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丹东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列政权被蒙古族所灭的有(   

    ①辽       ②西夏       ③南宋       ④北宋       ⑤金

    A.①②③⑤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⑤

  • 2、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一词中所说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指的是(  )

    A. 铁木真   B. 忽必烈   C. 阿保机   D. 阿骨打

  • 3、清代科举考试规定,在殿试答卷时,文内遇有“皇帝”字样时,须直接换一行顶格书写,这反映出清朝(  )

    A.八股取士答卷愈益规范 B.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C.文字狱盛行 D.科举制被废除

  • 4、一提起江南,人们首先联想到的是迷蒙的烟雨,而在如雨飘零的江南,也孕育出了一种和烟雨一样,如梦似幻的瓷器——粉彩瓷(如下图)。粉彩瓷属于景德镇窑四大传统名瓷之一。江西景德镇兴起于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明朝

  • 5、在看重制度建设、工程建设的西方人眼中,他是继秦始皇之后,对中国最有影响的皇帝。他就是隋朝的建立者

    A. 杨坚

    B. 杨广

    C. 李渊

    D. 李世民

  • 6、明清时期纺织品瓷器和茶叶等物资大量出口,世界市场上一半白银流人中国的现象说明

    A. 明清政府鼓励对外贸易

    B. 闭关政策完全禁止对外贸易

    C. 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大门

    D. 中国对外贸易形成巨大顺差

  • 7、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它的建立者是

    A.杨坚 B.杨广 C.李渊 D.李世民

  • 8、宋夏议和后,边界贸易兴旺,当时在宋夏交界处开设的贸易场所被称为

    A.草市

    B.蕃坊

    C.榷场

    D.瓦子

  • 9、我国实行科举制度选拔官吏开始于(      )

    A.西汉 B.三国 C.隋朝 D.唐朝

  • 10、名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出自哪位词人

    A. 辛弃疾

    B. 苏轼

    C. 李清照

    D. 王安石

  • 11、下列哪一朝代的诗歌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清朝

  • 12、北宋时,四川的商人如果要购买大量货物,可以携带的最轻便货币是( )

    A.会子

    B.交子

    C.白银

    D.黄金

  • 13、“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大诗人杜甫的这首经典诗称颂的是(  )

    A. 开皇之治 B. 贞观之治 C. 开元盛世 D. 康乾盛世

  • 14、它是我国历史上南粮北运、商旅交通、水利灌溉等用途的生命线,是贯穿南北流动的血脉,被称为“活着的、流动着的文化遗产”。“它”是

    A.都江堰

    B.大运河

    C.赵州桥

    D.明长城

  • 15、清朝统治者采取强化君权的措施,把文化专制推向顶峰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

    B.大兴文字狱

    C.八股取士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16、建立西夏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A.契丹族

    B.女真族

    C.党项族

    D.蒙古族

  • 17、下列四幅两宋与西夏、辽、金并立的示意图中,哪些是正确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18、乾隆皇帝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外来)货物以通有无。”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后,当时唯一开放的一处对外贸易港口是哪座城市

    A.广州 B.深圳 C.珠海 D.泉州

  • 19、流传于民间的“苏湖熟,天下足”说明宋朝的时候(   )

    A. 全国的粮食只有太湖流域的苏州和湖州能够成熟

    B. 太湖流域的苏州和湖州的粮食熟了,就可以解决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

    C. 太湖流域的苏州和湖州成为当时全国的重要粮仓

    D. 太湖流域的苏州和湖州粮食不容易成熟

  • 20、唐朝时创制的新型灌溉工具是:

    A. 耧车   B. 翻车   C. 筒车   D. 曲辕犁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_____。杜甫的诗歌大多是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尤其是描述民间疾苦,多抒发他忧国忧民的情怀,故杜诗有____之称。

  • 22、科举考试的变化

    (1)内容:明代科举考试题目来自于“_____”“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_____》为标准。

    (2)形式:明代科举考试的形式有严格规定,由八部分组成,称为_____

    (3)影响:_____内容生疏,形式呆板,又_____,严重禁锢了人们的_____。它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使应试的人被录取后成为_____

  • 23、(1)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且其作品被称为“诗史”的诗人是____

    (2)“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评价的是宋代词人____

    (3)汤显祖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其代表作品是_____

    (4)关汉卿是元杂剧的杰出作家,他的______是一部到今仍“感天动地”的伟大作品。

    (5)清代的小说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的是曹雪芹的_____

  • 24、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请将下列空白处填写正确内容。

    (1)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是   

    (2)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编著的被 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是   。 (3)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经验的一部明代的农业科学巨著是   

    (4)昆曲的传世之作是   

    (5)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的书是   

  • 25、两宋时期,豪放派词人的代表是________________

  • 26、唐朝的国势由盛到衰的转折点是___________;1689年,中俄双方进行谈判,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_______________

  • 27、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____________。寺庙内外人流如潮,进行各种商品交易,还有傀儡戏、舞剑、杂技等各种表演。

  • 28、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遭到楚王流放的爱国诗人________而产生的。

  • 29、李白的称号是

     

  • 30、唐朝发明的节省人力的灌溉工具是________。适于深耕细作的工具是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罗贯中   A.《红楼梦》

    关汉卿   B.《窦娥冤》

    吴承恩   C.《水浒传》

    李时珍   D.《西游记》

    施耐庵   E.《三国演义》

    曹雪芹   F.《本草纲目》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答案。

    (1)中国第一个平等的边界条约——

    (2)清初设置的监督西藏地方政务的机构——

    (3)推翻明朝政权的农民起义——

    (4)15世纪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理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

    ——选自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二太宗即位第一次贡举时(977年),已有5300人参加考试;真宗即位第一次贡举时(998年),激增到2万人。宋太宗在位二十一年,通过科举而得官的将近一万人。宋仁宗在位四十年,单由进士一科而得官的就有4517人。

    材料三与明朝相比,清朝官学种类增多,分布范围扩大,但由 于科举……考试文体为八股文,学校就注重训练、教授如何写 好八股文,而忽略了其他科目的学习。

    ——摘编自《明清科举制度与教育考试研究》

    (1)材料一描写的是科举制度产生后的现象,该制度正式产生的标志是什么?该制度实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科举制在宋朝的发展趋势。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出题 范围有何限制?“八股取士”在实施过程年有何弊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