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假如生活在唐朝,不可能看到的是
A.农民用曲辕犁耕地
B.家中摆放着唐三彩
C.长安城规模宏大、街道宽敞整齐
D.长安城内有许多“瓦子”,十分热闹
2、明清时期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市民阶层的文化心理需求,呼唤出一个中国古典小说的黄金时代。下列名著体现清代小说创作大放异彩的是( )
A. B.
C.
D.
3、两宋时期,海外贸易发达,政府在泉州、广州等主要港口城市设立( )管理贸易。
A. 市舶司
B. 广州十三行
C. 中书省
D. 锦衣卫
4、南宋时,临安城四面城门各供城内生活所需用物,曾有谚语“东门菜,西门水,南门柴,北门米”,从材料中可推断出临安。
A. 市民生活丰富多彩
B. 建筑设施分工明确
C. 城市商业繁荣
D. 农业发达
5、隋朝在中华帝国的正午时分高调登场,却匆忙谢蘇,在中国历史上书写了一段宛如昙花般脆弱短暂的璀璨辉煌。隋朝灭亡的标志是
A.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
B. 618年,隋炀帝在长安被部下杀死
C. 618年,隋炀帝在洛阳被部下杀死
D. 618年,隋炀帝在太原被部下杀死
6、“鉴真东渡、玄奘西行、郑和下西洋”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中外交往 B.繁荣开放 C.民族团结 D.祖国统一
7、唐末,人民徭役繁重,生活困苦,起义不断。其中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的起义是
A.史思明起义 B.黄巢起义 C.绿林起义 D.陈胜、吴广起义
8、他的诗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妇孺都会吟诵,深受大众欢迎。他是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王维
9、《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A.削弱王国势力
B.恩泽贵族
C.实现民族交融
D.增加税收
10、宋太祖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为削弱相权采取的办法是
A.实行三年一换 B.设置转运使 C.设置通判 D.分化事权
11、下列关于下图的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A.紫禁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B.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皇城即紫禁城
C.北京城平而呈“凹”字形,由一条中轴线贯穿南北
D.北京城的建筑以宫苑为重点,并建有王府、坛庙等
12、我国封建土地剥削制度被彻底废除的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新中国诞生
C.土地改革
D.三大改造
13、汉承秦制,唐袭隋规,都出现了盛世,然而秦朝与隋朝却都二世而亡。某校七年级(1)班的四位同学归纳分析了四种主要原因,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同学:周边少数民族骚扰
B.乙同学:横征暴敛苛政黩武
C.丙同学:宦官擅权外戚临朝
D.丁同学:统治集团内讧变乱
14、“安史之乱”结束了盛唐的神话,强大的帝国从此走下坡路,一去不回头,往昔的繁华,成为回忆。这场近八年的内乱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破坏
B.使得李唐王朝迅速灭亡
C.唐朝由盛转衰
D.逐渐形成藩镇割据局面
15、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
A.郑成功
B.文天祥
C.林则徐
D.李鸿章
16、明清时期专制集权统治极度膨胀,下列哪些是这一时期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①废除宰相制度
②设立军机处
③实行八股取士
④大兴文字狱
⑤设立廷杖制度
⑥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和东厂
A. ①②③
B. ②④⑤⑥
C. ②③④⑤⑥
D. ①②③④⑤⑥
17、据下表可知唐玄宗采取的治国举措是( )
表唐玄宗开元年间大事年表摘记 | |
时间 | 事件 |
开元二年 | 廊州史左感意,坐赃仗杀 |
开元三年 | 监察御史张孝蒿脏污,坐系凉州狱 |
开元六年 | 侍御史王旭赃私累巨万,贬龙平尉 |
A. 严惩贪腐 B. 改革税制 C. 编修典籍 D. 修定律法
18、曾六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的僧人是
A. 阿倍仲麻吕
B. 玄奘
C. 法显
D. 鉴真
19、清朝乾隆皇帝给英国国五的信函中写道:“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在此思想影响下,清朝统治者采取的对外政策是
A.君主专制制度 B.闭关锁国政策
C.重农抑商政策 D.休养生息政策
20、我国现在56个民族中,形成于元朝的是( )
A、蒙古族 B、回族
C、维吾尔族 D、朝鲜族
21、请依据提示把相关的事例填在下列横线上。
①宋代南方农业发展超过北方:南方的_____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
②宋代南方的手工业兴旺:____的开采量居世界第一。
③宋代南方的商业繁荣:集市发展,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____”。
④两宋时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到长江流域,_____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⑤宋代重视海外贸易:设置____机构管理海外贸易,贸易范围广泛。
22、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 ,南越_____”,超越汉朝和______。
23、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观察如图政权并立形势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英文字母所代表的政权名称:
A B C
(2)A和B之间订立了一个盟约,使他们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这个盟约是
