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契丹与西夏国力不断增强的共同原因是( )
A.创制自己的文字 B.学习中原文化 C.强大武力支撑 D.汉人大量迁入,编练军队
2、下列四件历史故事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
①收复建康 ②取得郾城大捷
③“冻光不拆屋,饿死不摅掠” ④“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A.卫青北击匈奴 B.岳飞抗金 C.文天祥抗元 D.戚继光抗倭
3、“五万里的尘土与寒暑,长安与那烂陀寺相遇的机缘……孤独的灵魂,却在万众的仰慕中升腾,你,才是真正的行者!”诗歌中的“你”最有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 )
A.鉴真
B.马可·波罗
C.玄奘
D.阿倍仲麻吕
4、“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禾苗待我灌醉。”唐朝诗人的这首《调笑令》反映的工具是
A. 戽斗
B. 翻车
C. 耧车
D. 筒车
5、1757年,清廷下令关闭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通商口岸,并特许哪个机构统一管理对外贸易( )
A. 军机处 B. 户部 C. 布政司 D. 广州十三行
6、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在下列历史事件中可能使用指南针的是
A.鉴真东渡
B.南宋时活跃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商船
C.卫温率船队到达宜州
D.隋炀帝乘龙舟巡游
7、据1954年9月《人民日报》报道:在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上,各地选出1226名代表,其中包括177名少数民族代表,147名妇女代表。这些代表齐聚北京中南海参加会议,共商国是。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七大
B.开国大典
C.第一届全国人大
D.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8、据日本僧人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记载: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年)六月二十七日夜“东市失火,烧东市曹以西十二行,四千余家”。由此可了解到的唐朝社会状况是( )
A.海陆交通便捷多样
B.民族交融蔚然成风
C.社会风气包容开放
D.市场规模大商业繁荣
9、“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明确中央机构职权及决策程序。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材料中“两种制度”是指( )
A.分封制、郡县制 B.科举制、三省六部制
C.科举制、行省制度 D.八股取士、三省六部制
10、元朝掌管全国行政事务的机构是
A.中书省
B.六部
C.枢密院
D.御史台
11、早在唐朝,我国就有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使者,他就是( )
A.班超 B.玄奘 C.张骞 D.鉴真
12、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的措施不包括
A.设置西域都护 B.设置台湾府 C.设置驻藏大臣 D.设置伊犁将军
13、城市发展见证历史变迁。下列古代城市中,作为当时王朝的都城,见证了公元1279年中国重归统一的是
A.洛阳 B.长安 C.大都 D.临安
14、根据“清朝前期人均占有耕地面积情况表”,结合所学知识,可推断表中人均耕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B.人口快速增长
C.耕地面积大量减少
D.土地兼并严重
15、中国是由 56 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与交融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民族分布格局是( )
A.大杂居、大聚居
B.大杂居、小聚居
C.小杂居、小聚居
D.小杂居、大聚居
16、元昊兴兵反映的是哪两个政之间的交战情景
A.辽与北宋 B.西夏与北宋 C.辽与西夏 D.辽与唐朝
17、在探究宋辽、宋夏的和战关系后,小明同学列出了四个提纲,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北宋送辽岁币
B. 北宋与辽订立澶渊之盟
C. 北宋送西夏岁币
D. 北宋向西夏称臣
18、郭靖和杨康是金庸先生《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丘处机给他们起名意在勿忘“靖康之耻”,他们出生的时的民族政权并立示意图是
A.
B.
C.
D.
19、史书真实客观记录历史事件,方便后人查阅历史。下列史实在《史记》和《资治通鉴》中可以同时查到的是( )
A.贞观之治
B.文景之治
C.戚继光抗倭
D.八股取士
20、科举制度发挥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的时期分别是( )
A. 秦汉与宋元 B. 魏晋与隋唐 C. 隋唐与明清 D. 隋唐与宋元
21、唐太宗时__________西行天竺取经:《本草纲目》的作者是___________。
22、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且他的统治有“开元盛世”之称的是___________。唐朝科举的常设科目是明经科和__________。
23、读《元代大运河图》将相应代码填入答题卡图中。
A.洛阳
B.刘家港
C.直沽
24、隋朝大运河北通_____,南达_____,全长2000多千米,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25、统一契丹各部,建立辽国的是________。
26、明朝攫取在我国广东澳门居住权的殖民者是________。
27、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
(1)从______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
(2)_____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28、我国在历史上不断受到外来侵略者的干扰,1553年 ______殖民者占领了我国的澳门,明朝末期 ______殖民者出兵占领了我国宝岛台湾。
29、唐代劳动人民对生产工具作了重大改进。新耕犁有______、灌溉工具有___;唐朝手工业也很发达,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被称为世界工业珍品的是_________。
30、“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描述的是________朝时期的疆域,________朝时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在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
31、诗仙 杜甫
画圣 李白
药王 吴道子
诗圣 孙思邈
32、该事件曾经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海防,平定了中国东南沿海的倭患。在此事件中涌现了一位民族英雄,他的名言是:“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33、经济问题就是民生问题,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认为:“夫民者国之先,国者君之本。”因此他注重农桑,轻徭薄赋,使社会经济繁荣起来。元世祖在位期间,重修大运河,整治黄河,注重农桑。清朝统治者也认为农业是“国之大计”,鼓励垦荒,为清朝前期社会繁荣起到重大作用。
(1)材料一中,历代统治者们对经济的发展有何共同态度?结果如何?
材料二:唐代长安城和宋代开封城图
(2)对比材料二中的两幅地图,分析长安和开封在商业分布上的不同点,并回答开封城中可能使用的纸币名称。
材料三:
朝代 | 新作物品种 | 耕地面积 | 人口数量 |
宋朝 | 占城稻﹑茶树、棉花 | 5.6亿亩 | 首次超过1亿 |
清朝 | 玉米、花生、马铃薯、向日葵﹑烟草、甘蔗等 | 11亿亩 | 增长至3亿 |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作物品种、耕地面积和人口数量之间的关系。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封建经济发展的因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