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鸡西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为了弘扬民族文化,央视今年又推出了“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节目。这档被称为“学霸们都在看”的节目在全国掀起了一股全民鉴赏中国古典诗词的热潮。下列哪一朝代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黃金时代

    A. 汉代

    B. 唐代

    C. 宋代

    D. 清代

  • 2、建立西夏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A.契丹族

    B.女真族

    C.党项族

    D.蒙古族

  • 3、1998年,唐招提寺作为“古都奈良的文化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面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之中。唐招提寺是   友好往来的见证

    A. 唐朝与波斯

    B. 唐朝与新罗

    C. 唐朝与天竺

    D. 唐朝与日本

  • 4、与“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相关的皇帝是( )

    A.秦始皇 B.宋太祖 C.唐太宗 D.汉武帝

  • 5、某同学搜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他研究的课题是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中华文明的起源

    C.统一国家的建立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 6、如果说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个乐章,那么“开元盛世”就是乐章里的最强音,它的出现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几代人”指( )

    A.唐高祖 唐中宗 武则天 唐玄宗

    B.唐高祖 唐太宗 唐高宗 唐中宗

    C.唐高祖 唐高宗 武则天 唐玄宗

    D.唐高祖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 7、晋商崛起于明代,雄踞商界500年之久。山西地理上处于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政权的缓冲地带,历代都是中央王朝依托的北方重镇,对少数民族“逐水草而居”的流动性生活比较熟悉,并受其影响。明清两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人口逐年增长。中国国内市场兴起,政府整顿关税、减免商税等措施,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上述材料说明,晋商崛起是因为

    ①山西地理位置重要,处于民族交融的前沿地带,有利于经济交流 

    ②晋商经营领域广泛,善于经营管理,讲求诚信 

    ③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府重视商业发展 

    ④商品经济发展,国内市场兴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8、西路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等的疆城属于

    A.秦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 9、916年,耶律阿保机称帝建立政权,定都上京临潢府,后改国号为辽。如果在这段文字里插入与该政权相关的图片,最恰当的应该是(  

    A.

    B.

    C.

    D.

  • 10、下图对联行文巧妙,其表达的意图是( )

    A.赞美唐朝繁荣开放

    B.嘲讽宋朝重文轻武

    C.抨击明朝专制皇权

    D.颂扬清朝帝王功德

  • 11、北京第一次成为统一的封建王朝的都城是在

    A. 隋朝

    B.

    C. 元朝

    D. 明朝

  • 12、杜甫《无家别》中有“寂寞天宝(唐玄宗后期年号)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之句。材料中的“乱世”是指

    A. 七国之乱

    B. 安史之乱

    C. 八王之乱

    D. 黄巢起义

  • 13、唐朝时,我国与其它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其原因不包括

    A.当时中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B.唐朝统治者推行开明的对外政策

    C.唐朝疆域比过去缩小,通过对外扩张来扩大疆域

    D.周边各国希望通过与唐朝的交往促进本国发展

  • 14、下列制度和技术创新及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曲辕犁和筒车  ②科举制  ③郾城大战  ④交子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②①④③ D.①④②③

  • 15、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蒙古政权建立②定国号为元③定都大都④灭亡南宋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①③②④

  • 16、《旧唐书》称:武则天 “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有人说:“对国家和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的主要依据是因为武则天

    A.改国号为周

    B.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C.在位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D.创立殿试制度

  • 17、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长篇小说是

    A. B. C. D.

  • 18、加强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成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的制度是

    A. 世袭制

    B. 科举制

    C. 察举制

    D. 禅让制

  • 19、小奇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了“焚书坑儒”、“推恩令”、“文字狱”等相关资料,由此推测他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是( )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对外文化的交流

    C. 封建专制的加强   D. 民族政策的演变

  • 20、黄巢起义的时间为(  )

    A. 745年~ 753年   B. 855年~863年

    C. 875年~884年   D. 775年~ 783年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设进士科、创立科举制度的皇帝是______________。

  • 22、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______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 23、“文化大革命”期间最大的一起冤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这一冤案得到平反。

  • 24、由隋朝工匠李春设计修建,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是________

     

  • 25、顺治帝赐予西藏宗教首领达赖五世以“_________”的封号;康熙帝册封另一位西藏宗教首领为“班禅额尔德尼”,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__________的册封。

  • 26、下图是某个朝代修建的万里长城示意图。请认真看图,然后指出:朝代是_______,东起___________,西至__________________

  • 27、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了第一个边境条约《______》,这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 28、我国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的是________.

     

  • 29、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______,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_________,这是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 30、王安石变法

    (1)背景:北宋的政治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在边疆战事中,北宋屡战屡败。北宋中期,政府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土地兼并剧烈,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2)时间:_____

    (3)支持者:_____

    (4)目的:摆脱_____,实现_____

    (5)主要措施:

    ①经济方面:募役法、_____、农田水利法

    ②军事方面:_____

    (6)成效:变法收到一些成效。政府的_____有所增加,各地兴修水利工程10000多处。

    (7)结果: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反对。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新法几乎全部被废除。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陆羽 “诗圣”《茶经》

    杜甫 “诗仙”《玄秘塔碑》

    李白 “画圣”“三吏”“三别”

    吴道子 “笔谏” 《蜀道难》

    柳公权 “茶神” 《送子天王图》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唐朝时期,中外交往非常频繁。请列举出两位为中外交往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大国印象之疆域)

    (1)与大唐时期的疆域相比,谈谈你对元朝疆域的认识。

    (大国印象之元朝)

    (2)元朝的国名源自《易经》):“大哉,乾元。”元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印象是“大国统一,疆域辽阔,制度创新,民族融合。”据所学,谈谈你对元朝“制度创新,民族融合”的理解。

    (大国印象之宋朝)

    这是地理版图最小的中国;这是文化发展最大的中国;这是军事力量最弱的中国;这是经济实力最强的中国。

    (3)据所学,谈谈宋朝给人以上印象的历史原因。

    (大国印象之清朝)

    (4)模仿以上,至少选一个角度谈谈你对清朝前期大国印象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