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诗坛名家辈出,其中享有“诗仙”美誉的是( )
A.白居易 B.李白 C.杜甫 D.杜牧
2、“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该诗认为“此河”修建的最主要意义在于
A.巩固了统治 B.结束了南北分裂局面
C.有利于周边农田灌溉 D.加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3、学生甲:“堂堂中原王朝,在没有战败的情况下与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妥协议和,不仅称兄道弟,还岁币绢帛,这难道不是一种耻辱?”学生乙:“客观上说,这次议和取得了通过战争没有取得的结果。之后的一百多年里,双方之间再无大规模战事,礼尚往来、榷场贸易、互通有无,不也造福百姓?”据此可知,两位同学谈论的“议和”出现在下列哪两个政权之间( )
A.宋、辽
B.宋、夏
C.宋、金
D.辽、夏
4、北宋时期设置的转运使的主要职权是( )
A. 行政决策权 B. 军事指挥权 C. 财政税收权 D. 检举弹劾权
5、如图是清代的开荒执照,这一文物用于研究清代( )
A.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B.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君主专制的强化
D.市民文化的繁荣
6、如图为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旧址。清朝雍正帝时期,与驻藏大臣一起管辖西藏地区的是
A.达赖和班禅
B.西域都护
C.澎湖巡检司
D.伊犁将军
7、下图为朱元璋像,下列关于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
B. 朱元璋定都南京
C. 朱元璋建立的明朝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D. 朱元璋统治期间,扩大了丞相的权力
8、香港、澳门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它们在近代被西方殖民者窃取,但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全都回归祖国了。在这过程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是( )
A.“和平共处”原则 B.“九二共识”
C.“一国两制”构想 D.“求同存异”方针
9、“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杜甫的这首《无家别》描述了哪次战乱后,广大劳动人民无家可归的悲惨状况( )
A. 玄武门之变
B. 安史之乱
C. 唐末农民起义
D. 隋末农民起义
10、某班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下列工具由唐代农民改进而成的是
A.铁农具 B.水排 C.耧车 D.曲辕犁
11、宰相魏征去世后,唐太宗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逝,朕亡一镜矣”由此可见,唐太宗( )
A.提倡节俭
B.爱民如子
C.善于纳谏
D.勤于政事
12、历史学家钱穆说: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政治社会最理想安定时期莫过于汉唐”。秦以前“学术思想最灿烂”是指( )
A.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
B.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C.铁器和牛耕的普遍使用
D.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的局面
13、北宋蔡襄在《国论要目》中说:“今世用人,大率(大概)以文词(文辞)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虽有武臣,盖仅有也。”这说明北宋统治政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A.注重发展文教事业 B.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C.重文轻武 D.防止军权落入武将之手
14、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如图银币出土于西安何家村,铸造于日本和同年间,其形制、重量与“开元通宝”完全相同。据此推测这枚银币的铸造时间应当是我国历史上的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5、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的改造实行的政策创举是( )
A. 生产合作化 B. 和平赎买 C. 公私合营 D. 没收政策
16、《皇明祖训》记载:“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xiéháng)(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明太祖这一做法反映的实质是( )
A.扩大六部权力
B.改革丞相制度
C.扩大地方权力
D.加强君主专制
17、在今年抗击新冠病毒疫情中,日本不仅送来了抗疫物资。还送来了“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问候。“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八个字,是盛唐时日本权臣长屋王赠给中国高僧的袈裟上绣的字,后面还有两句“寄诸佛子,共结来缘。”是希望中国高僧能够去日本传授佛法。在唐朝时,中日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 )
A.玄奘
B.鉴真
C.阿倍仲麻吕
D.崔致远
18、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一代名君。他在位20余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下列对唐太宗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重用房玄龄、杜如晦等名相,多次采纳魏征的谏言
B. 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
C. 在姚崇、宋璟的辅佐下改革税制、注重文教
D. 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关系
19、在某一朝代的疆域中,昆明地区属于“云南行省”,这一朝代是指( )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元朝
20、高老师在介绍我国古代某一朝代市民生活的讲座中多次提及“瓦子”。由此推断,高老师介绍的这一朝代是( )
A. 唐朝 B. 宋朝 C. 明朝 D. 清朝
21、戚继光抗倭
(1)______中期,倭寇猖獗,“倭患”严重。
(2)戚继光率领“____”到东南沿海抗倭,南下浙江。1561年率军在浙江_____九战九捷歼灭倭寇一万多人。此后又率军进入福建、广东,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3)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_________和爱国主义者。
22、宋代朝廷鼓励海外贸易,设立__________加以管理海外贸易:宋代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_______”。
23、唐朝的诗人中最著名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清朝最有影响的剧种是________和________。
25、郑和下西洋从________出航,最远到达的地方是________和________。
26、指出下列名句的作者: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3)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27、北宋都城__________,元朝都城__________,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28、蒙古族各部的统一是由_________完成的。他于______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____________。
29、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有“瓷都”之称的是北宋时期兴起的________。宋代的海外贸易也甚为繁荣,为了管理海外贸易,宋朝设立了________。
30、明朝的建立
1368年,____称帝,建立明朝,定都____,他就是明太祖。随后,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31、
隋炀帝 统一蒙古
铁木真 陈桥兵变
宋太祖 始设进士
元世祖 开元之治
宋高宗 建元灭宋
唐玄宗 宋金和议
32、列举唐玄宗时期唐朝农业发展的表现。
33、泱泱五千年,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
(诗词中的节日习俗)
诗词节选 | 节日名称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王安石 | A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杜牧 | B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王维 | C |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宋)苏轼 | D |
(1)请你根据诗词内容及你所了解的知识完成表格内容。
A、 B、 C、 D、 。
(2)请从上述节日中选一个简要介绍其习俗。
(邮票中的文化遗产)
(3)小组设计了如上的邮票知识卡片,请你帮它将知识卡片中的知识补充完整。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
(4)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项具体介绍入选文化遗产的理由。
(守护中的家乡情怀)
材料 “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在加快城市建设的同时,也要保护好历史遗迹和历史文化,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5)自贡以大、小“三绝”闻名于世。自贡大“三绝”指千年盐业、彩灯文化和恐龙化石。小“三绝”是龚扇、扎染和剪纸。请你仿照示例选择其中一项写推荐名片。(千年盐业除外)
示例:
★名称:千年盐业
★简介:起源于东汉,井盐历史近2000年。发明了冲击式凿井法,开凿了世界上第一口千米深井。
★特色:历史悠久、技术先进。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