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司马光评价唐太宗:“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下列对于唐太宗的史实描述不正确的是
A.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
B.知人善任,任用了魏征等著名的谏臣
C.以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各族的拥戴,被奉为“天可汗”
D.统治时期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史称“开元盛世”
2、历史现象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内容。任何一个历史过程的发展变化无一不是通过历史现象表现出来的。如下面黑板报列举的历史现象出现的朝代是
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王朝其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马可·波罗通过著名的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在这里生活了17年
A. 宋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
3、当前,我国正在实施“一带一路”开放型经济建设,“一路”是指海上丝绸之路,在我国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4、《天堂》这首歌充分表达了歌手腾格尔对家乡的赞美,历史上蒙古族曾经建立了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阿骨打
D.阿保机
5、以下能反映出中国古代和非洲友好交往的史实是
A.张骞通西域 B.遣唐使 C.马可▪波罗来华 D.郑和下西洋
6、《新唐书》记:“梁祖(朱温)起于宛朐(在今山东)群盗之党,已而挟听命之唐,鞭笞天下,以收神器,亦可谓一时之奸雄。”史书评价五代梁朝皇帝朱温是“奸雄”的主要原因是
A.朱温原为黄巢起义军将领,后投降唐朝,继而消灭唐朝
B.朱温原为唐节度使,投靠安禄山发动判乱
C.朱温建立后梁,开启了五代十国分裂局面
D.朱温统一了黄河流域并建立后梁,在生活上却纵情享乐
7、中共中央发布了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勤俭节约。中国古代就有一位“居安思危,戒奢从俭”的皇帝,他在魏征劝谏后,即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这位皇帝是 ( )
A.隋文帝
B.唐太宗
C.唐玄宗
D.宋太祖
8、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其中反映了中外交往的诗句是( )
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B.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C.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9、宰相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官职,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掌握巨大的权力。宋太祖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取的措施是( )
A.分化事权
B.频繁调换
C.武将监督
D.起而不用
10、据史书《稗史汇编》记载,明朝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这种情况可能什么原因造成的?
A.设立了军机处 B.八股取士 C.厂卫制度 D.大兴文字狱
11、“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这两句赞美的是唐朝越窑出产的
A.青瓷
B.白瓷
C.冰裂纹瓷
D.唐三彩
12、下面是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制作的一段政权更迭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建立的是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明朝
13、《梦梁录》记载南宋首都临安“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空虚之屋”。这一记载描述的是临安
A. 商业店铺林立
B. 商品琳琅满目
C. 货币交易量大
D. 商品交易量大
14、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的共同点是( )
A.都是神话小说
B.都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腐朽没落
C.都是明朝章回体小说
D.都反映了明朝封建专制制度的残酷
15、“唐朝时期,一些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这段材料说明唐朝时
A.形成了开放积极向上兼容并包的社会风气
B.妇女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C.妇女和男子具有平等的社会地位
D.妇女具有追求进步的精神风貌
16、改革与创新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动力。下列出现在唐朝的农业工具是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17、明朝时期丝制品中“云锦”最为名贵,素有“寸锦寸金”的说法,如果要想了解当时云锦的制造工艺可以在当时的工艺百科全书中查到,该书是
A.《齐民要术》
B.《千金方》
C.《天工开物》
D.《徐霞客游记》
18、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的抗金名将是
A.辛弃疾 B.戚继光 C.黄巢 D.岳飞
19、名著《西游记》家喻户晓,书中的故事情节我们耳熟能详,其中的故事取材于
A. 徐福东渡日本 B. 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C. 郑和七次下西洋 D.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20、下列属于明朝强化专制统治的政治措施是
A.设立科举制度 B.废除宰相制度 C.设立军机处 D.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
21、顺治时期,颁布“_____”,严格限制海上贸易;又强迫山东至广东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准商舟、渔船“片帆出海”。1757年下令关闭其他港口,只开放_____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_____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22、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________和________。
23、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是_________,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__________,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做诸侯。
24、代表中国古典小说最高成就,且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是________。
25、鉴真东渡
(1)概况:高僧鉴真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前5次都没有成功,辛劳过度而双目失明。但鉴真仍矢志不渝,继续进行第6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
(2)贡献: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________、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26、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907年建立后梁政权——
(2)1115年,正式建立女真政权——
(3)1644年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
(4)1616年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
27、平息东南沿海倭患的民族英雄是________。
28、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强盛,文教昌盛,历史称之为 “________”;唐朝的________是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29、581年,北周外戚________夺取了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30、1635年,_________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________。
3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641年,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松赞干布率群臣到河源附近的柏海迎接文成公主,行子婿之礼。之后与公主同返逻些(今拉萨),为公主筑城、修建宫室,遂“和同为—家”。
材料二: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辽害怕腹背受敌,提出和议。……后与辽订立和约,规定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双方停战,约为兄弟之国。
材料三:宋向金称臣,金册封宋康王为皇帝;东以淮河中流为界,西以大散关为界,南属宋,北属金,割唐州、邓州,以及商州、秦州的大半予金;宋每年向金纳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从绍兴十二年开始,每年春季送至泗州交纳。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友好关系?唐朝与这个民族“和同为—家”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的“和议”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给双方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盟约指出,宋金议和划定的分界线是什么?该盟约签订后,形成了怎样的政治局面?
(4)民族交融是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促成这种趋势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32、归纳列举
(1)下令开凿隋朝大运河的皇帝
(2)被唐太宗成为一面镜子的大臣
(3)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谁
(4)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事件是
(5)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的事件是
33、开放与交流是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在一些重要的海港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宋代的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从西太平洋到印度洋、波斯湾,都航行着来往中国的商船……海外贸易的收入,在宋代财政上占有重要地位。
——摘自《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二 西方则哥伦布以后,有无数之哥伦布,继达•伽马之后,有无数之达•伽马。我则郑和之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岂是郑君之罪也。
——粱启超《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
材料三 外国商人必须住在广州城外特别居住区域内的商馆,并且必须通过称为广东十三行的公行进行交易。……贸易季节一过,行商有责任催促外商离境,或返回澳门居住,不准在广州过冬。
——以上材料皆摘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1)根据材料一,宋朝政府在沿海港口设立了什么机构来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
(2)根据材料二概括郑和能够实现远航的条件有哪些?并简述郑和下西洋的积极意义。
(3)材料三中清朝实行了什么对外政策?这个政策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
(4)通过比较我国不同时期的外交政策,你认为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