淮河;实行精耕细作,粮食产量有了明显提高,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得到普遍种植;棉花、烟草、茶树、甘蔗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经济作物。
(1)根据材料一,归纳概括唐太宗为减轻农民的负担所采取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作用。
(2)材料一中图1和图2分别是唐代农民改进而制成的哪两种新型工具?
(3)图3是宋代的《耕获图》,反映了南方农业的发达。当时,南方种植的优良水稻品种是什么?重要的粮仓在哪里?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根据材料四,分析这一时期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的原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