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铁岭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图中的《咏鹅诗》是骆宾王在7岁时创作的,这位小神童长大后在一次叛乱中名动大唐。《全唐文》收录了骆宾王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武则天曾读过这篇讨伐自己的檄文,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一句时,振衣而起,说:“这么好的人才,没有得到重用,是宰相的过错!”由此可见,武则天这位皇帝(       

    A.重用酷吏残害宰相

    B.重视殿试考生文章

    C.残酷打击敌对官僚

    D.选拔人才不拘一格

  • 2、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分别设立特别行政区。其中“特别”的意思是

    A. 香港、澳门人的国籍不变

    B. 特别行政区与中央政府互不管辖

    C. 享有高度自治权利,原有的社会制度不变

    D. 香港、澳门分别与英、葡保持原有政治关系

  • 3、乾隆帝主持编撰《四库全书》的同时,也销毁对大清不利的书籍总计1.36万卷,15万册。这体现了清朝(     

    A.文化繁荣

    B.大兴文字狱

    C.实行文化专制政策

    D.实行八股取士

  • 4、小时候曾被封为遂宁郡王的宋徽宗,他于哪一年被金军抓走?

    A. 1127

    B. 1234

    C. 1125

    D. 1115

  • 5、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如图中①处所代表的政权是(     

    A.隋朝

    B.秦朝

    C.西晋

    D.宋朝

  • 6、“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这是杜甫在《垂老别》一诗中对“安史之乱”的描绘。造成这一动乱的原因有

    ①唐玄宗朝政腐败

    ②地方节度使势力膨胀

    ③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

    ④农民起义的打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 7、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这一历史功绩是指

    A.建立唐朝

    B.统一全国

    C.开凿运河

    D.开科取士

  • 8、大运河连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连接了两个文明。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一体。“鸿恩大德,前古未比。”隋朝修建大运河所起的最重大的影响是

    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加强北部边防

    C.加强南北经济的交流 D.巩固隋朝的统一

  • 9、宋神宗在论及东南市舶之利时说:“东南利国之大,舶商亦居其一焉,昔钱(指吴越政权)、刘(指南汉政权)窃据浙、广,内足自富,外足抗中国者,亦由笼海商得术也。”材料表明宋朝统治者( )

    A.重农抑商 B.大力发展造船行业

    C.重文轻武 D.重视发展海外贸易

  • 10、宋真宗《励学篇》中宣扬“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体现了宋代统治阶级重视(  )

    A. 科举入仕 B. 农业改进

    C. 精美建筑 D. 以德治国

  • 11、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文化的繁荣,清代的文学艺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其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     

    A.关汉卿的《窦娥冤》

    B.施耐庵的《水浒传》

    C.吴承恩的《西游记》

    D.曹雪芹的《红楼梦》

  • 12、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后来,消灭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割据局面的是(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 13、如图是出土于唐长安城遗址的伎乐八棱金杯,杯身上的乐师深目高鼻,服饰带有中亚风格,手持琵琶等西域乐器。从该文物可以获取的唐朝信息不包括

    A.艺术的繁荣状况

    B.农业的发展状况

    C.手工业的发展状况

    D.开放的社会局面

  • 14、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元朝专门设置加强对它的管辖。

    A. 伊犁将军

    B. 宣政院

    C. 驻藏大臣

    D. 军机处

  • 15、“和坤跌倒,嘉庆吃饱”这个说法说明清朝时期特别是乾隆以后,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是

    A. 八旗子弟十分颓废

    B. 好大喜功花费无度

    C. 兼并严重流民众多

    D. 贪污腐败风气盛行

  • 16、杜甫诗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白居易的“春霄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描述的是同一个皇帝,这个皇帝是

    A.唐太宗

    B.唐玄宗

    C.唐高祖

    D.武则天

  • 17、北宋时期兴起于江西,以生产青白瓷著名,成为当时江南最大瓷器制造中心的是(     

    A.越窑

    B.邢窑

    C.景德镇

    D.泉州

  • 18、从公元10世纪初到13世纪末是我国历史上“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直至蒙元再次统一全国。在统一过程中他们先后灭亡了(   )

    ①西夏 ②辽 ③金 ④南宋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9、“兵兴以来,地荒民逃……其令所在有司,广加招徕……各州县以劝民耕之多寡……岁终抚按考核以闻。”材料反映清朝初期,解决粮食问题的措施是(     

    A.鼓励垦荒,扩大可耕地面积

    B.清政府不再向人们征收赋税

    C.重农抑商

    D.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 20、下面一组图片印证的是发生在1953——1956年的

    A.三大改造

    B.土地改革

    C.抗美援朝

    D.“大跃进”运动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北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 22、宋代经济.社会十分繁荣。请列举相关史实。

    (1)北宋时期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________

    (2)宋朝政府设立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________

    (3)宋代城市商业十分繁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________

  • 23、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一人物朱元璋是_____朝的开国皇帝。为加强皇权,他废除了以往长期存在的______制度和中书省;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特务机构________ 以监视官民。

    (2)图二人物戚继光的主要功绩是平定了我国东南沿海的“____________”,他统领的军队被人们誉为“________________” 

    (3)图三人物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____________家,他经过27年的努力,编写出《___________》这部药物学巨著。

  • 24、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1)黄巢起义

    ①原因:唐朝后期,统治腐朽,________________的态势越来越严重,而且相互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中央已无力控制藩镇。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的灾荒,无以为生,发动了大规模起义。

    ②经过: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________,建立政权。

    ③影响:给唐朝统治以________

    (2)唐朝灭亡

    ________年,________建立了________政权,唐朝至此灭亡。

  • 25、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______登上皇位,后来定都_______,史称南宋。

  • 26、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_____);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定都于(_____)。

  • 27、中国政府与印度政府代表的谈判中,首次提出了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是________;在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的方针是________

     

  • 28、(  )1.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北宋。

    错误: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

    (  )2.瓦舍、勾栏是唐代市民的娱乐场所。

    错误: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

    (  )3.明太祖时设锦衣卫监视官民。

    错误: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

    (  )4.1553年,西班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

    错误: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

    (  )5.昆曲是中国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

    错误: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

  • 29、元朝时负责管辖西藏军民事务的机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30、隋朝建立于__________年;北宋灭亡于__________年。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将下列历史现象(事件)与相关人物连接起来。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英雄是时代的标杆。

    (1)岳飞统率的“岳家军”在________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

    (2)1206年,__________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3)抗元英雄__________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他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材料一说明唐太宗怎样的治国理政思想?这一思想可以从战国时期哪些思想家主张中找到理论依据?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他在发展经济上的主要做法是什么?

    材料二  626年(武德九年)九月,即位伊始的唐太宗说:“王者视四海如一家,封域之内,皆朕赤子。”627年(贞观元年),又说:“朕以天下为家。”647年(贞观二十一年),又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2)材料二体现出唐太宗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怎样的治国理政精神?试以唐太宗统治时期的相关史实举例说明。

    材料二  唐代文化呈现一种兼容的气度。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13次之多;古印度一再遣使唐朝;波斯、大食商人频繁往来于亚欧之间,不少人定居唐朝,其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都受到唐政府尊重。各国都称中国人为“唐人”。

    (2)依据材料和学过的知识指出,唐朝时期,对外友好交往的主要史实有哪些?依据材料分析指出,唐朝对外交往能够持续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