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塔城地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一位法国学者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在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下列名词能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的有

    ①交子②夜市③瓦子④岁币⑤勾栏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 2、据史家研究,清朝前期的经济总量居世界首位。下列各项不属于其表现的是(   )

    A. 农产品品种和产量增加 B. 军机处的设立

    C.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D. 人口的增加

  • 3、德国哲学家康德在题为《中国》的口授记录中介绍中国大运河:“由广州通向北京,就其长度而言,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其实,大运河的起止点应该是 到北京。

    A.扬州

    B.上海

    C.洛阳

    D.杭州

  • 4、下图文物是西安出土的唐代“镶金兽首玛瑙杯”,其造型是西方一种叫“来通”的酒具,这种造型的酒具在中亚、西亚,特别是波斯(今伊朗)十分常见。该文物可以用于研究唐代( )

    A.中外文化的交流 B.陶瓷发展的历程

    C.民族文化的交融 D.文学形式的演变

  • 5、穿越时空隧道小明来到明朝,他去进京赶考科举,他要复习的书必须是

    A. 唐诗与宋词

    B. 《天工开物》与《农政全书》

    C.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

    D. “四书”“五经”与《四书集注》

  • 6、下列对明朝“八股取士”认识有误的一项是

    A. 考试题目来自“四书”“五经”,以《四书集注》为标准

    B. 答卷须以“八股文”为形式

    C. 实行目的是禁锢士人思想

    D. 致使考生死读书、读死书,不利于个性思维的发展

  • 7、2004年10月14日,第六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京剧艺术表演家尚长荣扮演京剧《贞观盛事》中一位耿直进谏的名臣。你知道尚长荣扮演的名臣是(   )

    A. 程咬金 B. 魏征 C. 秦叔宝 D. 李渊

  • 8、国家统一,民族和谐,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以下几组名词中,正确反映元朝社会发展状况的是

    A.澶渊之盟宣政院行省制度

    B.回族宣政院行省制度

    C.达赖伊犁将军驻藏大臣

    D.大都中书省伊犁将军

  • 9、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这条运河的中心是( )

    A.长安 B.涿郡 C.洛阳 D.余杭

  • 10、“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这是哪位词人作品的词句(   )

    A. 李清照   B. 辛弃疾   C. 苏轼   D. 欧阳修

  • 11、高考作为我国高校选拔人才的主要形式,到2015年已经恢复38年了。那么,你知道唐朝主要采用什么制度选拔官吏吗

    A. 世袭制

    B. 九品中正制

    C. 科举制

    D. 八股取士

  • 12、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主人公“郭靖”与“杨康”的姓名的由来与下列哪个朝代灭亡相关(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辽

  • 13、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隋的统一是( )

    A.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 B.隋文帝灭掉陈朝

    C.隋文帝灭掉齐朝 D.隋文帝灭掉梁朝

  • 14、西藏在元朝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元朝专门设置哪一机构加强对它的管辖

    A. 宣政院

    B. 御史大夫

    C. 门下省

    D. 行中书省

  • 15、四大发明是古代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其中在宋元时获得重大发展的三项科技发明是 ①造纸术            ②指南针                 ③印刷术               ④火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16、2019年3月28日上午,西藏自治区各族各界干部群众1万余人在布达拉宫广场隆重集会,热烈庆祝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的标志是

    A.西汉设立西域都护 B.唐朝设立安西都护府

    C.元朝设立宣政院 D.清朝设立驻藏大臣

  • 17、“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描写的是

    A.西周分封制

    B.三国鼎立局面

    C.南宋偏安政权

    D.满族入主中原

  • 18、隋朝的统治繁荣一时,但很快便因隋炀帝的暴政而被农民起义所覆灭,它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  )

    A. 秦朝   B. 西汉   C. 东汉   D. 西晋

  • 19、如图诗句反映的史实是

    A. 秦朝暴政

    B. 黄巢起义

    C. 贞观之治

    D. 安史之乱

  • 20、下列著名历史人物中,成就属于同一类别的是

    A. 汤显祖、辛弃疾 B. 颜真卿、阎立本

    C. 罗贯中、施耐庵 D. 吴道子、李  白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由于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各族首领拥戴为________。唐朝先后设置________________,管理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

  • 22、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_________和爱国主义者。

  • 23、女真族的崛起

    (1)女真崛起:女真族居住在____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11世纪末,完颜部的首领______进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

    (2)金朝建立:1115年,______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____,他就是_______。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______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女真势力迅速壮大。

  • 24、京剧是在________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最开始被称为________

  • 25、戏剧: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不少剧作家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其中,__________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其代表作是《__________》。曲文流利,人物内心描写细致,通过________和柳梦梅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 26、汤显祖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________,代表作_________曲文流丽,人物内心描写细致,通过杜丽娘与柳梦梅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_______,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 27、__________》是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_________》深刻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 28、明成祖称帝后,派_____ 率领船队出使西洋,主要目的是提高明朝在海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 29、1616年,________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1636年,________改国号为清。

  • 30、从1405年到______年,郑和率船队________ 次下“西洋”,规模之浩大,在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连线

    关汉卿   郾城大捷

    李时珍   《窦娥冤》

    曹雪芹   《本草纲目》

    李白   《红楼梦》

    汤显祖   诗仙

    杜甫   《牡丹亭》

    岳飞   诗圣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说出“史学两司马”的史学巨著。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太宗打败东突厥,俘获其首领颉利可汗)太宗当面说明他的罪状后,还是授予官爵,易给田宅,……对东实厥各部的首领,唐朝也给子优厚待遇,仍令他们管理旧部,朝廷里也大量任用突厥贵族为官。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 元朝大统一的政治形势,极大地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各族人民联系的进一步加强。……过去视为边陲绝域的地区与中原地区成为同呼吸共命运的统一整体。除此之外,迁到中国的中亚、阿拉伯、波斯等各国人,同汉、蒙、维吾尔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相通婚、逐渐交融,在中国境内形成了具有独特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文化特点的新民族回族这足以证明我国民族调整,融合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同时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历史(下)》

    材料三 雍正皇帝明确指出:“从俗从宜”,“从安其俗",(意思是沿袭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而不强行改变他们的习俗;不变更他们原有的传统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强调了不应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制度、风俗习惯、社会组织和宗教信仰而进行统治。

    ——余梓东《论清朝的民族政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实行的民族政策。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元朝促进民族融合进步加强产生的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设立了什么机构?

    (3)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朝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管辖所遵循的原则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清朝加强管辖西藏的史实一例。

    (4)综上所述,谈谈你的感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