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赣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函中的几句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些史料反映了清朝统治者盲目自大、固步自封的思想。这种思想到后来演变成清朝的一项重要政策是

    A. 盐铁官营

    B. 重农抑商

    C. 对外交流

    D. 闭关锁国

  • 2、元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的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

    A.《窦娥冤》 B.《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C.《资治通鉴》 D.《念女娇赤壁怀古》

  • 3、1958年,关汉卿被世界和平理事会确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他的代表作品是(     

    A.《天净沙秋思》

    B.《蜀道难》

    C.《西厢记》

    D.《窦娥冤》

  • 4、五代十国对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902年—979年)的合称,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关于这一时期表述错误的是

    A. 统一始终是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B. 豪强地主势力发展的结果

    C. 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D. 宋末以后藩镇割据的延续和扩大

  • 5、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创新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唐朝时为提高耕地的效率和质量创制了什么农具?

    A.筒车 B.直辕犁 C.翻车 D.曲辕犁

  • 6、“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南宋),而天下为一(统一全国)。”这反映生活在北方蒙古高原的一个游牧民族,一度如草原旋风横扫欧亚大陆,所向披靡。这段史料反映的是下列哪个王朝的兴起

    A.

    B.

    C.

    D.

  • 7、下列选项能准确地概括隋唐历史基本特征的是(     

    A.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与发展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 8、北宋、辽、西夏、金四个政权,按建立的时间顺序排列依次是(  )

    A.北宋、辽、金、西夏

    B.辽、北宋、西夏、金

    C.辽、金、北宋、西夏

    D.北宋、辽、西夏、金

  • 9、嘉峪关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部,这里修建的嘉峪关城楼(如下图),称为“天下雄关”或“天下第一雄关”,据你推测,这座城楼是

     

    A.松赞干布迎接文成公主的地方

    B.明代长城的最西端

    C.“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交通驿站

    D.李自成首先起义处

  • 10、千百年来被民众传颂的民族英雄岳飞在《满江红》中写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其中的“匈奴”指的是

    A. 匈奴统治者

    B. 女真统治者

    C. 契丹统治者

    D. 党项统治者

  • 11、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五个政权,先后顺序是(   )

    A. 后汉  后唐  后晋  后梁  后周 B. 后唐  后晋  后汉  后梁 后周

    C. 后梁  后晋  后唐  后周  后汉 D. 后梁 后唐 后晋 后汉  后周

  • 12、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

    A.建立元朝 B.统一全国

    C.建立蒙古政权 D.创制蒙古文字

  • 13、下列古代生产工具,在战国时使用广泛的是

    A.石制工具

    B.木制工具

    C.青铜工具

    D.铁制工具

  • 14、火箭是一种古代早期的火药武器,它在战场上应用最早应该是在

    A. 汉朝

    B. 隋朝

    C. 唐朝

    D. 宋朝

  • 15、下图是某校七年级(1)班小雨同学在历史学习中制作的“中国朝代更替示意图”(部分)。与图中②对应的朝代是(   

    A.夏朝

    B.秦朝

    C.元朝

    D.清朝

  • 16、他是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前后5次东渡日本,第六次才成功到达。他在日本传受佛经、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位唐代高僧是(  

    A.释迦牟尼

    B.鉴真

    C.法显

    D.玄奘

  • 17、史实要准确记忆,可不能张冠李戴。宋朝为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而设立的机构是

    A. 转运使

    B. 市舶司

    C. 布政司

    D. 广州十三行

  • 18、1700-1820年中国、欧洲经济发展情况

     

    GDP占世界比重(%)

    人口(百万)

    人均GDP(1900年国际元)

    1700-1820年人均GDP年增长率(%)

    1700年

    1820年

    1700年

    1820年

    1700年

    1820年

    中国

    22.3

    32.9

    138

    381

    600

    600

    0.00

    欧洲

    24.9

    26.6

    100.3

    169.5

    923

    1090

    0.14

     

    注:GDP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阅读上表,清朝走向哀败的表现是

    A. 中国GDP占世界比重下降 B. 中国GDP总量低于欧洲

    C. 中国人均GDP长期停滞 D. 中国人口数量急剧增长

  • 19、家喻户晓的《西游记》是一部( )

    A. 长篇历史小说   B. 英雄传奇小说

    C. 长篇神话小说   D. 短篇小说选集

  • 20、《徐州简史》记载:“大运河的开掘,使黄河、淮河水运得以贯通,并流经整个大徐州地区,对畅达徐州地区交通、促进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下列对隋朝大运河的描述错误的是

    A. 隋炀帝为巩固对全国的统治下令开凿

    B. 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C. 大运河以长安为中心连通涿郡和余杭

    D. 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宋朝为了扭转五代十国时期尚武亲文的风气,实行________的政策。

  • 22、昆曲代表作______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清代小说______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

  • 23、唐与吐蕃

    (1)吐蕃概况: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________

    (2)唐蕃和亲

    史实

    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同意将________嫁给他。

    意义

    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 24、指出下列名句的作者: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3)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 25、清朝为了加强对台湾的管辖,设置________,隶属福建省。

  • 26、填空

    (1)隋炀帝时期开通了以________为中心的、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2)唐朝农民创制的一种先进的灌田工具是________

    (3)宋代最受重视的节日是________

    (4)元朝时期民族交融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是________

    (5)中国古典小说艺术的巅峰之作是_________

  • 27、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包含了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内。元朝建立后,元杂剧在以________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兴盛起来,后传入南方。

  • 28、我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起来的统一的封建王朝分别是____________

  • 29、唐朝诗人____被誉为“诗仙”,_____被誉为“诗圣”。

  • 30、为了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_____。后来,明成祖又设立了同类机构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配伍连线题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所给的信息,请将相关人物的名字填在横线上。

    (1)敢于直言,经常提醒皇帝居安思危,被喻为“一面镜子”,他是________

    (2)“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民族英雄是________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是________

    (4)“他率领本部粉碎了沙俄军队的围追堵截重返祖国”,他是____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团结一心抗击外来侵略,加强边疆管理,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小筑暂高枕,忧时旧有盟。呼樽来揖客,挥塵坐谈兵。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明·戚继光《韬钤深处》

    材料二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明·郑成功《复台》

    (1)材料一、二表现了两位民族英雄的历史功绩分别是?

    (2)材料一、二展现了两位民族英雄怎样的精神品质?

    材料三  雅克萨之战是中国军队反击沙俄军队入侵的一次重要战争。此战的胜利,有力地制止了沙俄向黑龙江流域进行侵略的计划,维护了中国的国家主权。表现了中国各族人民不屈服于外国侵略反抗的英勇精神。雅克萨自卫反击战是中俄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此战的胜利为中俄边界条约的签订奠定了基础。

    (3)根据材料三,中俄雅克萨之战后,双方签订了什么条约以解决中俄东段的边界问题?

    (4)分析以上材料和问题,请你谈谈如何有效的维护国家安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