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表是某同学对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的分类梳理,其中空白处的人物是( )
类别 | 中国古代人物 |
第一类 | 鉴真、玄奘、郑和 |
第二类 | 李白、苏轼、关汉卿 |
第三类 | 张仲景、华佗、______ |
A.董仲舒
B.祖冲之
C.李时珍
D.徐光启
2、乾隆二十四年,下令禁止丝货出洋,江浙各地官员需严行查禁,倘有违例,予以严惩。这一举措反映了清朝
A.闭关锁国 B.兼容并蓄 C.市场活跃 D.与时俱进
3、建立西夏,亲率大军多次进攻北宋并取得胜利的是
A. 耶律阿保机
B. 完颜阿骨打
C. 元昊
D. 岳飞
4、古人赞颂大运河的历史作用时说:“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据此可知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
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有利于南水北调、南粮北运
C.加强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D.便利了对少数民族的战争
5、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图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施的156个重点工程项目比例分布示意图。以下对该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A.优先发展农业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
D.各行各业均衡发展
6、方框内是某电视台播放的一部纪录片的部分目录,请你据此判断这部纪录片的主题是
第一集乱世孤旅 第二集绝域求生 …… 第八集西天取经 第九集享誉佛国 |
A.文成公主入藏
B.鉴真东渡日本
C.玄奘西游天竺
D.郑和下西洋
7、南宋时“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江南得到进一步开发
B.南方稻米产量大幅提高
C.水稻已普遍得到种植
D.我国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
8、秦朝设丞相,唐朝增加宰相人数,明朝废丞相,清朝设军机处。这些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A.皇帝权力的削弱 B.君主专制的强化
C.丞相制度的改革 D.地方权力的增大
9、隋朝建立后,开创了科举取士的制度,这一制度选拔人才的依据是
A.血缘亲疏
B.军功大小
C.门第高低
D.学识优劣
10、《千里江山图》因国家宝藏节目被更多的人熟知,是宋代青绿山水画中具有突出艺术成就的代表作。而同一时期的另一幅画作生动地反映了北宋都城东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这幅名画应是
A. 《清明上河图》
B. 《步辇图》
C. 《送子天王图》
D. 《耕获图》
11、能反映“澶渊之盟”订立时双方政权的示意图是
A.
B.
C.
D.
12、隋炀帝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的根本条件是
A. 隋朝初期人口急剧增长
B. 隋初社会经济繁荣与发展
C. 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开通
D. 古代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13、下图邮票内容展示的艺术形式是
A.戏曲 B.雕刻 C.舞蹈 D.书法
14、电影《妖猫传》展现了规模宏伟的唐都长安,再现了唐玄宗时期华丽壮美的盛世景象。唐玄宗统治时期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
A.“开元盛世” B.“贞观之治”
C.“文景之治” D.“康乾盛世”
15、宋元时期有很多大的城市,不仅在商业、贸易、文化、教育等方面十分发达,而且在社会生活方面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象。下列场景不会出现的是
A.市民张三带着孩子去看杂剧
B.市民李四到“瓦子”里看到有人在说书
C.市民王五在“勾栏”里买到了想要的商品
D.市民马六和家人一起吃粽子过端午节
16、我国的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发明的是( )
A. 造纸术和火药 B. 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C. 火药和指南针 D. 活字印刷术和造纸术
17、封建社会多次出现“治世”局面。下列“治世”局面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文景之治 ②贞观之治 ③光武中兴 ④开元盛世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①③②④
D.③①②④
18、比较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图片史实两部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的共同点是
A.都成书于元末明初 B.都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腐朽没落
C.都是神话小说 D.都反映了明朝封建专制制度的残酷
19、“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历史上“一代天骄”的主要历史功绩是( )
A.统一蒙古
B.带领蒙古军队灭金
C.建立元朝
D.完成对全国的统一
20、2018年12月3日,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筹备委员会通告,各项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一制度
A.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B. 新中国成立后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区
C. 新疆成为第一个民族自治区
D. 和特别行政区权力等同
21、隋的统一
(1)隋朝建立
①背景:北周末年,外戚______掌握大权。
②时间:_____年
③都城:____
(2)隋朝统一
①时间:____ 年
②结果:隋文帝灭掉____,统一全国。
③意义:隋的统一,结束了____,顺应了____。
(3)隋朝的巩固
①措施:____,编订户籍,统一____和____制度;加强____,提高____。
②意义: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____的王朝。
22、12世纪初期(1115年),________起兵抗辽,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金)。
23、小说:
小说 | 作者 | 成书时间 | 主要内容 |
《三国志通俗演义》 | ______ | 元末明初 | 描写了________、_____、吴三国之间政治、军事和相互交往上的各种矛盾冲突,也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统一的强烈愿望成功地塑造出一批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全书结构宏伟,脉络细密,情节跌宕起伏。是我国______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 |
《_________》 | 施耐庵 | 元末明初 | 以__________为主题,揭示了从皇帝到各级官吏的丑恶嘴脸,描写了宋代________各路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通过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成功地塑造出一批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运用______描写故事进程和人物性格,洗练明快,生动传神。 |
《西游记》 | __________ | 明代中期 | 描写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突出刻画了胆大艺高、爱憎分明、满怀_______得到孙悟空这一神话英雄。运用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笔调,勾画出神奇光怪的情境,抒发了铲除邪恶势力的愿望。小说语言生动流畅,故事引人入胜。 |
影响:明代的这三部小说虽然主题和风格各异,但都规模宏大,结构严整,情节曲折,想象丰富,语言生动,问世后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家喻户晓,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并对以后的小说、_______等文学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4、宋朝海外贸易繁盛,在主要港口设立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________。
25、为鼓励海外贸易,宋朝在主要港口设立 ,加以管理。
26、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该制度早在___________________时就提出来了。
27、武则天统治期间,社会生产继续发展,边疆得到开拓,人口明显增长,统治基础得以扩大,因此,史称有________,为唐朝________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28、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1260年继承了汗位。他接受了汉族儒臣提出的 “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的建议,施行“________”的方略。______年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_________。
29、读《唐朝时期边疆各组分布图》将相应代码填入答题卡图中。
A.敦煌
B.安西都护府
30、清代的_________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曹雪芹的《________》,这部小说初名《________》。曹雪芹生前基本定稿了前80回,高鹗续写了后40回,题名《 _________》,在乾隆晚期时排版面世。
31、连线题
32、宋元时期最繁华的都市。(最少列举三个)
33、阅读材料分析
材料一:(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材料二:辽统治者迁移大批汉族人口北上,促进了经济交流和民族融合,长年生活在辽境的汉族人在当地安居乐业,而“忘南顾之心”。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朝廷”指什么政权?“蕃”在这里主要是指哪一少数民族?
(2)哪一历史“文献”直接导致“(辽)与朝廷和好年深”?
邮箱: 联系方式: