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鄂尔多斯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该功绩是指隋文帝

    A.加强中央集权 B.社会经济发展

    C.开通京杭大运河 D.实现国家统一

  • 2、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A. 《本草纲目》

    B. 《天工开物》

    C. 《农政全书》

    D. 《牡丹亭》

  • 3、下列政权灭亡的先后顺序是

    A. 辽一南宋一金 B. 西夏一辽一金

    C. 西夏一金一南宋 D. 金一西夏一南宋

  • 4、“六十年来,塞上物阜民安,商贾辐辏,无异于中原。”这段材料主要歌颂了什么工程或建筑的积极作用

    A. 大运河

    B. 赵州桥

    C. 长城

    D. 避暑山庄

  • 5、“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该诗反映了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期的社会繁荣景象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 6、中国历代政府在台湾先后建立了行政机构,行使管辖权。以下机构标志台湾正式归属于中央政府管辖的是

    A. 台湾府

    B. 澎湖巡检司

    C. 台湾办事大臣

    D. 台湾省

  • 7、以下有关《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属于观点的是

    A. 其作者是宋代张择端

    B. 《清明上河图》是一件伟大的绘画艺术珍品

    C. 再现了北宋首都汴京的繁华景象

    D.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8、隋朝建立于(  )

    A. 581   B. 589   C. 605   D. 618

  • 9、中共中央发布了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例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政”。古时候即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皇帝,他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这位皇帝是

    A. 隋炀帝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 10、早在800多年前,我国就已经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冰淇淋,后来由旅行家马可·波罗传播到意大利,在经多次改进制成了如今样式的冰淇淋。据此推断冰淇淋传到欧洲是在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 11、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推论

    A

    明代徐光启撰写《农政全书》

    成为世界医药学重要文献

    B

    明太祖设立军机处

    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

    C

    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

    标志唐朝的灭亡

    D

    宋朝的“瓦子”

    是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A.A

    B.B

    C.C

    D.D

  • 12、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下列有关中华文明成就的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①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②《金刚经》是现存最早的活字印刷品

    ③火药在唐朝末年开始用于军事

    ④宋朝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业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 13、朱元璋在地方取消中书省,设立“三司”,互不统属,三司的长官直接由中央任命,这主要是为了

    A.增设机构,增强地方权力

    B.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

    C.权力分散,加强君主专制

    D.防止腐败,缓和社会矛盾

  • 14、《宋史·食货志(下)》记载:“初,蜀民以铁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这一经济现象最早出现在(  )

    A.南朝时的宋 B.唐朝 C.南宋 D.北宋

  • 15、宋代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中国商船的踪迹最远可到达(  )

    A. 朝鲜

    B. 日本

    C. 南海诸国

    D. 非洲东海岸

  • 16、葡萄牙殖民者几次侵入我国广东福建,浙江地区.都被我国居民赶走,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谎称遇到风浪请求暂时借地晾晒货物,他们买通当地官员,得到允许,在(  )上岸,擅自搭篷建房,进行贸易。

    A.台湾 B.澳门 C.香港 D.厦门

  • 17、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这些典故讲的是哪位皇帝

    A. 李渊

    B. 杨坚

    C. 武则天

    D. 赵匡胤

  • 18、下列有关我国明清时期社会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引进新品种解决粮食紧张问题

    ②纺织业中出现了机户与机工

    ③商业发达,商帮形成,重商抑农

    ④在商业活动中出现了专门经营汇兑、放贷和存款业务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 19、历史事实是指历史的真实情况,是对历史事实的表述;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评论。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明代景德镇的青花瓷畅销海内外

    B.明清时期形成的商帮有山西的晋商和安徽的徽商

    C.清朝的文字狱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D.明长城东起辽东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总长万余里

  • 20、宋夏议和之前,在宋夏之间的不断战争中,宋朝被动挨打,节节败退,损失惨重。研究其原因应该是

    ①宋朝重文轻武,不重视军队建设;

    ②宋朝文臣不悉军务,却掌握军政大权;

    ③宋朝兵不识将,将不识兵,战斗力削弱;

    ④宋朝军队将领处处受制,往往会错失战机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西汉文景时期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的治世局面,史称“________”;东汉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史称________

  • 22、观察如图,请将下列都城或国家(朝代)名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北宋的都城:东京B.南宋都城

  • 23、唐朝的________是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明朝经济在前代基础上继续发展,________成为明代丝织业的中心。

     

  • 24、唐朝后期,统治腐朽,藩镇割据,人民赋税繁重,生活困苦,爆发了由________领导的大规模农民起义,给唐朝统治致命的打击;明朝末年,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提出“_________”的口号。1644年,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了。

  • 25、1127年,宋钦宗的弟弟________在应天称帝,后来定都________,历史上称为南宋。

  • 26、元朝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理,设置了________

  • 27、为加强对文人的控制,明朝采取的方式是________;清朝康、雍、乾时期大兴________

  • 28、(1)唐朝时期,西游天竺,促进古代中印文明交流的高僧是________

    (2)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________

    (3)西藏在元代成为我国的一部分,元代管理西藏的机构是________

    (4)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________

     

  • 29、明末,__________成为起义的主力军,他提出了“__________”的口号,得到农民拥护,1644年结束明朝统治。

  • 30、北宋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雪夜上梁山,这一文学形象出现于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陆羽 “诗圣”《茶经》

    杜甫 “诗仙”《玄秘塔碑》

    李白 “画圣”“三吏”“三别”

    吴道子 “笔谏” 《蜀道难》

    柳公权 “茶神” 《送子天王图》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公主

    (3)宋代杰出的女词人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摘编自何成刚《中国古代史(下)》

    材料二  北宋商业繁荣,全国10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增加到46处,成都,建康,杭州都是著名的商业大都市。大城市的繁华打破了坊和市的界限,还出现了夜市,到五更之后早市又开张营业。交子代替铁钱在市场上流通,以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材料三  建国初期,宋太祖将政权、财权和兵权全部收归中央。以分化事权的办法分割相权、军权。任命文官代替武将出任地方长官,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结束了唐朝后期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维护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有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摘编自陈二力《北宋重文轻武的国策与文官政治的形成》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盟约”的名称及北宋与周边政权交往的方式。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商业发展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北宋政治的特点,并分析其历史影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