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A.宦官专权 B.农民起义 C.安史之乱 D.藩镇割据
2、隋炀帝在历代古运河的基础上,开通大运河。大运河开通后,“运漕商旅,往来不绝”。这反映了大运河( )
A.提高了隋朝的造船技术
B.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C.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
D.结束了南北的分裂局面
3、维护国家统一,打击外来侵略势力,是任何一个国家统治者的重大治国谋略。清朝为加强对台湾地区的管理,1684年设置了
A.北庭都护府 B.伊犁将军 C.台湾府 D.宣政院
4、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拐点是:( )
A.黄巢起义
B.宦官专权
C.安史之乱
D.藩镇割据
5、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和哪个部门相似()
A.资本主义工商业
B.农业
C.银行业
D.畜牧业
6、泉州地区出现多处回族村庄,对回族的评述错误的是( )
A. 元朝时期民族融合的典型事例
B. 信仰伊斯兰教
C. 中国人与欧洲人通婚融合的产物
D. 中华重要一员
7、在我国南宋有一位著名的抗金将领,他“精忠报国”的故事世代流传。他是( )
A. 文天祥 B. 戚继光 C. 林则徐 D. 岳飞
8、在文物收藏热中,某历史兴趣小组模仿中央电视台举行“鉴宝”活动。下列“宝物”一定不属于文物的是( )
A. 标有:唐朝景德镇的瓷器——“唐三彩奔马” B. 标有:宋朝景德镇的瓷器——“绿釉黑花瓶”
C. 标有:宋朝的指南针——“罗盘针” D. 标有:宋朝的纸币——“交子”
9、银川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民间传说中又称“凤凰城”,古称“兴庆府”“宁夏城”。它曾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政权的都城( )
A.吐蕃
B.辽
C.西夏
D.金
10、隋朝的存在短暂而辉煌,这个被称为“昙花王朝”的建立者是( )
A.王莽 B.杨坚 C.杨广 D.李渊
11、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 )
A. 开皇之治 B. 开元盛世 C. 贞观之治 D. 文景之治
12、隋朝开创的科举制度成为此后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该制度选拔官吏的依据是
A. 军功 B. 门第 C. 学识 D. 品行
13、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
A.隋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14、中国古代科技发达,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下列科技成就,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纸的发明 ②指南针用于航海 ③张衡发明地动仪 ④雕版印刷术的出现
A. ③①②④ B. ③①④② C. ①③②④ D. ①③④②
15、秦始皇向来都说他是暴君,把他的好处抹杀,其实他在中国历史上功绩还是有很多,如
①统一六国②推行郡县制③统一货币、度量衡④焚书坑儒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6、“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该书是
A. 《齐民要术》 B. 《天工开物》 C. 《本草纲目》 D. 《农政全书》
17、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前期)治国理政最显著的共同之处是
A.实行分封 B.开创郡县 C.创立殿试 D.重用人才
18、下列史实与下图人物相关的是
①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
②接受汉族儒臣建议,推行中原地区的各种制度与文化
③整顿吏治,注重农桑
④建立元朝并统一全国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9、中国古代货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变化。如图是“交子”的铜版拓片,这种货币发行的时代是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北宋
20、杜甫在《无家别》中写道:“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泛指杂草野草)。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造成这种社会惨象的是
A.安史之乱
B.宦官专权
C.藩镇割据
D.黄巢起义
21、“罄南山之竹书罪无趣,决东海之波流而难尽”痛斥的是________;________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22、司马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他编写的 ________ 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23、唐朝时,高僧玄奘西游印度取经,并写成________一书
24、中国四大发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对外传播是中国对世界的最大贡献。
25、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_______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_______。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26、宋元时期海路:宋元时期造船和_______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当时,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_______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27、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______,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_________,这是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28、唐朝诗人____被誉为“诗仙”,_____被誉为“诗圣”。
29、重大会议影响着历史进程。根据题意完成填空:
(1)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是中共______。
(2)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一称谓,并确立其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中共______。
(3)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会议是______。
(4)确立习近平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的会议是中共______。
30、隋唐书法家名家辈出,最著名的要推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他们合称颜筋柳骨。
31、连线
关汉卿 郾城大捷
李时珍 《窦娥冤》
曹雪芹 《本草纲目》
李白 《红楼梦》
汤显祖 诗仙
杜甫 《牡丹亭》
岳飞 诗圣
32、该事件推动了中日文化的友好交往,将中国先进的佛教、医药、建筑、雕塑、文学、绘画、书法等技术知识传播到日本。郭沫若先生曾写诗这样描述该事件的中心人物: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3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材料一:由于唐王朝国力强盛,文化先进,以唐为中心,各族间的交往空前频繁,关系十分密切。其中,吐蕃与唐朝更是“合同为一家”。当时有些少数民族当权者和中原王朝也不时发生摩擦,有时连年开战。不过,总体上说,唐王朝执行的是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使得各民族之间越来越近,并且以汉族为中心进一步交融,在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相互补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了唐帝国这一统的多民族的强大国家。
材料二:元朝的统一给各族人民相互交往和学习提供了有利的环境。蒙古等族人民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人也大量来到边疆,契丹、女真等族人民早已进入黄河流域。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当时,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维吾尔、蒙、汉等民族逐步交融,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各民族之间越来越近”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出例唐朝与少数民族“合同为家”和“连年开战”的史实。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元朝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请分别写出平定图一、图二所示叛乱的清朝皇帝。为了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理,清朝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