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贵阳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邓小平同志说:“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对西藏的主权不容否定,西藏独立不行,半独立不行,变相独立也不行。”下列史实中能证明西藏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的是

    A. 西汉时设置西域都护

    B. 唐朝时文成公主入吐蕃

    C. 元朝时设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D. 清朝时设置驻藏大臣

  • 2、唐朝书法和绘画艺术灿烂夺目。下列各项中属于唐朝时期著名画家的是(  )

    ①阎立本 

    ②颜真卿 

    ③吴道子

    ④欧阳询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3、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我国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形成于

    A.一五年计划期间 B.改革开放后 C.新中国成立时 D.“文化大革命期间”

  • 4、下列文物可以有力的证明哪个地方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A.西藏 B.新疆 C.台湾 D.黑龙江流域

  • 5、2018年11月,扬州隋炀帝墓葬的保护工程启动,引发同学们对隋炀帝这一饱受争议的帝王讨论。关于隋炀帝的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年号贞观,史称其统治为“贞观之治”

    B. 他的残暴统治导致了隋朝灭亡

    C. 在他统治期间隋朝社会达到了鼎盛

    D. 他在位期间实现了国家南北统一

  • 6、中国古代制瓷水平高超。陆羽在《茶经》中记载的“那瓷类银,越瓷类玉;邢瓷类雪,越瓷类冰”的现象出现在( )

    A.隋朝 B.唐朝 C.五代十国时期 D.北宋

  • 7、下列史实能体现唐朝较为开放的社会风气的是

    ①武则天登基成为皇帝

    ②唐三彩的生产

    ③妇女喜好骑马、打球、射箭等活动

    ④尚武风气盛行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④

  • 8、清朝时期,吴江县的盛泽镇出现了“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的景象,湖北的汉口镇在明朝中期才发展起来,到清朝时期已成为“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这些史料,说明清朝前期

    A.各地商品贸易十分兴盛

    B.大城市工商业繁荣

    C.部分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

    D.陆路、水路商旅往来频繁

  • 9、明朝有一部药物学巨著被称为“东方医学巨典”,这部著作是

    A.《伤寒杂病论》

    B.《本草纲目》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

  • 10、宋朝时,娱乐已商业化。北宋城市的娱乐场所称为( )

    A.瓦子

    B.瓦市

    C.瓦舍

    D.会子

  • 11、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是从哪个朝代开始?(   )

    A.唐朝 B.南宋 C.北宋 D.元朝

  • 12、2017年是郑和首次下西洋612周年,该壮举发生在公元纪年年代尺(下图)中的哪一时段

     

     

    ……

    13世纪

    14世纪

    15世纪

    16世纪

    17世纪

    18世纪

    ……

     

     

    A

    B

    C

    D

     

     

     

     

    A. A

    B. B

    C. C

    D. D

  • 13、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呈现唐朝由盛转衰时期的诗词是(   )

    A.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

    B.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

    C.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D.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

  • 14、纸币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货币形式,纸币的出现是货币史上的一大进步。该货币形式最早出现的地区是

    A.东京

    B.临安

    C.四川

    D.杭州

  • 15、司马,是我国汉族传统复姓之一,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的是( )

    A.司马相如司 马文森

    B.司马相如 司马迁

    C.司马光 司马迁

    D.司马文森 司马南

  • 16、建立北魏政权并统一黄河流域的民族是( 

    A.匈奴族

    B.鲜卑族

    C.氐族

    D.羌族

  • 17、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问辽、宋、夏、金、元时期最显着的阶段特征是

    A.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 18、“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词中的“胡虏”“匈奴”指的是

    A.西夏

    B.辽

    C.蒙古

    D.金

  • 19、关于小说《西游记》错误的是

    A.是神话小说

    B.描写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经历

    C.成书于明代中期

    D.作者是罗贯中

  • 20、墨子在其《墨子·非攻》中说到:“君子不镜(以……为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凶与吉。”此“镜子学说”在唐朝得到有效实践的是

    A.李渊与杜如晦

    B.李世民与宋璟

    C.李世民与魏征

    D.李隆基与姚崇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代表中国古典小说最高成就,且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是________

  • 22、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从唐朝中期开始,到________完成。

     

  • 23、北宋的版图远不如汉唐时期。当时与北宋并立的政权,北方有________族建立的辽,西北有________族建立的西夏。

     

  • 24、统一契丹各部,建立辽国的是________

  • 25、明末的徐霞客(名弘祖)常年旅行,游历名山大川,走遍大半个中国,留下了60余万字的游记资料(30多年的日记)。后人将其日记整理为《__________》。详细记录了各地的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以及经济、________、城镇聚落、风土文物等,其中对________地貌的考察和记述,居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既是地理学巨著,也是文学名著。

  • 26、宋代的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_________、李清照、辛弃疾等。

  • 27、宋元时期中外交通概况:宋代由于_______的进步,南方的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发达。_______建立后,海路和陆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

  • 28、隋唐时期我国科技发达,有许多走在世界的前列,请列举出来。

    (1)_____

    (2)_____

    (3)_____

  • 29、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____________。寺庙内外人流如潮,进行各种商品交易,还有傀儡戏、舞剑、杂技等各种表演。

  • 30、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明清时期,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达到古代最高峰。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说出明朝是如何强化皇权的?

    材料二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代史学家赵翼

    (2)材料二是对哪一机构的描述?这一机构是哪个皇帝在位时设立的?

    材料三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而被斩首。

    (3)材料三中反映了清朝的什么政策?如何评价这一政策?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   请你列举出宋代经济发展的原因。(至少列举出三条)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措施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1)材料一图示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政治体制?该朝代为巩固统治采取的思想措施是什么?

    (2)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材料二图示反映的元朝首创的哪一制度?为实行有效统治,元朝还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请写出元朝加强对西藏管理的机构名称。

    (3)材料三记载的是哪朝的官制变化?这一变化出现在哪一皇帝统治时期?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官制的演变可以看出皇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