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人说:“海舟以福建为上,广东船次之,温、明船又次之。”材料反映宋代造船业十分发达,当时造船技术最为精良的是( )
A.泉州
B.广州
C.温州
D.明州
2、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为了弘扬民族文化,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在众多唐代诗人中,诗作浪漫飘逸,被称为“诗仙”的是
A.李白
B.白居易
C.杜甫
D.苏轼
3、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是指
A.五代十国
B.安史之乱
C.唐末农民起义
D.宦官专权
4、《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此材料能实证( )
A.元朝加强海外贸易管理
B.元朝建立四通八达驿站
C.元朝时都市生活很活跃
D.元朝外国人像在家一样
5、2004年10月14日,第六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京剧艺术表演家尚长荣扮演京刚(贞观盛事)中一位耿直进谏的名臣。你知道
A. 程咬金 B. 李渊 C. 秦叔宝 D. 魏征
6、它抑制了门阀世族势力,扩大了官吏来源;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有利于政治的清明;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它是指( )
A.丞相制 B.三省六部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度
7、下列四幅图片记录了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方面的一些生产活动场景,它们应出自
A.《齐民要术》 B.《梦溪笔谈》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
8、孙中山曾说:“今天在这个地方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这个学校”指的是( )
A.黄埔军校 B.抗日军政大学 C.京师大学堂 D.福州船政学堂
9、两宋时期,对外贸易所得占财政收入的重要部分。这一时期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有( )
①刘家港
②福州
③泉州
④广州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③④
10、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农民获得土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巩固了新生政权。新中国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
A.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
B.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C.地主、富农剥削和压迫农民
D.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1、郑和远航最远到达( )
A.印度洋一带 B.东南亚一带 C.非洲南端 D.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12、581年,杨坚建立隋朝,都城定在( )
A.长安 B.东京 C.临安 D.大都
13、马铃薯(学名:Solanumtuberosum,英文:potato),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别称土豆、地蛋、洋芋等。它在什么时候被引进我国。
A.西汉 B.唐朝 C.明代 D.晚清
14、北宋军队“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现象的产生,其根本原因是北宋统治者为了( )
A.使其互相牵制 B.强干弱枝 C.防止武将专权 D.加强禁军
15、在郾城大战中大败金军,被秦桧以所谓“谋反”罪杀害的南宋抗金名将是( )
A.文天祥
B.李世民
C.林则徐
D.岳飞
16、张三是生活在宋代开封的普通市民,下面哪些事情是张三可以做到的 ( )
①考中进士,并得到迅速升迁
②到大相国寺逛庙会
③和朋友们一起玩蹴鞠
④到家乡的草市里购买商品
⑤受朝廷派遣到大港口限制海外商人
A. 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17、宋朝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于( )
A. 宋太祖
B. 宋太宗
C. 宋钦宗
D. 宋徽宗
18、崇祯十七年,绝望的皇帝于煤山自缢身亡为王朝画上句号。与该历史情境直接相关的是
A.李自成攻破北京
B.李自成建立大顺
C.吴三桂开关降清
D.皇太极入关继位
19、标志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
A. 七国之乱
B. 黄巢起义
C. 安史之乱
D. 陈桥兵变
20、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最终完成于( )
A.北宋
B.南宋
C.元朝
D.清朝
21、填空
(1)隋炀帝时期开通了以________为中心的、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2)唐朝农民创制的一种先进的灌田工具是________。
(3)宋代最受重视的节日是________。
(4)元朝时期民族交融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是________。
(5)中国古典小说艺术的巅峰之作是_________。
22、我国唐朝创制且闻名于世的陶器艺术珍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
23、列举唐太宗任用的人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玄奘西行归国后口述,弟子记录成书的《________》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25、金灭辽:1125年,辽被_____灭亡。
26、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和推广的生产工具中,用于耕作的工具_____和灌溉的工具______________。
27、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________。
28、中国古代称日本为倭国。___________,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
29、12世纪初,女真族的首领________,在会宁称帝,国号________,他就是金太祖。
30、宋朝海外贸易繁荣,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是________、________。
31、 材料一:(太宗)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以上内容体现了“太宗”什么思想?他的统治被后人称为什么?
材料二: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伴随着对外交往的活跃,繁荣的唐朝文化传遍世界,影响着世界,至今各国仍称中国人为“唐人”。
(2)请你列举出唐朝对外交往的两件典型史实。
材料三:“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3)材料三中的“和同为一家”是形容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关系?唐朝是怎样加强与这个民族的关系的?(列举两件典型史实)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作品。
(1)司马光的代表作——
(2)王祯对木活字技术作系统总结的作品——
(3)成书于明代的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
33、宋代我国的经济有了很大发展,某历史小组进行了一次以“宋代经济发展”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结合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史料话重心)
材料一 “苏湖熟,天下足。”
(1)材料一谚语中的“苏湖”指的是哪两个地区?位于哪一流域?这里是全国重要的什么地方?
(歌谣话手工)
材料二 “___丝绸冠天下,朝廷丝绸自___。棉织兴起___,制瓷中心江南地。___烧制冰裂纹,___兴起景德镇。___世界居首位,广州、泉州最发达。”
(2)补全材料中空格
(3)这两则材料均体现了江南经济重心的南移,这一南移完成是在什么时候?
(图片话商业)
(4)从这两幅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宋代我国的商业有了怎样的突破?
(5)两宋城市繁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