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唐朝政局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在当时的世界上声名显赫中“?”处应为( )
A.唐太宗统治前期
B.唐太宗统治后期
C.唐玄宗统治前期
D.唐玄宗统治后期
(2)907年,唐朝灭亡。与之有关的历史人物有( )
A.朱温
B.杨广
C.韩熙载
D.柳公权
(3)唐朝由盛转衰、逐渐走向衰亡的主要原因有( )
①安史之乱②藩镇割据③宦官专权④黄巢起义⑤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2、《贞观政要》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秦始皇平六国,隋炀帝富有四海,既骄且逸,一朝而败,吾亦何得自骄也?言念于此,不觉惕焉震惧。”此处的“吾”应该是哪位皇帝( )
A.唐太宗 B.唐玄宗 C.宋太祖 D.武则天
3、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下列对我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这一历史进程的原因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南方地区商业贸易和海外贸易的繁荣
B.南方地区地理、气候条件优越于北方
C.大量人口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
D.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
4、史学家吕思勉说:“进士科是始于隋的,其初尚系试策,不知什么时候改试了诗赋。唐时,进士科虽亦兼试经义及策,然所重的是诗赋。”材料反映了这一变化的影响是( )
A.唐朝繁荣统一 B.唐诗兴盛辉煌 C.市民文化兴起 D.科学技术发展
5、在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之后,为了加强对新疆的统治,清政府设置了
A.伊犁将军
B.驻藏大臣
C.新疆行省
D.理蕃院
6、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 )
A. 沈括 B. 李春
C. 蔡伦 D. 毕昇
7、清朝初期,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两个地域性商人集团是
A.晋商和徽商
B.徽商和浙商
C.苏商和鲁商
D.鲁商和晋商
8、经典诵读可以帮助我们提取丰富的历史信息。《三字经》“赢秦氏,始兼并.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太祖兴,国大明”中反映的我国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A. 秦、隋、宋
B. 秦、隋、元
C. 秦、元、唐
D. 隋、元、唐
9、梁启超指出:“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也……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竟无第二之郑和”的根本原因是
A.八股取士的影响
B.科学技术的落后
C.闭关锁国的限制
D.封建制度的落后
10、《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遭遇了车裂的命运。因为变法触动贵族利益。这一项内容是
A.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B.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治理
C.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D.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徭役
11、隋朝的统治,宛若一颗流星,划过历史天空,时间虽短暂,却光芒四射。隋朝在历史上的重大建树有
①开通大运河 ②开创科举制度 ③实现全国统一 ④成功收复台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
A. 统一六国
B. 建立唐朝
C. 统一蒙古
D. 建立宋朝
13、2012年,习近平赴深圳考察,发出了“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号召。20年前,解决了改革开放过程中遇到的姓“资”姓“社”等问题困扰的事件是
A. 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B. 进行三大改造
C. 建立经济特区
D. 邓小平南方讲话
14、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与有关国家共同建设“一带一路”的战略。纵观历史,西汉时期张骞通西域形成了著名的通商要道是
A.茶马古道
B.丝绸之路
C.驰道
D.蜀道
15、清朝前期的疆域十分辽阔,南到
A. 台湾岛
B. 海南岛
C. 钓鱼岛
D. 南海诸岛
16、关于明代建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明朝修筑长城主要是为了防御女真贵族南扰
B. 明长城东起嘉峪关、西至鸭绿江,设施完善
C. 明朝的北京城是朱棣在元大都基础上营建的
D. 明朝北京城核心是皇城即紫禁城,今称故宫
17、岳飞抗金赢得了人民的尊重,主要是因为
A. 岳飞军纪严明,英勇善战
B. 他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
C. 他军事素养高,屡战屡胜
D. 他的抗金斗争阻止了女真贵族的屠杀与掠夺,符合广大人民的意愿
18、《西游记》中不畏艰难的“唐僧”是指
A.鉴真
B.晁衡
C.杜甫
D.玄奘
19、《稗史汇编》中写道:“(明)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A.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
B.农民起义频繁发生
C.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
D.政务繁忙难以应对
20、隋朝末年,家住涿郡的一位商人想通过最便捷的方式去洛阳,他选择的出行方式应是( )
A. 坐轿子 B. 乘船 C. 乘汽车 D. 坐火车
21、写出与下列史实的叙述相符合对应的历史事件
(1)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这次宋辽盟约称为﹣﹣________。
(2)唐太宗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为﹣﹣________。
(3)从此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的动乱﹣﹣________。
(4)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的治世,历史上称为﹣﹣________。
22、由隋朝工匠李春设计修建,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是________。
23、请根据下列提示,列出相对应的内容。
(1)唐朝创制造型精美,色彩艳丽,闻名中外的瓷器——
(2)爆发于唐朝末年的农民起义 ——
(3)南宋和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
(4)宋朝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
(5)元朝时形成的一个新民族——
24、根据所学知识,请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北宋著名史学家主持编写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作者:
(2)明朝后期最负有盛名的戏剧家,代表作品《牡丹亭》,作者:
(3)元末明初,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三国演义》,作者:
(4)明朝中期,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西游记》,作者:
25、明代引进了原产于_______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26、郑和下西洋
(1)前提条件:15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繁荣,_____,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
(2)目的: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_____”,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
(3)概况:从_____年到1433年,郑和率船队_____次下“西洋”,规模之浩大,在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_____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_____和_____。
(4)影响: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_____,不仅增进了中国与_____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______,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27、重文轻武的政策
(1)目的:为防止唐末以来________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2)政策:宋太祖有意重用______________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____________继续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________。宋初时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3)作用: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__________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__________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28、元朝为了有效管辖和统治地方实行________。
29、明朝灭亡以后,正当李自成力图推进全国统一的时候,驻守重镇山海关的明军将领_________降清,引清兵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
30、唐朝繁荣昌盛,名人辈出.
(1)唐太宗知人善用。房玄龄善于谋略_________敢于决断,他们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
(2)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_________”。
(3)贞观初年,玄奘西行天竺,曾在佛学最高学府_________游学,玄奘回到长安后,根据他的口述、由其弟子记录成书的《_________》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31、文化璀璨
明清时期,由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特别是一些地区的商品经济发达。这一时期,文化继续发展,学术巨匠辈出,统文化呈现辉煌。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连线内容。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作品
(1)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2)李时珍的著作——
(3)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4)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5)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3、识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图一为______,他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2)图二为_____,他改进了造纸术。
(3)说说他们身上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