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宝之乱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这次叛乱迫使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这次叛乱的发动者有( )
①安禄山 ②黄巢 ③史思明 ④朱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2、北京第一次成为统一的封建王朝的都城是在
A. 隋朝
B. 金
C. 元朝
D. 明朝
3、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中,唐朝在文学方面表现最为突出的是
A.词
B.小说
C.诗歌
D.戏剧
4、“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被唐太宗誉为“一面镜子”的是( )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姚崇
5、隋唐是中国古代社会繁荣、国家强盛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
A.危机与探索
B.繁荣与开放
C.屈辱与抗争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6、以下关于女真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是满族的前身
B. 曾建立与宋对峙的金政权
C. 元朝后期,不断发展壮大
D. 曾建立后金政权
7、观察下图后判断,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录的科技成就是
A.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B.王祯发明转轮排字法
C.雕版印刷术普遍使用
D.火药广泛应用于战争
8、文学作品中,“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而作为真正的历史人物,成吉思汗的业绩彪炳史册,其主要的功绩在于
A. 吸取隋亡经验,重视农业发展
B. 相继扫灭西夏、金河宋等政权
C. 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
D. 建立了横跨亚欧的元朝大帝国
9、赵匡胤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当上北宋的皇帝,黄袍加身的地点是在
A.汴京
B.长安
C.洛阳
D.陈桥驿
10、下图诗句反映的史实是
A.金与南宋对峙
B.清兵入关
C.贞观之治
D.安史之乱
11、961年,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宋太祖为“稍夺其权”而采取的措施有
A. 取消节度使收税权利
B. 设转运使
C. 经常调换军队将领
D. 派文官担任地方州县长官
12、唐朝时期,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民族之间的交流进一步发展。其中,唐朝把文成公主嫁给了其首领松赞干布,此少数民族的政权是
A. 渤海国
B. 吐蕃
C. 南诏
D. 安西都护府
13、清李祖陶曾说:“今人之文,一涉笔惟恐触碍于天下国家……人情望风觇(窥视)景,畏避太甚。”造成这一社会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民族压迫 B.八股取士 C.特务统治 D.“文字狱”
14、明太祖朱元璋立下祖训,要求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弹劾,处以重刑”。其目的是
A. 加强思想控制
B. 强化君主专制
C. 提高行政效率
D. 实现权力制衡
15、据史书记载,“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材料描述的农具是
A.
B.
C.
D.
16、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本, 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中所说得是北宋时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它的发明者是
A.毕昇 B.蔡伦
C.宋应星 D.李时珍
17、下表为唐代前后期高级官员中,贵族出身的“官二代”和平民出身的“非官二代”的比例情况。促成这一变化的选官制度( )
| 唐代前期 | 唐代后期 |
贵族“官二代” | 43.35% | 34.49% |
平民非“官二代” | 57.65% | 65.51% |
①有利于选拔人才 ②可以推动教育发展 ③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 ④能够防止政权覆灭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8、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侯之。”于是上从其计。文中的“上”指的是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明太祖
19、2019年4月20日晚,《文成公主》藏文化大型史诗剧在拉萨开启第七季演出,4000余名观众现场观看演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当时唐朝的皇帝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玄宗
D.武则天
20、《水浒传》中描述到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来到一个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活动的娱乐场所。根据所学知识,这种场所在宋代称为( )
A.市
B.坊
C.夜市
D.瓦子
21、为鼓励海外贸易,宋朝在主要港口设立 ,加以管理。
22、清朝时,带领蒙古族土尔扈特部,返回祖国的首领是________。
23、北宋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雪夜上梁山,这一文学形象出现于________。
24、明朝灭亡以后,正当李自成力图推进全国统一的时候,驻守重镇山海关的明军将领_________降清,引清兵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
25、两宋时期,豪放派词人的代表是________、________。
26、隋唐时期我国科技发达,有许多走在世界的前列,请列举出来。
(1)_____
(2)_____
(3)_____
27、在东南倭寇最猖獗的时候,明王朝派年轻将领______________抗倭。他统领的军队,由于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能征善战,被人们誉为“______________”。
28、以盟约的方式达成和解是解决纷争的方式之一。历史上的“澶渊之盟”是北宋与________两个政权之间订立的。此外,宋与________也订立了合约,党项族首领元昊要向宋称臣。
29、后人尊称炎帝和________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________采用疏导的方法,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
30、由岳飞率领,因“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而深受中原百姓爱戴的抗金队伍是
31、我国是多民族国家,疆域辽阔。将下列朝代与其发生的民族、边疆事件对应连线:
唐朝 岳飞抗金
宋朝 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元朝 设置台湾府
清朝 文成公主入藏
32、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国家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也是国家富强的前提和保证。请根据提示,把下列内容补充完整。
(1)唐太宗时,_______入藏与松赞干布成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发展。
(2)元朝时,各民族长期杂居,产生一个新的民族 。
(3)清朝时,设置 管辖整个新疆地区。
(4)清朝时,蒙古族 部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篇章。
33、对外开放是我国现行基本国策。这是以史为鉴的英明决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在当时世界上有享有很高的声望。亚非许多国家的使节、商人、留学生、艺术家川流不息地涌向中国。唐朝派往国外的使臣、僧侣和到外国贸易的商人,也不绝于途。
——《新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中国历史》
材料三 乾隆帝在回复给英王要求通商的信函中写道:“天朝特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能有无。”
(1)唐朝当时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唐朝在当时世界上有享有很高的声望”?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有哪些?
(3)材料三反映了清朝统治者怎样的思想?在这一思想的主导下清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对外政策?上述政策给我国社会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危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