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末李清在《三垣笔记》中说道:“宁( 远)锦(州)之溃,北边精锐几尽,而中州寇祸正张、上意亦欲以金币姑缓北兵,专力平寇。”文中的“北兵”是指( )
A. 后金军队
B. 蒙古军队
C. 倭寇
D. 李自成起义军
2、盛唐的开放,表现为很多,其实这种开放都是一种包容,一种打破禁地。根据这种的理解,你觉得以下不能明显成为唐朝开放的表现。
A.科举制的实行
B.武则天当皇帝
C.清查土地和户口
D.妇女骑马、打球
3、1271年元朝建立,国号取自《周易乾篇》中的“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下列关于元朝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成吉思汗率军灭金后,建立元朝
B. 在元朝军队的进攻下,西夏灭亡
C. 元朝的建立者采纳汉朝儒臣的建议,推行中原的各种制度和文化
D. 元朝建立后在西藏设置驿站,掌管西藏的军民各种事务
4、戚继光17岁就开始在山东负责沿海防务,曾写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豪迈诗句。他成为人人称颂的英雄主要是因为
A.取得了东南沿海抗倭斗争的胜利
B.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
C.取得了郾城大战的胜利
D.取得了雅克萨之战的胜利
5、签订“澶渊之盟”的两个政权是
A. 北宋和西夏 B. 北宋和辽 C. 南宋和金 D. 蒙古和辽
6、“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与这首诗有关的制度是( )
A. 世袭制 B. 察举制 C. 科举制 D. 九品中正制
7、如果你穿越到盛唐时期,你会看到哪些景象
①农民在使用曲辕犁耕地
②唐三彩的制作过程
③外国客人在长安城内经商
④一些妇女在骑马、打球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8、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建立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元朝,其建立者是
A.完颜阿骨打
B.忽必烈
C.成吉思汗
D.耶律阿保机
9、藏族有一首民歌,名叫《唉马林吉》(“喂,听一听”的意思),一直到今天都广为百姓传唱。歌词是“正月十五那一天,公主答应来西藏。莲花大坝不用怕,百匹骏马迎接您。高耸雪山不用怕,百头牦牛迎接你。奔腾江水不用怕,百只皮筏迎接您。”表达了对远嫁西藏的文成公主的怀念。文成公主远嫁西藏发生在( )
A. 唐高祖统治时期 B. 唐太宗统治时期 C. 唐高宗统治时期 D. 唐中宗统治时期
10、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下列各项均体现上述观点,其中发生于明清时期的史实是
①忽必烈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进一步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
②郑成功收复台湾捍卫了国家主权
③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进一步密切了西藏与内地的联系,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
④乾隆帝时期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了祖国西北边疆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1、公元589年,隋军南下灭掉陈朝,统一全国,结合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
A.隋文帝
B.汉武帝
C.秦始皇
D.隋炀帝
12、元朝时在全国设立了多少个行省?
A. 12个
B. 10个
C. 9个
D. 8个
13、图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小丽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一组图片(鉴真东渡、玄奘西游),她想 给这组图片拟定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A.海峡两岸一家亲
B.民族团结之花盛开
C.祖国山河锦绣
D.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14、下列不属于宋太祖赵匡胤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是( )
A.解除兵权 B.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
C.削弱相权 D.完善三省六部制
15、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②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③攻占北京,推翻明朝
④山海关大战
A. ①③②④
B. ④②①③
C. ①④②③
D. ①②③④
16、下列有关李白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经历坎坷
②其作品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了昂扬的进取精神
③其作品具有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的特点
④他被人们称为“诗仙”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17、下图为中国古代时间轴,其中阶段④的特征是(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
C.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D.从政权分立到国家统一
18、元朝时期,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同汉、蒙、维吾尔等民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这个民族是
A.藏族 B.回族 C.契丹族 D.满族
19、“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奉行开明、和睦的民族政策的唐朝统治者是( )
A. 唐太宗 B. 唐玄宗 C. 武则天 D. 唐高宗
20、李自成的“均田免赋”口号是针对明末的以下哪些情况提出的( )
①土地高度集中 ②兵役、徭役繁重 ③赋税沉重 ④物价昂贵
A. ①②③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21、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李白的诗飘逸洒脱,充满了浪漫情怀,他因此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他的诗淳朴厚重,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
22、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是——
23、唐朝的瓷器工艺水平高超,__________ 闻名中外;明朝时景德镇发展为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__________ 畅销海内外。
24、宋代我国海外贸易繁盛,在当时既拥有领先世界的造船业,又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的两座城市分别是_____和_____。
25、人口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有些地方,由于人口密度加大,_____矛盾逐渐突出。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26、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________的局面;汉武帝为了加强思想统一,接受________(人物)“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27、藏族的祖先在唐朝时叫________;唐朝时实行________的民族政策;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嫁给________;西藏正式成为我国一个行政区是在________,当时,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在中央设置________。
28、开通大运河
(1)目的:加强____,巩固____。
(2)时间:从____年起
(3)在位皇帝:____
(4)中心:____;端点:北抵____,南至____
(5)四个组成部分(自北而南):永济渠、____、邗沟、____。
(6)连接的水系:连接了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大水系。
(7)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____、____和____交流。
29、《天工开物》是一部科技巨著,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与经验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它的作者是________。
30、我国在隋唐时期发明了_______________,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31、文化璀璨
明清时期,由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特别是一些地区的商品经济发达。这一时期,文化继续发展,学术巨匠辈出,统文化呈现辉煌。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连线内容。
32、请列举三省六部制中六部的名称
33、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大国印象之疆域)
(1)与大唐时期的疆域相比,谈谈你对元朝疆域的认识。
(大国印象之元朝)
(2)元朝的国名源自《易经》):“大哉,乾元。”元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印象是“大国统一,疆域辽阔,制度创新,民族融合。”据所学,谈谈你对元朝“制度创新,民族融合”的理解。
(大国印象之宋朝)
这是地理版图最小的中国;这是文化发展最大的中国;这是军事力量最弱的中国;这是经济实力最强的中国。
(3)据所学,谈谈宋朝给人以上印象的历史原因。
(大国印象之清朝)
(4)模仿以上,至少选一个角度谈谈你对清朝前期大国印象的认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