25、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中国人的骄傲,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四大发明 | 造纸术 | 印刷术 | 火药 | ⑤ |
发明 | 西汉发明,东汉 改进 | 唐代《金刚经》是①印刷品,北宋②发明③印刷术 | 唐代发明,唐末用于④,宋代更广泛 | 宋代制成并用于 ⑥ |
影响 | 影响了世界文明发展的进程 | 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 对欧洲社会产生震动 | 为环球航行和⑦提供了重要条件 |
26、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907年建立后梁政权——
(2)1115年,正式建立女真政权——
(3)1644年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
(4)1616年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
27、中国的指南针技术是由 传到西方的。
28、北宋的创立时间是________,创立者是宋太祖________;北宋后期与______相约夹击辽国,该政权的创立者名为_____________。
29、写出与下列史实相符合对应的历史人物。
(1)元杂剧《窦娥冤》的作者﹣﹣________。
(2)史学巨著《资治通鉴》的主编﹣﹣________。
(3)建立蒙古政权被称为“成吉思汗”的蒙古英雄﹣﹣________。
(4)被秦桧以“莫须有”罪名杀害的南宋抗金名将﹣﹣________。
30、明长城:
目的:防御北方______族南扰,先后_____次修筑长城。起止点:东起________,西至_____;
结构:以______为主体,由关隘、城台、烽火台等组成;沿线设立______,驻守军队,开展屯田,进行生产,并修建了相连的道路,形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多用______砌成,十分坚固。明代修筑长城的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布局更合理,技术更先进,设施更为完善,工程质量更为优异。今天所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民代修筑的。长城处于北方______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在它附近的多民族聚集的地区,建立了许多_____________场所,使长城同时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31、在人类历史上,封建社会科学文化的最高成就是由中国创造的。经历秦汉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发展,到宋元朝臻至鼎盛,古代科技文化都在不断地发展与进步当中。
(1)隋唐时期农业技术和水利工程得到空前发展,其中农业技术的进步主要体现在农具的改进上,请写出这一时期农具革新的成就。
(2)培根评价我国古代重大的发明:“这三种东西改变了世界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在世界上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一个宗教派别、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三种东西分别指的是什么?
(3)元朝是我国戏剧发展的高峰时期,哪一戏剧家成功塑造了“窦娥”这一艺术形象?
(4)然而到了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进入末期,各种矛盾激发,大众化的小说成为主流文学形式,深刻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其中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的小说是哪一部?
(5)纵观整个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发展史,试探讨其繁荣的根本原因。
32、请根据提示,写出与之相对应的书名或作者。
(1)“中国十七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
(2)《本草纲目》——
(3)“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
(4)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 》
(5)浪漫主义色彩神话小说——《 》
33、唐朝前期,呈现出繁荣、富强的盛唐最象,成为当时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强大国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统治时期,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农民的劳役负担,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唐玄宗统治前期,重用人才,提倡节俭,重视兴修水利工程,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的局面,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1)材料描述了唐朝哪两个盛世景象?
材料二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当时的文人士子,以唱和吟诵诗歌作为社会交往和抒发情怀的重要方式,唐诗题材丰富,风格多样,仅《全唐诗》辑录的诗歌就有近5万首。
(2)唐朝诗坛气象万千,名家辈出,其中享有“诗仙”、“诗圣”的两位名家是谁?
材料三 唐朝对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唐与各国通过商业贸易,互派使者,加强交流与联系,使中国的文明、友谊传向世界,唐朝逐渐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
(3)列举出外国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的两个国家。
(4)从上述材料及所回答问题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