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过27年持续不断的努力,编写出《本草纲目》这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的人是
A.李时珍 B.宋应星 C.徐光启 D.曹雪芹
2、宋代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
①苏轼
②关汉卿
③辛弃疾
④李清照
③吴道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④
3、公元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后来,他们相继攻占东都洛阳,潼关,逼近长安,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公元763年,安史叛军最终被平定。材料反映的是“安史之乱”爆发的
A.原因
B.经过
C.结果
D.影响
4、蒙古统一后,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发动了大规模的扩张战争。其中被蒙古政权灭亡了的政权包括( )
①辽 ②西夏 ③金 ④南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呈现唐朝由盛转衰时期的诗词是( )
A.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
B.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
C.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D.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
6、元朝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
A. 马致远 B. 郑光祖 C. 白朴 D. 关汉卿
7、中国历史上曾有一位与英国的伊丽莎白、俄国的叶卡捷琳娜二世齐名的女皇,她是
A.武则天
B.吕雉
C.慈禧
D.萧太后
8、如图所示的现象可以反映清朝前期社会
A.经济发展 B.闭关自守 C.危机重重 D.贫富分化
9、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少数民族领袖,他于1038年11月10日自立为帝,脱离宋朝,国号“大夏”,亦称西夏,定都兴庆府。他来自下列的哪个民族呢
A.契丹
B.女真
C.党项
D.突厥
10、“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这些现象最早出现在我国哪个时期( )
A.两宋时期
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秦汉时期
11、宋词是继唐诗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体现豪放风格的宋代词人有
①苏轼 ②关汉卿 ③李白 ④辛弃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2、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英雄”,其中的“唐宗”“宋祖”“成吉思汗”说的是下列哪一组人物
A. 李渊 赵构 铁木真
B. 李世民 赵匡胤 铁木真
C. 唐玄宗 赵构 忽必烈
D. 李世民 赵匡胤 忽必烈
13、北宋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当时的人不以从军为荣的原因是( )
A.穷兵黩武,崇尚武力
B.文武并重
C.委派武将担任高职
D.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14、诗歌能真实地反映时代。下列诗歌能反映安史之乱影响的是
A.“吟咏留千古,声名动四夷”
B.“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D.“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15、武则天于684年下令:凡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升官。这体现了武则天
A.严惩贪官污吏 B.重视农业生产 C.善于纳谏 D.提倡节俭
16、2014年在卡塔尔首都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隋朝开通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B.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C.促进民族间的友好往来 D.防洪灌溉,促进农业的发展
17、我国至今一直延用的县、省级行政机构,最早推行分别是在
A.秦朝、元朝 B.夏朝、唐朝
C.商朝、汉朝 D.西周、秦朝
18、对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正确理解的是
A.禁止一切对外交往 B.封锁沿海港口
C.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D.加强君主专制
19、宋太祖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在政治、军事和经济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列措施中属于军事方面的是( )
A. 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并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B. 重用文臣,采取重文轻武的政策
C. 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政收归中央
D. 在宰相之下设置若干副宰相,与宰相共同议政
20、下列措施与明成祖加强君主专制统治有关的是
A. 废除丞相制度
B. 设立锦衣卫
C. 设立东厂
D. 设立军机处
21、宋元时期经济文化发展,民族融合得到加强。
(1)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________加以管理。
(2)宋代市民阶层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丰富,城市中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______________。
(3)元政府设置______________,是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地方行政区域。
(4)______________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的艺术
22、北宋的创立时间是________,创立者是宋太祖________;北宋后期与______相约夹击辽国,该政权的创立者名为_____________。
23、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______世纪时,传入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和东南亚,又经___________传到波斯,后来经过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
24、措施: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____;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表现: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_____”。
25、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代,进入了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昆曲和_______。
26、11世纪前期契丹族首领元昊称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
错误: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
27、北宋从越南传入了优良水稻品种——________。宋朝时,出现了“________,天下足”的谚语。
28、代表清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________。
29、雅克萨之战
(1)雅克萨之战:17世纪中期,____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筑城堡,作为扩大侵略的据点。1685年和1686年,____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
(2)《尼布楚条约》:
①时间:___年
②签订双方:中俄
③地位:第一个___条约
④意义: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____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30、唐太宗在位期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史称“________”;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辖,元朝实行________,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奠定了后世行政区划的基础。
31、
诗仙 杜甫
画圣 李白
女真族 吴道子
诗圣 元昊
党项族 阿骨打
32、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是社会变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提示,写出正确的答案。
(1)唐太宗勤于政事,虚心纳谏,用人唯贤,使唐朝国力增强,史称_________________。
(2)唐玄宗在位前期,励精图治,重用贤能,使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_________________。
(3)持续八年动乱,导致唐朝国势从此由盛转衰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
(4)他主持编写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与司马迁并称为“史学两司马”。他是_________________。
3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以来,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通道上,五彩的丝绸、精美的瓷器和名贵的香料贸易络绎不绝。这条通道为古代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1)这条“横贯欧亚大陆的通道”被称为什么?为开拓这条“通道”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物是谁?请说出这条“通道”的起点在哪里?
材料二 明成祖称帝后,派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主要目的是……;郑和7次远航,船队最多时有船200多艘,最少的一次也有60余艘。
(2)材料二中郑和远航的目的是什么?最远到达什么地方?
材料三 清朝时出海贸易的商船装载货物重量有严格的限制,甚至规定只准带铁锅一口,每人只许带铁斧一把;船上所有人员必须详细登记姓名、年龄、面貌、履历、籍贯等;船只预先规定往返日期,每人每日只许带米两升。
(3)材料三反映了清朝统治的某种政策,这种政策是什么?当时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4)综上所述,分析以上材料,然后谈谈你对对外开放的认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