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三明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辽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共传九帝,享国二百一十年。灭亡这个封建王朝的少数民族是(  )

    A. 鲜卑族   B. 党项族

    C. 女真族   D. 蒙古族

  • 2、一位同学分类梳理中国古代书籍,其中①处可填

    第一类:《论语》《老子》《墨子》

    第二类:《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第三类:《齐民要术》《天工开物》_____①_____

    A.《农政全书》

    B.《大唐西域记》

    C.《窦娥冤》

    D.《全唐诗》

  • 3、以下是小李同学对辽宋夏金元这一历史时期发展进程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繁荣与开放

    B. 由政权并立到走向全国统一

    C. 藩镇割据愈演愈烈

    D. 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

  • 4、1950年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是(   )

    A.彭德怀 B.朱德 C.贺龙 D.刘伯承

  • 5、京剧是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作为一个新剧种,它形成于

    A.顺治年间 B.乾隆年间 C.雍正年间 D.道光年间

  • 6、如果你要向大家介绍宋朝时期的科技成就,下列四项你肯定会排除

    A.指南针用于航海 B.火药的广泛运用 C.活字印刷术 D.造纸术

  • 7、某校七年级(1)班本月负责学校文化长廊的黑板报设计,他们选定的主题是唐代的中外交往”,并拟定了如下四个标题。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

    B. 鉴真东渡宣扬中国文化

    C. 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D. 日本派遣唐使来华

  • 8、下列关于不同时期科举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汉朝是最早设置科举考试的朝代

    B. 隋朝发展了科举制度,设置了武举

    C. 唐朝科举重视诗赋考核,并创立了殿试制度

    D. 隋文帝时,创立进士科

  • 9、你认为在清朝初期,皇帝的权力受到下列哪个机构的制约(  )

    A. 中书省   B. 内阁

    C. 议政王大臣会议   D. 军机处

  • 10、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 )

    A.曹丕

    B.杨坚

    C.杨广

    D.孝文帝

  • 11、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北宋前期的

    A.云南 B.四川 C.贵州 D.广西

  • 12、元朝时期从波斯、阿拉伯等地来到中国的人长期与其他各族杂居,互通婚姻,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这个民族是:

    A. 藏族

    B. 维吾尔族

    C. 回族

    D. 彝族

  • 13、随着佛教传入我国,“五体投地”“大千世界”“皆大欢喜”等佛教用语也逐渐融汇到汉语中。这表明佛教(       

    A.备受统治者推崇

    B.丰富了中国文化

    C.和谐了中印关系

    D.促进了民族交融

  • 14、宋朝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的是

    A. 浙江余姚 B. 河北保定 C. 河南汝州 D. 江西景德镇

  • 15、下列有关我国古代科举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隋朝时期,科举制创立

    B. 唐朝时期,科举制进一步完善

    C. 宋朝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是四书五经

    D. 明朝科举考生的答卷分成八个部分

  • 16、“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是

    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B.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C.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D.源远流长、泽被东西

  • 17、关于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说法错误的是(     

    A.海上、陆上丝绸之路并举

    B.造船和航海技术有较大发展

    C.只有陆路交通没有海路交通

    D.与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

  • 18、小说《美国的悲剧》的作者是

    A. 奥斯特洛夫斯基   B. 高尔基

    C. 罗曼·罗兰   D. 德莱赛

  • 19、时空观念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下列示意图中①处可填

    A.雅克萨之战 B.平定噶尔丹叛乱

    C.颁布“禁海令” D.实行金瓶擎签制

  • 20、“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和科举制度。”这一材料反映的是(     

    A.唐朝与日本的关系

    B.唐朝与新罗的关系

    C.唐朝与天竺的关系

    D.唐朝与突厥的关系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1)指南针: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____”。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____,乘坐中国海船的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大大促进了_____的发展。

    (2)火药:唐朝时,中国人已发明了火药。到____,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元朝还用金属作筒,取代竹筒,发明了____,这比以前的突火枪威力更大。中国的火药和烟火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____。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_____

  • 22、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善宪法,它颁布于____________年。依法办事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国逐渐向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路迈进。

  • 23、唐太宗时期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被称为是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说的是_____

  • 24、明朝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是________

  • 25、下图是宋代发明的一种拔秧工具______________

  • 26、李白被誉为________,杜甫被誉为________

  • 27、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1)官场腐败:________以后,官场贪风更盛,清朝的官僚体制从整体结构上呈现出日益腐败的趋势。

    (2)军队腐败:八旗兵久无战事,昔日的尚武精神荡然无存,将领________现象十分普遍。军队长期养尊处优,军备废弛。

    (3)财政危机:嘉庆以后,出现了________危机。政治腐败导致经济衰退,造成国力越来越虚弱。

    (4)社会危机:清朝中期以后,________现象加剧。社会贫富分化严重,社会危机重重。

  • 28、废除丞相制度的皇帝是________

  • 29、唐朝 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有“诗仙”的美誉。 的诗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妇孺都会吟诵,深受大众欢迎。

  • 30、宋朝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__加以管理;商贸的繁荣促进了货币的发展,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纸币“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连线题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作品

    (1)吴道子的代表作一部——

    (2)王祯的代表作一部——

    (3)阎立本的代表作一部——

    (4)关汉卿的代表作一部——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对外交往能从一个侧面展示一个国家的实力。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汉武帝派使臣联合西域的大宛、乌孙、大月氏,成立一个松散的合作联盟,旨在孤立和削弱匈奴势力。之后是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再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

    ——穆涛《汉代的政治丰碑和国家隐痛》

    材料二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对外关系发展的极盛时代。传统的陆路、海路交通范围比前代扩大,来往也更加频繁。由于蒙古统治者势力扩张的结果,在辽阔疆域内,从前的此疆彼界尽被扫除,驿路畅通。元朝政府允许和鼓励各国商人在境内经商或经营国际贸易。蒙古贵族利用商人为之牟利,给予种种特权,因而各国商人来华者极多。

    ——《中外关系史论丛(第三辑)》1987年

    材料三 国家欲富强,不可置海洋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于海上。

    ------郑和

    材料四 乾隆皇帝在给英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清朝规定,出海贸易的中国商船,每船装载货物不得超过500石,只准带铁锅一口。每人只准带铁斧一把;船上所有人员必须详细登记姓名、年龄、履历、籍贯等;船只预先规定往返日期,每人每日只许带米两升。

    ——北师大版教材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丝绸之路功能的转变。

    (2)材料二中“元朝是中国历史上对外关系发展的极盛时代”的表现有哪些?

    (3)写出材料三中“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于海上”的相关史实各一例。

    (4)材料四体现了清朝怎样的对外政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该政策出台的原因。

    (5)综合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史实,写出你的一点感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